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冕欽
摘要:馬塞爾·馬爾丹所說:“電影色彩的真正發(fā)明應該從導演們懂得了下列事實的那一天算起,即色彩并不一定要真實(即同現(xiàn)實完全一致),必須首先根據(jù)不同色彩的價值(如黑與白)和心理與戲劇(冷色與暖色)去運用色彩。大衛(wèi)·芬奇憑著他的勤奮還有那種骨子里的“挑釁與自命不凡”創(chuàng)作了大量打上“大衛(wèi)·芬奇式”標簽的電影—《異形3》、《七宗罪》、《心理游戲》、《搏擊俱樂部》、《戰(zhàn)栗空間》、《十二宮》。在這些影片里充滿了大衛(wèi)·芬奇慣常的黑色風格基調(diào),并且通過燈光的布置營造這種低沉的氛圍。在他的影片里很少使用自然光,大量的使用人造燈光以制造配合影片基調(diào)的光影效果。
關鍵詞:電影;色彩;大衛(wèi)·芬奇;黑色風格
中圖分類號:J120.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2-0206-01
在大衛(wèi)·芬奇的電影《七宗罪》里,不同的罪行伴隨著不同的色彩主基調(diào)出現(xiàn),如懶惰罪里污穢的綠,驕傲罪里無力的白等等。大衛(wèi)·芬奇的電影畫面不像大多數(shù)影片那樣明亮飽滿,而是運用超常規(guī)的色彩,例如在《七宗罪》里,色彩故意不飽和,明明是彩色片,卻具有黑白片的光影質(zhì)感。其總體影調(diào)偏低,主色調(diào)偏冷。即便是光天化日,大衛(wèi)·芬奇也不會給你帶來明亮的感覺,他偏愛藍色和綠色色調(diào),給人帶來冰冷、污濁之感。最極端的例子是該片除了結(jié)尾,通篇沒有一個場景出現(xiàn)過明朗的陽光。這種黑暗的風格是動蕩世界的縮影,也顯示了人類內(nèi)心世界陰暗面。
一、狹隘空間的領域布置
大衛(wèi)·芬奇電影中的黑色畫面效果通常通過在狹隘的空間領域加以烘托,然后再借助燈光與色彩的加以處理來達到其最終所需表現(xiàn)的效果。那么在大衛(wèi)·芬奇的電影中故事情節(jié)經(jīng)常會安排在某棟已成廢墟的大樓或是帶有窗戶的混亂、陰森的某個房間或者狹小、昏暗地下倉庫,這樣的場景在其影片中處處可見。然而在這些狹隘的場景中通常會帶有幾個人造燈泡或者臺燈、或者幾張鋪滿灰塵的桌子、甚至一群老鼠一只野貓等這樣的跟陰暗、冷淡相關的要素相結(jié)合,讓人總是感覺周圍充滿著不祥的預感。《七宗罪》中幾乎絕大部分的事件都發(fā)生在一個骯臟、混亂、陰冷的小屋內(nèi),屋內(nèi)一切活動的照明借助于手電筒或者幾盞人造燈光。鏡頭伴隨著燈光而移動,時不時燈光下出現(xiàn)的幾張鋪滿灰塵的照片或者偶然穿梭在鏡頭前的蜘蛛網(wǎng)、老鼠亦或是遠處黑暗中的一聲響動都將讓給如此狹隘的空間中增添幾分凄涼或恐怖感。《搏擊俱樂部》就是以地下廢墟中的倉庫為搏擊聚集地而展開,狹窄的空間在幾盞昏暗的燈光照耀下顯得異常冷淡,然而空間的有限卻與聚集了整個城市的失眠、無聊、精神分裂或者人格分裂的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然而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大衛(wèi)·芬奇的電影習慣在狹隘的空間來創(chuàng)造無限的思維空間,空間領域的狹隘但是鏡頭語言卻十分豐富。
談及大衛(wèi)·芬奇的影片中狹隘的空間領域布置,《戰(zhàn)栗空間》這部影片就必不可少。這部影片除了開頭以及結(jié)尾攝像機離開了這個屋內(nèi),難以想象這部影片的整個過程攝像機就再也沒有離開過。導演大衛(wèi)·芬奇恰恰讓本片的全部場景都在紐約的褐石豪宅里展開,同時,本片大多數(shù)場景也以暗夜為主,他用令人眼花繚亂的視覺表現(xiàn)才能挑戰(zhàn)了自己和觀眾。《戰(zhàn)栗空間》中這種簡單的矛盾對立在這個封閉、狹隘的屋子里注定將被成倍放大,一方是身強力壯不乏殘忍的竊賊,另一方是身體羸弱的孤兒寡母,旗鼓相當?shù)膶Q固然酣暢淋漓,但是實力懸殊的周旋更讓人心懸一線。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在我們根據(jù)往日觀影積累的經(jīng)驗已經(jīng)能夠基本斷定這母女二人必將會絕處逢生的前提下,依然想知道她們?nèi)绾翁映錾欤@就是這種故事模式吸引人的地方。故事的整個過程就發(fā)生這個狹小的豪宅里面,但是鏡頭卻一氣呵成,又晃動不穩(wěn),常常突然上下移動,游遍整個建筑物每個角落,逼真模擬了人眼的視覺體驗,完全令觀眾身臨其境,卻一點不讓人感覺到空間的局限性。
