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超
現在有很多的獨生子女,他們都過于以自我為中心,而合作學習是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學習,這有利于培養互幫互助的精神。合作學習不僅僅是一種教學策略,它更是一種讓同學們之間可以分享自己知識的方法,這對小學語文的發展是很重要的,對老師和學生都能產生很大影響。
一、小學語文合作學習的必要性
1.合作學習是語文學科發展的需要
語文學習并不只是學習知識,更注重的是對心靈的培養。而傳統的語文教學都過于死板,基本上都是老師在講同學們在聽,這樣學生就會顯得很被動,慢慢地,也就會對語文失去了興趣,這對語文的教學是極為不利的。而合作教學則改變了這種教學方式,它更注重的是老師和學生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互動,這樣會極大地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能讓學生們和老師進行心靈上的溝通,這很符合語文教學的目的,因此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是很必要的。
2.合作學習的學習方法符合小學生身心發展規律
兒童是一個國家的未來,只有兒童健康成長,我們的國家才會變得越來越好。但是現在很多家長和老師都不了解兒童,認為兒童沒有自己的想法,應該以老師為主,但其實兒童的情感是很復雜的,如果他們經常和同齡人在一起交流,就能獲取更多的信息,而且他們經常在一起學習還能培養換位思考的精神,這對他們的成長是有很大的幫助,而且跟同齡人在一起時還能從中感受到樂趣,這會極大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二、小學語文合作學習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大班額教學制約小學語文合作學習效果
目前我國對教育的支出還是相對較少的,這也就導致了一個班級會有很多學生,這樣分組教學的效果就不能體現,因為人數太多,老師不可能照顧到每一個學生,而且人數多,分的組也就相對較多,這樣就會有很多小組的討論成果不能在課堂上展示,學生很可能就會失去探索的積極性,而且小學生還都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如果老師不能對他們進行有效監督,那么他們的學習效果可能也會大打折扣。
2.監督指導確實,評價標準模糊
由于新課改剛剛實行,很多老師還不能真正理解它的內涵,因此會有很多老師認為只要在課堂上增加師生互動就是在實行新課改。另外很多老師在讓同學們進行分組討論的同時,自己并沒有參與進去,還有的老師過于干涉同學們之間的討論,這些都是不對的。另外由于老師的思維和學生可能會有很大不同,而語文又是相對比較開放的,所以老師并不能正確評價學生的思考成果。
3.濫用或極少利用合作學習方法
合作學習的方式并不適合于所有的課程,也并不適合于所有的學生,因為學生的個性是豐富多彩的,對于那些內向的孩子,合作學習的效果就不能體現,但是現在很多老師都沒有認識到這一點,有時他們會覺得進行合作教學需要的程序比較多,有時他們還認為自己還有很多其他的工作要做,因此就忽略了合作教學,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并不只是老師不愿意進行合作教學,還有我們國家教育體制的問題,這些都值得我國的教育工作者進行反思和思考。
4.流于表面的小組合作形式,缺乏真正的合作學習
有些老師對合作教學的認識不夠,認為只要讓同學們進行了討論,就是進行了合作教學,其實不然,可能老師讓同學進行討論的時候,課堂看上去是大家都在進行討論,但很多時候,他們并沒有集體意識,他們還只是堅持自己的看法,老師在提問的時候也只是有想法的孩子在回答,這樣就達不到學習效果。
三、小學語文合作學習的有效策略
1.提高學生對合作學習的認識和支持
學生的認知是很重要的,老師要讓學生充分了解到合作學習的好處。老師要讓學生明白,學習并不是獨立的,只有經常與別人交流,自己才能學到更多,而且這樣還能讓他們學會如何與人相處,一旦學生明白了合作學習的意義,他們就能很容易接受它,慢慢地他們就會養成習慣,也就會支持合作教學。
2.選擇合適的內容,確定合理的學習目標
老師在制訂教學計劃時,一定要充分了解學生,只有這樣才能制訂出最適合學生的教學計劃。新課改對老師的要求并不是很嚴格,老師不需要嚴格按照書本來教學,他們可以根據學生的現狀自由發揮。另外老師還要根據學生的特點進行合理的分組,這樣可以讓他們最大程度的去展示自己,另外還可以對不同的組制訂不同的學習目標,這樣有利于他們的學習。
合作學習是很符合我國新課改要求的,它是一種很好的教學方式,但是也有它的不足,它并不能解決學習上的所有問題,而且這種教學方式在我國的應用還不成熟,還存在很多問題,這都需要現在的老師進行反思并不斷改進,只有這樣才能讓它更大程度地幫助學生,也才能讓我們的社會更好發展。
(作者單位:江蘇省濱海縣正紅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