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紅紅
摘 要:在美國,一直存在洛克式的自由主義和伯克式的保守主義兩大傳統。自由主義傾向于將個人自由看作核心價值,而保守主義推崇傳統、秩序和權威等作為其重要理念。美國的自由主義包括了洛克式的自由主義和伯克式的保守主義,使其具有明顯的美國特色。因此,在美國的經濟、社會和外交政策等領域都深深地打上了洛克式自由主義與伯克式保守主義的烙印。
關鍵詞:政治思潮;洛克式自由主義;伯克式保守主義
中圖分類號:D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6)04-0059-02
在美國的政治實踐中,其政治傳統中始終存在洛克式自由主義與伯克式保守主義兩大主流政治思潮。事實上,自由主義和保守主義在美國的存在猶如連體嬰兒一樣,思想獨立,但軀干相連。他們必須達成一致,方可行動。盡管它們的主張或有些差異,但它們卻總是在國家利益上能夠實現交集,在社會發展的大方向走向趨同。
一、自由主義與保守主義的概念
在現代社會中,自由主義反對君權神授、世襲制等思想,主張以代議制為主要架構的自由民主制。自由主義強調生命、自由與財產權利的至高無上。美國的自由主義源于歐洲并更具普遍價值的美國自由主義特征,即信仰個體自由、平等以及視個人成敗取決于自身的努力與能力,美國的自由主義是對個人主義、自然權利以及有限政府的肯定。它宣稱:個人可以實現自我滿足,而不是通過追求自身利益推動經濟發展并能夠積累財富或保護私有財產。因此,自由主義包括了個人平等地向上流動的社會政治體系、自然權利與私有財產的合法保護。法律的途徑與保護,這使得美國人更加“迷信”市場。在他們看來,市場可以提供一個更公平、非強制的財富、地位以及基于個人努力獲取權利的分配機制。鑒于此,自由主義者主張通過保護個人自由、限制國家權力與維持政治傳統以及給弱勢群體與具有企業家精神者提供機會等得到強化。
保守主義以人性惡為邏輯起點,強調傳統道德、權威、秩序和財產神圣不可侵犯。以柏克為代表的保守主義者比較關注傳統與秩序,基于這樣的共識:沒有傳統的權威、秩序的限制,公民的自由便無法維護,個人要享有自由,必須先限制自由。在柏克看來,自由是個人潛能得到充分發展的機會,而且對自由的尋求絕對不能以犧牲秩序為代價。自由只能是秩序與權威之下的自由。自由不僅受到政治秩序的限制,而且要受到政治秩序的保護。美國保守主義顯然繼承了歐洲保守主義的衣缽,在他們看來,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保護和自由經濟市場優先于社會福利,并且信奉保守的、古典的與放任的自由主義。
歸納起來,自由主義的兩大分支均可歸入美國自由主義的傳統中。一是追求個人最大利益實現財富創造和消極的政府觀的古典的、放任的自由主義,即伯克式保守主義;保守主義認為“最小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的理念是典型的消極國家觀。二是進步主義自由主義,旨在通過聯邦政府干預推動經濟發展以及給予弱勢群體更多的機會并保護他們的利益,即洛克式自由主義。而在自由主義看來,政府不僅僅承擔守夜人的角色,還可以干預經濟活動,這是一種明顯的積極國家觀。
二、政治理念上的自由主義與保守主義之爭:分權抑或集權
在政治領域中主要表現在國家權力結構上,美國是個典型的三權分立的國家。從橫向看,立法權屬于國會,國會由參議院和眾議院組成,行政權屬于總統,司法權屬于聯邦法院。立法權、行政權和司法權相互分離和相互牽制。從縱向看,美國實現聯邦制,凡屬于全國的如國防、外交等事務歸于聯邦政府,凡屬于地方的教育、醫療等職能歸于州政府。在建國初,以杰斐遜為代表的反聯邦黨人主張賦予人們更多的自由,擴大國會的權力,限制政府的權力;而以麥迪遜為代表的聯邦黨人卻主張擴大政府的權力,減少人們的自由。最終在雙方的相互協商妥協下,形成了今天的政治體系。可以這么說,自建國以來,美國社會就形成了兩種政府理念:小政府和大政府。在自由主義看來,政府應該通過干預經濟活動,調節社會財富分配,為社會弱勢群體創造更多機會。自由主義者通常會主張適當地向富人增稅,提高社會保障水平,實現社會的公平正義。然而,保守主義卻認為政府是一種必要的惡。“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統治人,就不需要對政府有任何外來的或內在的控制了。在組織一個人統治人的政府時,最大困難在于必須首先使政府能管理被統治者,然后再使政府管理自身。”[1]基于人性惡的假設,這段話蘊含了有效政府和有限政府兩個理念,“使政府能管理被統治者”即有效政府與“使政府管理自身”即有限政府。簡言之,聯邦黨人的訴求有兩個:其一,管理人民;其二,控制政府。以漢密爾頓為代表的聯邦黨人自始至終都把政府看作一種正當的惡,也一直很警惕其會危害民眾的利益。到后來,隨著民主黨和共和黨的形成,美國最終成了兩黨制的典型代表。自由主義發生了一些變化,自由主義,簡言之,成為一種潛意識的“保守”傳統或政治存在感,它提供一個狹義的原則:左翼—進步主義(民主黨)和右翼—保守主義(共和黨)。一般來說,民主黨具有較為濃厚的自由主義色彩,而共和黨卻保守主義更多一些。民主黨主張政府更多地干預經濟社會生活,更加傾向于向富人征稅,提倡增加社會福利等等,而共和黨反對政府過度的干預經濟,也不太支持征稅,主張削減政府開支等等。
