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欣
摘 要 《貓》是一部具有較高藝術價值的音樂劇,在上映時,受到了觀眾的熱烈歡迎。音樂劇《貓》中的舞蹈以其娛樂性和感染性展現了《貓》的藝術魅力。本文從音樂劇《貓》中的舞蹈價值入手,著重分析了《貓》中的舞蹈創編及劇中的舞蹈特征,探索了舞蹈編創在音樂劇中得重要性,以促進中國音樂劇的發展。
【關鍵詞】音樂劇;舞蹈創編;探索;《貓》
《貓》作為一部經典的音樂劇,以其通俗易懂的故事情節和復雜的人物關系吸引了觀眾的眼球,并且《貓》中的舞蹈創編與音樂劇中的人物、劇情和歌曲都有密切聯系。《貓》的舞蹈充分體現了音樂劇的藝術魅力。舞蹈是人類情感的肢體表達,蘊含著豐富的內容和情感體驗。《貓》的編導將舞蹈引入音樂劇中,將音樂、舞蹈、喜劇三大藝術形式相整合。在音樂劇中,舞蹈處于服務地位,在這種情況下,舞蹈不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與音樂劇中的人物和劇情緊密相連。研究音樂劇《貓》中的舞蹈創編,不僅能夠完善音樂劇中的舞蹈形式,而且對音樂劇的發展具有直接的現實意義。
1 音樂劇《貓》中的舞蹈價值
《貓》是一部音樂舞臺劇,舞臺劇的性質使音樂劇《貓》對舞蹈有著較強的依賴型。舞蹈在音樂劇《貓》中具有重要價值。舞蹈通過肢體動作為音樂劇增添了藝術審美價值,使音樂劇變得更加靈動傳神。音樂劇《貓》的人物是圍繞“貓”開展的,舞蹈設計師將舞蹈動作與貓的冷漠、高傲等特性結合起來,在肢體動作上加以藝術性夸張和變形,設計了攀爬、翻滾、跳躍等舞蹈動作,將貓的特性以舞蹈語言的方式體現出來,增強了舞蹈效果的視覺沖擊。同時,舞蹈動作的設計還詮釋了音樂劇的內容,刻畫了鮮明的戲劇人物形象。在塑造人物形象的同時推動了故事情節的發展。舞蹈豐富了音樂劇的表達形式,成為音樂劇的重要組成把部分。
音樂劇《貓》中的舞蹈設計采用群舞的方式,分散在音樂劇的各個部分之中,將各個物種進行糅合。另外,音樂劇《貓》中的舞蹈具有強烈的喜劇性、色彩性和抒情性,完美地體現了舞蹈的藝術魅力,提高了音樂劇《貓》的舞臺價值,為觀眾打造了一場極具藝術魅力的視覺盛宴。
2 音樂劇《貓》中的舞蹈創編
2.1 舞蹈與人物的整合
音樂劇《貓》中既有優雅的芭蕾舞,而且還有瀟灑的踢踏舞和熱烈的爵士舞。這些舞蹈的運用都是根據人物象形設計的。例如,在音樂劇《貓》開場時,年輕單純的白貓維克多利亞條的獨舞運用了芭蕾舞的形式,芭蕾舞的優雅、柔美的特征與白貓高雅的特點相結合。同時,靈動的芭蕾舞形式體現了白貓的天真和可愛。劇中在表現貓蘭塔塔格的淘氣、惡搞與較高的異性魅力時,則采用了爵士風格的舞蹈。而蘭塔塔格的妖媚則采用性感、熱烈的舞蹈來表現。另外,劇中的蒙哥杰瑞與蘭普利第澤經常給貓家族帶來困擾和麻煩,是典型的導彈鬼。在他們上場的時候,采用額是歡快幽默的雙人舞,正好符合他們兩個的調皮性格。雙人舞的默契配合完美詮釋了貓的靈動與調皮。音樂劇《貓》的舞蹈不僅深入挖掘了貓的特性,但是實際上卻是借貓的特性來體現人的魅力了,使觀眾深入音樂劇的情節之中,增強觀眾的情感體驗。
2.2 舞蹈與劇情的整合
