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利
摘 要 做好縣級電視臺主題性新聞報道工作,對于提升縣級電視臺新聞節目水平,增近黨和政府與人民群眾的關系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通過對自辦節目現狀的分析,從改進內部管理機制、增強群眾意識,創新意識,提高策劃編排意識以及編輯人員的綜合素質等四個方面,就闡述,提升縣級電視臺主題性報道水平。
【關鍵詞】縣級電視臺;主題性新聞;報道工作
主題性電視新聞報道是弘揚主旋律、打好主動仗、實現正確輿論導向的重要途徑,內容涉及黨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政策性、引導性強,在縣級電視臺新聞報道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是也因為指派命令多,行政區域限制大,單位時間內信息單一,容易引起電視受眾厭倦疲勞。
1 縣級電視臺新聞報道中容易出現的問題
1.1 縣上事務性會議多,輿論監督新聞少
縣級電視臺傳達一個縣黨和政府的聲音,影響和引導輿論。縣級電視臺應該整合力量,多角度,深挖掘,下氣力報道好,縣委政府的重要會議及涉計民生政策決議。但是,縣領導的日常活動、新聞價值少的會議、一些單位日常工作等內容,充斥了電視新聞屏幕。本地觀眾所關注的民生實事、熱點關注卻不能報道或者淺嘗輒止。導致的結果只能是被受眾用手中的遙控器迅速遠離。
1.2 應景應時報道多,實用服務信息少
中國的縣級,一般以“三農”為主。縣級電視臺應該抓住這個特點,抓好“農字號”“興趣點”,有針對性的提供具體實用的政策方向和技術信息。但實際上,許多的縣級電視臺不能很好地定準主題性服務對象,傳播對象模糊,播發新聞脫離縣域經濟主題發展實際情況,實用性不強,只能讓受眾失去了興趣。
1.3 快餐式模板新聞增多,縣級電視臺新聞高質量稿件少
新聞要求常報常新,縣級電視臺記者工作量大,疲于應付,一些記者缺乏創新,敷衍應付,在稿件中,常常自覺或不自覺的使用套路格式或語言,不能發現循環往復事件中的內在新聞價值,為省力而模式化新聞稿件,降低縣級電視臺稿件質量,這也是縣級電視臺記者身在一線,卻難獲大獎的原因。
2 縣級電視臺主題性新聞報道創新策略
2.1 整合采編播人力資源,發揮縣級局臺合一的優勢,改進內部管理機制
一是為了改善本局專職記者不足的局面,除利用好現有記者外,特邀部分基層骨干通訊員為“眼線”,發揮他們身處基層的優勢,指導他們對身邊有新聞價值的采訪及時報料。二是將編播人員科學組合,形成兩臺互動的格局。改變編播人員單純局限于專業范圍的現狀,形成采編播互動的格局,提高業務能力,使新聞鏡頭變得生動活泛。三是在重大主題的宣傳報道中,遵循新媒體時代的傳播規律,聯動創建平臺,廣泛吸引多方受眾,參與分析解決問題,改變方式,提升傳播效果。
2.2 把鏡頭留給基層群眾,轉變思想觀念,拓寬宣傳領域,辦深專題
要抓住主題性內容,改革會議報道,調整節目結構,將鏡頭、話筒更多地對準基層。一是對于縣級會議新聞要突出重點政策闡釋,指導性提出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對與群眾息息相關的會議要力爭報道深、透、簡明,在少而精上下功夫。二是要讓基層群眾在電視屏幕上出現的頻度遠遠大于領導干部。三是從群眾的視覺去發現新聞線索,挖掘新聞興趣點。四是搞好輿論監督,滿足群眾需要。多策劃編采一些違反鄉規民約、違法亂紀等丑惡現象和事件,大膽深入地報道,弘揚社會正能量。
2.3 做好主題性新聞策劃,創新創優
在收集到有興趣點的新聞線索后,第一時間應召集記者召開了一個簡短的策劃會,指出采訪思路和要求,要求記者隨時向總編匯報動發展動態,根據現場情況隨時調整采訪思路,縱橫有度,精細拍攝,連環采訪,緊張有序,讓主題性新聞報道緊緊抓住受眾興趣心理。
2.4 努力提高新聞報道質量提高策劃編排意識以及編輯人員的綜合素質
主題性新聞策劃首先要考慮一個時期黨和政府的新聞宣傳工作的重點。是編輯和記者對客觀新聞事件的有效充分利用。策劃一個選題、一組報道,要充分考慮新聞策劃要符合新聞事實發生地的實際,一定要從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不可貪大求全。要求編輯記者有3個方面的能力:一是廣泛獲取和科學處理各方面相關信息的能力。二是敏銳的預測事件發展意識。三是科學決策的能力和組織管理能力。科學決策就需要集體討論,并且形成多種策劃備選方案,再經過嚴密的論證,對方案實行優選。
鄒韜奮說:“我們以為無論做人做事,宜動些腦子,加些思考,不茍同,不盲從,有自動的精神,有創作的心愿,總能有所樹立,個人和社會才有進步的可能。”隨著社會發展,電視新聞媒體內容城市化、都市化、娛樂化傾向越來越明顯,縣級電視臺為三農服務的責任越顯重大。如果縣級臺只想上級臺所存在的局限,一味抱殘守缺,放棄特色創新,問題就會越來越多,遲早會被淘汰出局。只要記者能沉下基層,深入群眾,就會發現大量的可歌可泣的人和事,以及與公共道德、法律相悖的不良現象。這樣的主題性新聞報道,領導看了一定會高興,群眾看了一定會滿意。
參考文獻
[1]劉永霞.論電視主題性報道的多維視角對主流化效果的影響[J].新聞界,2008(02).
[2]靳新平,李聚強.縣級電視臺新聞報道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聲屏經緯,2004(02).
[3]王強華,魏永征主編:輿論監督與新聞糾紛[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