二、鏡頭畫面的壓抑構(gòu)圖
在電影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構(gòu)圖是鏡頭造型的手段之一,構(gòu)圖在烘托影片的氣氛展現(xiàn)導演的意志方面起到了尤為重要的作用。導演大衛(wèi)·芬奇的影片中通常都會運用空間壓抑構(gòu)圖造型來營造壓抑、恐懼氛圍。并且在鏡頭構(gòu)圖中都會人為設計安排一些影片氛圍相關的一些道具、人物服裝等。大衛(wèi)·芬奇的影片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仰角拍攝的天花板,廣角鏡頭仰角拍攝出的烏云密布的天空,感覺這些物體即將要掉下來一般,再加上在音樂的陪襯下營造出了極強的壓迫感。
大衛(wèi)·芬奇的電影在構(gòu)圖上也十分講究,當然主要目的是渲染其影片主題所需要表現(xiàn)的氣氛,然而我們都知道大衛(wèi)·芬奇的影片都會有一種壓抑的情緒在里面,那么我們通過電影《七宗罪》中幾個構(gòu)圖分析其實如何精心設計的。
首先來看《七宗罪》這一段。第一個查案現(xiàn)場,鏡頭畫面中的整個構(gòu)圖都是精心布置而成,可以從鏡頭看出色彩都是冷調(diào)的,青藍黑。鏡頭畫面是以昏暗的天空以及廢舊的房屋為背景,天空下的雨也是冷雨,雨水下斑駁的街道3個人物隔著一定的距離獨自行走著,雨中的咖啡,可想而知是什么滋味。黑色的電筒,藍綠色的手套。再看這倆人物角色所穿的衣服顏色,還有這警察服裝的顏色,這個場景沒有暖調(diào),就是突出一種空虛寂寞冷濕陰的風格。近處建筑的灰白墻壁,甚至包括遠處建筑墻壁的棕色都調(diào)淡了,都融入了這個灰茫茫的雨景里。整個場景充滿了低飽和色彩的各種負能量,讓你還沒進入犯罪現(xiàn)場,就感覺到非常之壓抑。
接下來我們進入到案發(fā)現(xiàn)場鏡頭,構(gòu)圖就更加壓抑了。整間屋子的布光非常陰暗,主光源就靠兩個人手里的電筒射光,非常值得我們注意的是這個場景有一些淡紅色元素,給整個陰森的冷色調(diào)場景進行了一個對比。雖然是紅色,但并不溫暖,還更加陰森、恐怖。
比如這個架子上的紅色,是導演故意讓演員用電筒光照住,很自然地吸引觀眾眼球。接下來進入這個房間,左上角又有一盞詭異的暗紅色臺燈。我們要注意的是,偵探手中的手電筒不光是讓他們看清場景,更重要的目的就是引導觀眾的視線,在一個黑暗屋子里,如何一點點地展示破案的線索,并讓觀眾的視線慢慢參與進來,手電筒是大衛(wèi)·芬奇百試百靈的道具,在他的影片構(gòu)圖中發(fā)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著作類:
[1](美)路易斯·賈內(nèi)梯等著.焦雄屏譯.認識電影[M].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7.
[2]張會軍.電影攝影畫面創(chuàng)作[M].中國電影出版社,2008.
[3](美)大衛(wèi)·波德維爾,克里斯汀·湯普森著.曾偉禎譯.電影藝術(shù)[M].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8.
[4]吳貽弓,李亦中.影視藝術(shù)鑒賞[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5](美)約瑟夫·M.博格斯.丹尼斯·W.皮特里著.張菁,郭侃俊譯.看電影的藝術(shù)[M].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6]陳旭光.當代中國影視文化研究[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7]周登富.銀幕世界的空間造型[M].中國電影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