音樂劇《貓》中的舞蹈是為音樂劇的發展所服務的。舞蹈設計師按照劇情的發展進行舞蹈設計,使舞蹈設計與劇情和人物的心理相結合。例如,在人物心理發生變化時加入舞蹈動作,能夠使人物的情緒更加飽滿。在劇情進入高潮時加入相關的舞蹈動作使劇情更具有張弛力。所以在音樂劇中藥加強舞蹈和戲劇的結合,以人物形象為中心,以劇情需求為依據,設置相關的舞蹈動作,豐富音樂劇的表現形式。劇情發展是音樂劇的重點,演員需要將臺詞演繹進行整合,并且加入舞蹈動作作為劇情的補充,使音樂劇的臺詞更加有力,便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另外,音樂劇《貓》中的部分舞蹈動作看起來十分浮夸,像是在炫耀舞技,但實際上卻是在扎實的喜劇內涵的支撐上設計的舞蹈動作。由于音樂劇的劇情發展需要沖突和矛盾,而熱烈奔放的劇情正渲染了舞臺劇的氣氛,但是現場的氣氛渲染只是舞蹈帶來的效果,舞臺中重點仍是劇情沖突和矛盾的突出。
2.3 舞蹈與歌曲的整合
在中國的歌舞表演中,有的表演以歌曲為主,舞蹈只是歌曲的陪襯。有的表演以舞蹈為主,音樂處于陪襯的地位。在這種歌舞表演模式中,音樂和舞蹈一直處于此漲彼消的狀態。這種狀態在音樂劇表演中是一大禁忌。音樂劇《貓》的舞蹈和音樂都是根據劇情的需要和人物形象設計的。在舞蹈動作的設計過程中,將舞蹈與歌曲相整合,加強舞蹈和音樂的配合,使舞蹈和音樂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這種模式下的舞蹈和音樂表演能夠增強音樂劇的視覺和聽覺沖擊,給觀眾帶來一場視覺和聽覺盛宴。在音樂劇《貓》中,馬卡維提這一片段時整個音樂劇最黑暗的片段。在這一點段中采用歌唱的形式來講述馬卡維提的罪行,同時用性感的爵士舞來襯托人物內心的恐懼和糾結。音樂和舞蹈的完美結合能夠引起人們的聯想和想象,使人們想到《芝加哥》中的女囚角色,增強觀眾的情感體驗。
3 音樂劇《貓》中的舞蹈特征
3.1 直接性
音樂劇都或多或少地反映了社會現實,隱含著編劇的生活經歷和情感體驗。音樂劇的主體永遠是人,無論在音樂劇中采用哪種題材,音樂劇都是對人類社會的反映。音樂劇通過舞臺布景、服裝、音樂等來塑造人物形象,但是通過這些方式來塑造人物形象需要觀眾經過思考和判斷得出人物形象,缺乏直接性。而舞蹈采用肢體語言表達情感,具有生動鮮明的特點,在塑造人物形象的時候,將人物的特征直接呈現在觀眾面前,給觀眾帶來強烈的視覺沖擊。另外,舞蹈是人體的藝術,通過人的肢體語言來表達情感。當觀眾在接受舞蹈所傳達的信息時,身體的本能已經做出了翻應。身體本能的體驗比心理和思維的外化更加敏感、迅速。在音樂劇《貓》中《桀利柯舞會邀請》這一片段,白貓伴隨著柔和神秘的音樂在銀色的月光下起舞,雙臂向上展開,并控制在一定的高度。之后使雙臂緩緩地滑落。這一系列動作體現了白貓的優雅、美麗、成熟的性格,將貓的優雅與慵懶表現地林立盡致。加入將這一系列動作轉換為語言表述,則需要觀眾在腦海中想象出一個貓的形象并想象貓的動作。而舞蹈則直接將貓的形象和動作過程呈現在觀眾面前,使貓的特征一目了然。
3.2 感染性
