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育工作要以育人為本
學校的發展必須堅持科學發展。我們學習科學發展觀就必須在要不要科學發展、能不能科學發展、怎樣實現科學發展等重大問題上形成共識,進一步增強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以人為本、促進入的全面發展是科學發展觀的本質和核心,是教育工作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核心任務。我們從事基礎教育,就是要推進素質教育,落實育人為本、德育為首、全面發展的要求,努力營造有利于學生健康成長的良好環境。
育人為本,就是我們開展的各種教育活動要始終堅持育人原則。任課老師在課堂上的一言一行是育人,學校開展的每一項活動是育人,學校出臺的每一種規章制度、每一項措施都是育人,育人是我們所有工作的指針。育人為本,首先要考慮育什么樣的人。一言以蔽之,德育為首、全面發展。我們學校提出要培養學生經營未來幸福人生的能力,其具體內涵,就是培養學生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具備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有良好的行為習慣,有足夠的知識能力,有科學的思維方法,有健康的身心素質。
樹立科學發展觀,就要求我們研究教育科學,講究教育規律,把握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關注每一名學生個性發展。用發展的眼光看學生,開掘學生的潛能,促進所有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辦學以人才為本,以教師為主體
教育大計,教師為本,辦學要以教師為主體。人才是第一資源,教育質量的高低乃至整個教育事業的成敗,從根本上講,都取決于教師隊伍的素質。
教育管理者必須全心全意依靠教師,為教師服務,努力建設好教師隊伍,這是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的要務。教育的全面發展本身就要使學生、教師、學校共同發展學生的個性發展、教師的專業發展、學校的特色發展是三位一體的,這是對教育全面發展的科學完整的理解。而教育的協調發展,就是要統籌各教育因素、各教育環節的協調發展。教育的可持續發展。關鍵在于有一支充滿朝氣和活力、不斷發展的教師隊伍。
今后要強化服務意識,提高服務水平,通過深化教學改革,完善用人的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盡其所能為教師的專業發展創設平臺、搭建舞臺,營造有利于人才輩出、人盡其才的用人環境,讓青年教師盡快成長為骨干教師,讓骨干教師盡快成長為名師。
三、學校工作要實事求是,與時俱進
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根據實際條件和發展需要有重點、有步驟地采取措施,不能強求一律,搞齊步走。學校有自己的校情,各班有各自的班情,每一位學生每位老師都有自己的個性特長,我們要看到差異、看到特點,因人而異、因事而異,因地制宜、因時制宜,講究教育教學、管理的策略、方式和方法,對癥下藥。才能落實科學發展觀,做到實事求是,與時俱進。
四、教育科學發展觀的基本方針是可持續發展
教育的可持續發展是把優先發展、全面發展、協調發展、平等發展觀念注入教育發展的觀念中,這既是經濟也是教育發展的客觀規律,是教育可持續發展的本質要求。一是教育要優先、全面發展,知識經濟時代,決定一個地區、一個國家發展速度、發展程度的不是物質資本,而是人力、知識資本,知識貧困是經濟貧苦之源。教育投資是一種改變人自身、改變現實世界的強大力量。二是教育協調發展,是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性環節。在社會這個龐大的系統中,教育是其中的一個子系統,教育的協調發展是研究、尋求教育與社會其他子系統之間協調發展的條件。使之協調、均衡的發展,協調得當,達到雙贏:否則將兩敗俱傷。后果嚴重。協調發展是教育可持續發展的關節點。
走科學發展之路,這就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實際行動。
(作者系民權縣雙塔鎮中心學校校長楊保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