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區既是各類災害的承受主體,又是應急預防和應對的前沿陣地。社區工作由于其貼近群眾和工作方式靈活等特點決定了在應對各類突發事件中。近年來,社區應急管理工作取得一定的成績,然而,社區自身管理體制不順、自治建設薄弱和外部支持不夠等限制了社區應急管理能力的發揮。本文對此提出對策建議,以確保社會和諧穩定的發展。
關鍵詞:社區;應急管理;對策
中圖分類號:X9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2-0036-01
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的不斷推進,社區作為社會的基本單元,越來越成為社會成員的聚集點、生活的支撐點、各種矛盾的交匯點。社區作為社會管理的基本單元,是居民生活、工作的重要場所,社區成為公共突發事件的最直接承受者,是防災減災、應對突發事件的前沿陣地,也是最初的響應者,它在突發公共事件應急反映中起著基礎性的關鍵作用。如何預防和應對各種風險、危機及突發事件,減少損失,應急處置、是防災減災的最終效果。充分發揮社區在突發應急事件中的積極作用,已成為健全社會應急管理機制的一個重要課題,對于構建和諧社會,全面實現小康具有重大意義。
一、社區應急能力涵義
隨著人類實踐認識的逐步深入,應急管理是人類活動的內容之一,該項活動也逐漸由被動而變為轉向主動出擊,逐漸變成人類的一種自覺行為,由實踐轉向理論直到今天的理論與實踐并重。應急能力是指政府及其他公共機構在突發事件的事前預防、事發應對、事中處置和善后管理過程中,通過建立必要的應對機制,采取一系列必要措施,通過科學、相關技術、擬定計劃、突發時實施、保障民眾生命、健康、財產安全,促進社會和諧健康發展的有關活動的一種能力。
二、社區應急管理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社區應急管理工作取得一定的成績,然而,社區自身管理體制不順、自治建設薄弱和外部支持不夠等限制了社區應急管理能力的發揮。
1.管理職責不清。一是無專門的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管理機構應急協調、指揮乏力,應急體系建設完全靠行政手段推動,難以使之上升為各級各部門的自覺意識,對現有應急體系的考評缺乏依據,檢查工作缺乏力度,無法對各系統的應急管理體系實施統一管理。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體系建設相關部門的職能定位還有待明確。
2.預案配套不夠。由于突發公共事件所涉及的部門往往難分主次,僅有牽頭單位的主體應急預案是不夠的,必須有相關部門的配套預案。目前,絕大部分單位都有了主體預案,但大多沒有配套預案,且已形成的配套預案本身也不配套,前后融合性差,缺乏科學性和完整性。有的應急預案表面上看很優秀,但在使用上存在缺陷,預案不能快速、準確、有效地提取所需信息,包括預案的基本信息、現場情況信息、空間環境信息、應急資源信息;不能幫助決策者進行信息篩選和整合。有的在預案實施后發現有許多不適應之處,也不進行修訂、完善,致使預案再次啟動時出現問題。
3.資源尚待整合。目前,隨著政府職能的逐步轉換,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體系建設逐步得到重視。各單位紛紛開展應急體系、應急隊伍、應急信息網絡的建設,但各系統自成一體,不僅造成重復建設,而且各系統互不相干,資源無法實現共享,造成應急救援、信息資源的極大浪費。
4.科學技術手段落后。一是對突發事件的內在機理,在進行專業性、行業性的規律分析情況較少,一般性的機理角度分析,按照經驗,幾乎所有突發事件都具備的規律性,但人們的認識不足;二是沒有從實際操作中發現更為科學理性的評價方法。
三、對策及建議
1.加強領導,健全機構。根據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管理的要求,結合各地方相關部門的職能和工作特點,對應急處理職分解到各相關職能機構,確保應急工作有機構抓、有專人管。在已建立應急管理辦公室的前提下,將機構進行升格,以提高應急管理辦公室的統一協調和組織能力。各部門必須建立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的領導體制,應急管理辦公室主任一般都由黨委或政府辦公室的副主任兼任,他們在從事應急調度時,起更大作用的是黨委或政府辦公室的身份,而不是應急管理辦公室的身份,這跟應急管理辦公室是個新部門有關,也跟各地各部門的重視程度有關,做到有專門的機構管事、有專門的人員辦事,從而形成全區完整的應急管理組織網絡體系。
2.積極宣傳,開展培訓。加強對各級干部以及群眾的宣傳教育,宣傳活動要面向社會、面向基層。使宣傳活動既適應應急管理工作和經濟發展需要,又貼近群眾生活,特別是各級黨員干部,面對突發公共事件,要冷靜思考,找到合理的應急預案,積極配合做好群眾工作。要通過集中宣傳、社會化宣傳、應急演練等多種宣傳形式,拓展應急科普宣傳的受眾面。加大對應急隊伍的培訓力度。可以通過多種演練,在各線上已進行專門培訓的基礎上,挑選一部分素質高、身體好、能力強的隊員,進行綜合培訓,加強他們的綜合處置能力。
3.形成制度,強化責任。要建立獎懲嚴明的長效機制,把責任落到實處。形成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管,相關部門分工協作,積極配合,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的工作局面。作為社區,應明確應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把政府布置的重要任務抓實抓好。根據屬地管理原則,社區應全面負責行政區域內,各類突發公共事件的預防應對工作。各級領導要善于處理難題、積極面對,勇于承擔責任。對那些在應急管理工作中,辦事拖拉,預防工作不到位,事情發生后處置不得力,玩忽職守、造成嚴重后果的單位和個人,依據有關規定進行嚴厲的處分。獎勵那些處置工作做得好,預防工作做得扎實的單位和個人。各地組織部要將應急管理工作納入干部政績考核體系。
4.現代科技,提供保障。為切實提高應對城市內澇災害能力,就要大力發展防災、減災方面的科學技術研究,把科技減災納入城市發展規劃;要積極開展構建應對城市內澇災害能力體系的理論研究和防治內澇災害研討,掌握災害規律。要特別發揮信息技術在防治城市內澇災害中的作用。加強救援力量建設和社區應急能力建設。政府專門救援力量的建設應當以職業技術培訓的認定為基礎,建立災害評估系統和醫療保障和應急物資儲備制度;加強社區應急能力建設。社區應急能力建設應當以社區救援隊伍建設和社區應急預案為基礎,從制度上保證救援人員質量。
作者簡介:王應中(1966—),男,重慶榮昌人,漢族,中共重慶市江津區委黨校高級講師,研究方向:統籌城鄉、遠程教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