三、經濟主張上的自由主義與保守主義之爭:放任抑或干預
一般來說,自由主義者和保守主義者在看待政府的經濟職能存在分歧。在自由主義者看來,政府在經濟活動中發揮更多的作用,為經濟發展創造條件,從而實現社會平等。然而,保守主義者一般都主張政府在市場方面起有限的作用,應該給予市場更大的空間。一方面,他們反對政府試圖對富人征收重稅;另一方面,他們也反對政府為窮人構筑社會保障網絡。簡言之,自由主義者希望政府促進經濟平等,而保守主義者則力圖使政府有限制經濟自由的行為。但是,有一點我們必須明確:無論自由主義者還是保守主義者在反對政府過分干預經濟問題上的立場是一致的。
然而,如今的自由主義與保守主義者在對待經濟議題的態度似乎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18世紀或19世紀早期,自由主義者反對政府干預經濟事務,主張放任自流的經濟政策。保守主義者則支持政府在經濟事務中發揮作用,促進經濟的發展。自由主義與保守主義在這個問題的轉變原因值得探究。
在自由主義看來,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的經濟快速發展,生產高度集中,壟斷組織形成,自由主義者逐漸意識到對個人自由的主要威脅來自權力不斷集中的壟斷組織,因此,自由主義者認為只有政府才有能力去抵擋其對個人權利的侵犯。鑒于此,自由主義者主張政府調控市場、制定最低工資標準和建立勞動保障制度等。與此同時,自由主義者也逐漸認識到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務和保障公共利益方面是必不可少的。此外,自由主義者認為需要政府為每個人獲得同等的機會創造條件;政府應該致力于消除由經濟發展而出現的貧富差距問題;政府為貧困者提供福利和醫療保障,為失業者提供失業保險與上崗培訓等等。
對保守主義而言,作為“無形的手”的市場完全有能力進行自我調控和決策。“因此,從長遠來看,私營市場能促進經濟的健康發展。他們反對自由主義者為重新分配財富,擴大政府規模和加大政府調控范圍所做的努力。”[2]與自由主義相比,保守主義更加注重市場與效率。然而,這并不意味著他們完全主張實行放任自流的經濟政策。例如,許多保守主義者贊成通過在國內外建立公平競爭領域,將公共資金用于公路,把巨額政府合同集中到私營公司,發揮政府在工業中的監管作用。但是,保守主義者反對政府過分干預經濟活動。事實上,在經濟問題上,自由主義和保守主義相互交織在一起。許多美國人在面對抽象問題的時候,往往表現得較為保守。然而,對待具體方案時則更多地表現出自由主義思想。例如,在1988年的一項調查中,25%的美國人為了削減開支,甚至諸如健康、教育等領域政府也應提供較少的服務。但是,只有5%的人支持削減社會保障開支,1%的人支持削減醫療開支,4%的人支持削減教育項目開支。
四、社會領域中的自由主義和保守主義之爭:寬容抑或限制
在社會領域方面,自由主義者與保守主義者具有較大分歧。在自由主義者看來,自由就是積極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應該受到政府的約束和限制。在這一點上,自由主義者顯然繼承了密爾的思想。然而,保守主義者卻認為個人的行為與社會密切相關,個人的行為不應該損害社會的整體利益和破壞社會風尚。因此,保守主義者主張政府應該創造良好的社會秩序。與此同時,自由主義者與保守主義者在墮胎、酗酒和同性戀等問題上分歧頗多。在自由主義者看來,這些問題關系個人的自由,無須過于苛責;而保守主義者則堅決反對,認為違反傳統美德;在政教關系問題上,保守主義者與自由主義者的主張也大相徑庭。保守主義者贊同政府容納宗教,而自由主義者則主張政教分離。
顯然,自由主義者與保守主義者在社會問題上的分歧,反映了源于洛克式的自由主義與伯克式的保守主義的爭論的延續。自由主義者尋求的僅僅是能為個人追求有利于自己的目標而提供環境的政治制度,保守主義者則把政治看作是能產生一種必要的社會意識的東西,這種意識既能引導個人的追求又能使個人達到最高目標。
參考文獻:
[1]漢密爾頓,杰伊,麥迪遜.聯邦黨人文集[M].程逢如,舒遜,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264.
[2][美]凱克斯.反對自由主義[M].應奇,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