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興攀
摘要:20世紀50年代現代主義藝術開始衰落,一個繼現代主義之后美術思潮的總稱“后現代主義”概念產生。從后現代主義藝術發生至今這一段時期,人類物質財富實現了史無前例的高速增長,然人類的精神文明似乎跟不上物質發展的腳步,因此,作為當下新時代的藝術家應對過去藝術與當代藝術深刻反省和批判的基礎上,深刻地把握時代的內涵與精神,將現在社會中價值雜亂無序無底線包容的寬泛性和審美寬泛無標準的泛濫性等弊端,轉化為刺激促進創造力無限放大的有利因素。
關鍵詞:后現代主義;當代藝術;精神;物質
中圖分類號:J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2-0247-01
前言:
視覺藝術發展至現今,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繁華同時也伴隨著前所未有的混亂與危機。本課題的內容是通過利用當下學者對現代主義藝術之后的后現代主義藝術的反思與批評的研究成果來更好地指引我們在繪畫藝術創作上的取舍和方向。其中的三篇文獻是三位中外教授各自用于大學講座時的文件整理稿。他們都站在對過去藝術的再認識和對當下藝術現狀的反思與批判的基礎上,對未來藝術前途與道路的展望。但三位作者在文章中論述的側重點、方式方法和最后的結論觀點都有所區別。
一、當代藝術的問題
現代藝術和后現代藝術這兩個概念在西方從形成到演變經歷了上百年的歷史,但這兩個概念卻幾乎在同一時間段進入中國人的視野,加上不同意識形態的影響,這無法避免伴隨而來的各種疑惑和曲解。怎樣認清當代藝術的的審美標準和價值意義之所在?
二、當代藝術的出路
當代藝術無疑是當下世界藝術之潮流,也是中國藝術之潮。那么當代藝術的發展趨勢和出路在哪里?
三、王林在他的文章《反省當代藝術》的觀點概要
當代藝術,意指20世紀60年代波普藝術發生以來的藝術現象。波普藝術引入大眾文化,改變了藝術創作的精英意識和文化資源,從而使當代藝術呈現出不同于以往藝術的文化特征。(1)文章中對當代藝術作四個層面進行分析。
(一)當代藝術的社會危機,在西方當代藝術經由現代藝術對社會的反叛已被國家接納,藝術不斷革命論為權利所左右,使當代藝術趨向異化,失去批判性而成為文化俘虜。
(二)當代藝術的美學批判其核心在標準喪失,實驗與顛覆既是現代藝術飛起的雙翼,同時也是帶給當代藝術的一把雙刃劍。實驗的展開使創造精神極大地活躍,但其惡果是視形式為精神孤島,這種自戀情結育成了藝術家天賦特權的審美專制主義。
(三)當現代藝術在對人類價值的尋找永無終結和歸宿時,面對無希望的失落,當代哲學思想開始逆向而行,重新尋找人的價值。
(四)當代藝術的價值體現在當代人和當代文化的關系中,這種關系表現為人的主動、人的獨立和人的自由——即便只是向往。所以當代藝術是人的精神力量和思維智慧的證明。
四、周憲在他的文章《從現代到后現代》的觀點摘要
英國學者拉什認為:“如果說現代化是一個分化的過程的話,后現代化就是一個區分化的過程。這種去分化首先體現在審美領域在現代主義時期的自律性逐漸消失了;其次雅俗文化之間的界限也消失了;最后,隨著‘作者之死,文化生產和消費的界限也模糊了,等等。”(2)
周憲用這個去分化的觀點對后現代主義文化做出了自己的分析,(一)藝術與非藝術界限的消失。(二)藝術內部界限的消失。(三)雅俗界限的消失。(四)藝術、商業娛樂與信息之間界限的消失
作者總結出,后現代在當代資本主義社會的條件下,有其一定的積極意義,也有其消極意義。從總體上說,它的積極的正面的作用體現在消解中心,去除霸權,提倡差異和共存,關心少數話語,對啟蒙現代性及其工具理性進行反思和批判,糾正現代化過程中某些弊端和局限。
五、唐納德·卡斯比特“Revisiting The Spiritual In Art”摘要
唐納德·卡斯比特在文中對當代藝術中的問題給予了嚴厲的批評,下面對于他在這篇文章中的觀點做個摘要。
(一)作者針對當代藝術中物質主義的泛濫來分析和批判當代藝術精神性的嚴重缺失這個問題。1.當代藝術存在嚴重的精神危機,在康定斯基時代,物質主義已如噩夢般橫行多年,掌控心靈,把人類生活卷入邪惡、無聊的玩樂漩渦。物質主義噩夢已經深入藝術和社會的肌骨,并成為主流意識形態。2.如今,當代藝術圈已經被物質主義徹底征服。“想在當代藝術里尋求精神意義,不亞于大海撈針。當代藝術不屑于表達所謂的精神,也不敢迎頭棒喝,點化世人。用康定斯基用過的另一理念來說,當代藝術與‘崇高(sublime)無緣,與觀眾內心的震撼也無緣?!保?)
(二)作者對于當代藝術出路的觀點1.藝術若要有新生,須得首先返璞歸真,重拾舊念。藝術家必須和那些“人性殉道者”一樣,為精神而活,并以自身的藝術去喚醒精神生活。只有能將藝術體驗化作為個人心路歷程的人,才真正能稱得上藝術家。2.當今藝術的最大問題是藝術家不再相信藝術就是精神生活的一環,更不要說是最有力量的一環。今天的藝術家比任何時候都更難成為精神藝術家。然而,也只有做精神藝術家,才能在這物欲橫流的世界里成為真正的藝術英雄。
六、結語
通過對以上幾篇文獻的認真研讀,使我更進一步的加深了對當代藝術的認識和理解。三位作者從不同角度和側重點對當代藝術的分析和批判,雖然都有其一定的局限性情感色彩,但確實加深了我對藝術本質問題的認識,當代藝術是當代的一種文化形態,也是藝術的社會形態,這是時代發展之必然,也是整個人類文化演變的結果之一。對此課題的研究可以讓我們在從事油畫創作上更好的理清思路,理順價值取向和所要堅持的方向。但藝術是無法靠誰指明或是傳授的。我們要做的是視覺的革命而不是形式上的翻新,不是藝術的包裝,而是精神的再挖掘與更新,是解放公眾的審美心理,是視覺思維的拓展,是對自我的剖析,是對人性及生命本質和社會現狀的剖析,而不僅僅是視覺上的翻新和刺激。
參考文獻:
[1]王林:“反省當代藝術”,許江主編:人文藝術[M].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02年,第76頁。
[2]Scot Lash,Sociology of Postmodernism,London:Routledge,pp.11-12。
[3]唐納德·卡斯比特:“Revisiting The Spiritual In Art”,余敏玲*譯,康定斯基:藝術中的精神[M].重慶大學出版社,2011年,第3頁。
[4]朱光潛.文藝心理學[M].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社。
[5]馬克·羅思科.美.著.島子譯.藝術家的真實[M].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6]王宏建.藝術概論[M].文化藝術出版社。
[7]許江主編.人文藝術[M].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