舞蹈動作蘊含著舞蹈創作者的自身經歷和情感體驗,是人類表達情感的方式之一。舞蹈能夠通過肢體語言描繪出復雜深層的精神世界,使觀眾在舞蹈欣賞的過程中,領會舞蹈創作者所表達的感情,從而引起觀眾的感情共鳴。這就是舞蹈的感染性在音樂劇《貓》中《桀利柯歌頌桀利柯貓》這一片段中,加入了舞蹈動作。演員的手臂大多向前伸展,雙腳輕盈跳躍,昂首挺胸,大步向前邁進。舞蹈中蘊含了積極向上的熱情,表現了桀利柯對于自己的貓族成員的驕傲、自豪的感情。這種強烈的熱情通過舞蹈動作體現出來并傳遞給觀眾,使觀眾在觀賞音樂劇的過程中,體會到桀利柯內心的自豪和驕傲,引起觀眾的共鳴。
3.3 娛樂性
音樂劇是商品經濟下的藝術表現形式。音樂劇的出現不僅為當代戲劇開辟了一種深受人們喜愛的娛樂形式,而且還在全球具有強大的商業號召力。就其娛樂性來說,音樂劇做到了讓觀眾在欣賞的過程中跟著哼唱熟悉的歌曲,并被其起伏的故事情節所吸引。同時,音樂劇中的舞蹈也被舞蹈行業所模仿。音樂劇不僅是藝術表現形式,而且還是一種商品,能夠創造巨大的經濟效益。一些對音樂劇有深入研究的專家將音樂劇的“商業性”作為最重要的屬性,認為音樂劇的商業屬性比藝術屬性更重要。但是在音樂劇展示的過程中,必須符合觀眾的審美趣味,才能吸引觀眾的吸引力,從而獲得較高的收益。這就要求在音樂劇的創作過程中要重視其娛樂性,在舞蹈設計中重點突出娛樂性的特征,吸引觀眾的注意力,加強觀眾的情感體現。音樂劇《貓》的舞蹈創作在劇情和人物形象需求的基礎上,充分考慮音樂劇的娛樂性。在舞蹈與戲劇和人物相結合的基礎上,增強舞蹈的娛樂性,使觀眾在舞蹈欣賞的過程中加強對劇情和了解和對人物心理活動的感悟。舞蹈的娛樂性提升了音樂劇的藝術品位,這種大膽的創新行為不僅促進了音樂劇的發展,而且對其他藝術形式有著重要的借鑒意義。
4 小結
《貓》是一部經典的音樂劇,上映之初便得到了觀眾的熱烈追捧。在《貓》中,舞蹈雖然處于服務地位,對音樂劇的成功具有重要價值。《貓》中的舞蹈不再是獨立的表現方式,而是與音樂劇的人物、劇情和歌曲相結合,以音樂、戲劇和舞蹈相結合的形式體現出較高的藝術價值。音樂劇《貓》中的舞蹈具有直接性、感染性和娛樂性的特征,其舞蹈審美價值為音樂劇增添了藝術色彩。同時,《貓》的上映引起了我國對音樂劇中舞蹈創編的研究。探索音樂劇《貓》中的舞蹈創編不僅有利于我們了解音樂與舞蹈之間的關系,而且對于音樂劇和舞蹈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張金芳.論音樂劇《貓》的聲樂美學特征[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02).
[2]金云霞.音樂劇《貓》的第十五次重生——中國版《貓》的中國元素運用分析[J].名作欣賞,2015(06).
[3]孫琳.音樂劇《貓》的成功之謎[J].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08(06).
[4]蔣欣儒.著名音樂劇《貓》之經典元素解析[J].音樂生活,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