許倩倩
提問是小學英語課堂的重要組成部分,講究課堂提問的藝術性,改革課堂提問的策略,讓每個問題都發揮出教育意義,才能促進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一、小學英語課堂有效提問的作用
第一,有利于激發英語學習興趣。課堂學習中,無關的事情、聲音與活動都會影響學生的學習集中度,教師需要花費大量的精力控制小學生的學習行為。在講解重難點時,注意力不集中,重難點就很難攻破。有效的課堂提問能夠給小學生全新的學習體驗,用有效的提問代替傳統的課堂管理方法,能夠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
第二,有利于學生回顧已學知識。在小學英語課堂中,教師提出問題,是為了檢驗學生對于已學知識的記憶程度,也是為了明確教學內容的重點,引導學生調動自己的思維能力去建立知識體系。教師可以在課堂中將學生的生活與問題指向內容結合在一起,用問題去聯系新舊知識,強化小學生對已學知識的記憶。
第三,有利于師生交流。教學過程不是教師向學生灌輸英語知識那么簡單,小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不同,教師要利用科學的提問了解小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以及課堂所學掌握程度。在“提問-回答”這樣的交流中,教師要從中取得反饋知識,及時調整教學設計。
二、小學英語課堂有效提問的策略
1.情景中提問,激發學習興趣
興趣是小學生英語學習過程中最好的引導者。為了打破小學生緊張的心理防線,教師要結合英語教學內容去創設情境,利用符合小學生身心特點與思維特點的情境去提出問題,使英語學科的特色在課堂教學中體現出來。
比如在講解《At the zoo》時,教師可以在課前畫一些動物的輪廓,剪成整齊的動物紙片。在課堂中,教師可以利用這些形象的紙片創設情境,舉起圖片讓小學生搶答,說出對應的英文單詞。并將紙片獎勵給第一個回答問題的小學生,允許他在輪廓中畫出細節。情境中提出,小學生參與積極性足,課堂氛圍活躍,有利于英語教學質量的提升。
2.問題類型多樣化,提升英語水平
一直以來,大多數教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在課堂中提出的問題多為程序性問題,也就是推動教學進程向前的過渡性問題。這些問題的提出有利于教師組織教學,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但單一的提問方式會影響小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小學生正處于學習與模仿英語語音、語調的初級階段,操練是英語學習的重點內容。因此,教師要豐富課堂提問的類型,擴大提問覆蓋面,優化英語課堂教學。
比如在講解《What would you like?》時,針對課本中關于食物、飲料的單詞,教師可以提出模仿語音類的問題,以計分的方法鼓勵小學生回答問題。除此之外,為了提高英語語言的應用性,教師還要提出一些理解類與交際類的問題,如when I say “would you like some coffee?”, you dont want, you need to say?這一問題考查學生對語言的理解力與交際技能,也可以促進教師獲得教學反饋信息。用豐富的問題類型,了解學生的知識掌握度與綜合語言能力,才能讓英語課堂提問有效性提高。
3.規范提問態度,營造和諧氛圍
有效的提問能夠促進師生互動的提問。教師的提問態度,對于小學英語課堂的教學氛圍以及學生的英語學習情緒有重要影響。要營造良好的氛圍,教師需要重新審視自己的課堂提問態度,用平和、友愛的形式提問。一些小學生的內心敏感,心理承受能力不足,擔心自己回答錯誤被老師責任。
在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提問有效性的今天,教師要多利用鼓勵性的語言與學生交流,建立友好的師生關系,引導小學生消除內心的自卑感與回答問題的恐懼感。如教師提出“What seasons do you know?”時,教師期待學生說出四個季節,但有的小學生只能說出“spring, winter”。面對這樣的答案,教師也要肯定學生,讓學生養成思考的好習慣,而并非完全重視思考的成果。
4.應用直觀提問,啟發學生思維
培養小學生的英語思維,是小學英語教學的重要任務。規避漢語思維對學生英語思維形成的影響,需要教師對課堂提問進行形象化處理,提高課堂問題的直觀性。直觀的問題,能夠讓小學生直接用英語思考問題,而不是在頭腦中進行英漢翻譯。
如在學習詞匯知識時,教師可以用實物或者多媒體課件向學生展示詞匯所對應的事物,使學生直接從實物、圖片反映到語言上。教師拿起一支鉛筆,引導學生說“This is a...”,讓學生直接說出“pencil”。而不是先問“這是什么”,學生回答“鉛筆”之后再說英語單詞。
綜上所述,課堂中的有效提問能夠啟迪小學生的思維,使學生投入到獨立學習與思考的狀態里。用改變課堂提問方式的方法,減少課堂教學中厭學、亂答問題的情況,是對小學英語課堂的一種整頓。用規范的語言與科學的提問方式訓練小學生的英語思維,有益于小學英語教學目標的達成。
(作者單位:浙江省舟山市岱山縣高亭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