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三島由紀夫在日本文壇,甚至是西方的文學世界中都享有很高評價。其文學作品大多以描述男性為主,有關女性的作品可以說并不多見。而且,在這為數不多的作品中,三島由紀夫筆下的女性也經常是以一種病態、極端的形象呈現在讀者視線,特別是她們的愛情之路坎坷不斷,最終都以悲劇而結尾。這類作品中男女主人公中一方或者雙方的死亡也成為三島由紀夫愛情作品的一種固定模式。可以說在三島由紀夫的心中,女性對于愛情抱有一種病態、極端的心理。
關鍵詞:三島由紀夫 女性愛情觀
中圖分類號:i2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2-0014-01
本文就三島由紀夫筆下的女性愛情觀進行分析。
第一,簡單、純潔的愛情觀。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潮騷》。該作品的開頭描繪了主人公初江和新治初次在海邊見面的情景。之后,主要敘述了男女主人公之間發生的一系列事件,通過這一系列的事件表現出三島由紀夫的內心是唯美且浪漫的愛情觀。小說全篇都洋溢著快樂、曖昧的氛圍,在讀者的腦海中呈現出青春期少年們初戀的畫面。就像作品中寫到的那樣“她的外表與其他的婦女別無二致,但她獨自一人面向大海看得入神的樣子,與島上的快樂的婦女迥然不同。”一次偶遇就對彼此留下深刻的印象,從而埋下了愛情的種子。小說《潮騷》『描寫的理想中的愛情,女主人公天真無邪,善良可愛正是男性的理想的愛戀對象。最終,二人克服一切困難,守護了他們的愛情。
第二,極端、死亡的愛情觀。這類作品比較多,比如,《春雪》、《尤國》、《愛的渴望》、《純白的夜》等。《春雪》是小說《豐饒的海》的第一部,主要描繪了聰子和清顯的愛情故事。聰子愛慕清顯的時候,清顯只考慮自己的尊嚴和男性主義,結果聰子嫁給了親王。可就在這時候,清顯領悟到對聰子的愛意,但已為時已晚。后來,清顯通過自己的好朋友本多,與聰子取得聯系。從此,二人一直保持著非正常關系。這樣,兩人不能經常陪在對方的身旁,都非常痛苦。到這里,已經預示了兩人的命運。小說的最后,清顯不堪痛苦選擇死亡,聰子出家了。我們看到這樣的結局,內心或多或少的感覺到悲傷,但對于三島由紀夫來說,這種禁忌的愛已經達到了一種極致的美。
小說《尤國》主要描寫了女主人公麗子在其丈夫切腹自殺之后,自己也想不開,從而選擇自殺的故事。女主人公麗子擁有日本傳統女子的品質,在她看來,為了天皇,即使剛剛結婚,與丈夫中尉武山信二一起,選擇自殺是件很光榮的事。而且,在自殺的過程中,麗子品嘗到了幸福的滋味。小說中這樣寫道“麗子凝視著就要死去的丈夫,她感到世上再也沒有比此時丈夫的形象更美的了。穿著合身的軍裝的中尉現在面臨死亡。他那威武的眉毛,緊閉的嘴唇,都表現了男性的最高尚的美。”“在麗子的眼里,丈夫的痛苦像夏天的太陽閃耀著光輝。”“女主人公麗子內心絲毫沒有流露出對死的畏懼和生的不舍,對死亡的恐懼感都在“愛國”情懷的遮蔽下,幻化成迷人的浪漫。麗子為了表明對丈夫的忠誠,也選擇了與丈夫共赴死亡的命運。當丈夫寫下訣別的‘皇軍萬歲后,麗子的遺書是:作為軍人妻子的訣別時刻終于到來。”由此看來女主人公的心理非常極端,但是對她本人來說,自殺這種方式在某種程度上,實現了她自己的愿望,死的很有意義。對我本人而言,為了丈夫舍棄了自己的生命,這種愛情觀雖然很壯觀、悲烈,但我個人覺得很不可取。
而之所以三島由紀夫懷有這種愛情觀念,這與其家庭背景、當時的社會環境、武士道精神等有著密切的關系。
首先,對三島由紀夫的家庭背景進行分析。三島由紀夫出生于東京的某高級官僚家庭,其祖父為其取名平岡公威。在三島由紀夫出生后的第49天,祖母夏子以“與父母生活是危險的”為借口,將其帶入自己家中撫養。直到三島由紀夫進入初中,一直與其祖母共同生活。因此,三島由紀夫與母親、以及與其年齡相仿的男性很疏遠,經常與女孩子一同玩耍,一直使用女性用語。在這樣非正常的環境下,三島由紀夫很早就邁入文學領域,形成了早期的文學創造理念。同時,由于祖母的嚴格教育,三島由紀夫認為女人都是這般恐怖的。所以在他的文學作品中的女性大多是以極端、丑陋的印象出現在讀者的視線中。
其次,當時的社會環境以及武士道精神。從三島由紀夫的6歲到20歲,日本一直是戰亂不斷,全國充斥著不安和騷亂。在三島由紀夫高中畢業典禮上,他很榮幸的見到了天皇,因此,心中逐漸充滿了愛國熱血。在他的心中,對天皇的忠誠占有重要地位,隨時可以奉獻自己的生命。可同時,三島由紀夫的內心深處也很討厭當時的社會狀態,這樣陷入了一種矛盾。盡管如此,三島由紀夫是一名忠實的愛國主義者。1945年日本戰敗給其以沉重的打擊。戰后的絕望和虛無給三島由紀夫提供了創作靈感,逐漸轉變為性愛和情事為主體,開始探索人類的本質或者說本能。日本戰后的不景氣與三島由紀夫當時的心理相結合,產生了死亡美學。面對慌亂的局面,以自己微不足道的力量是無法改變的,于是,出現了大多男女主人公以日本武士道精神——剖腹自殺的形式。在現實的世界中是很難得以實現的,但是在精神世界上得到了充實。在其作品中頻繁出現“死”字,這不僅僅是釀造了悲傷地氛圍,這更是一種美。
我們大多數的人都期待、羨慕浪漫、幸福的愛情,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經常看到或者聽到這樣的愛情故事。在三島由紀夫的筆下的女性愛情觀與我們截然相反,創作出了三島式的愛情。文學作品往往能反映出作者的內心世界,從而讓我們更多的了解作者。
作者簡介:孫晶潔(1990.01),女,內蒙古赤峰市,內蒙古大學外國語學院,專業日語語言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