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鵬
摘 要:信訪穩定工作,是黨的群眾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礎性工作。做好信訪穩定工作,關系到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也關系到企業的穩定和發展。當前社會轉型過程中矛盾沖突加劇,各種利益關系此消彼長,各種價值觀念交互碰撞,有效地化解各種矛盾、理順情緒,要求做好信訪穩定工作,推進企業和諧發展,這是企業各級領導義不辭的責任。本文就如何做好企業信訪維穩工作進行探討。
關鍵詞:企業;信訪工作;思考
企業信訪工作是維護企業內部穩定的“安全閥”,是企業黨政工團聯系職工群眾的“橋頭堡”,是了解職情民意的“晴雨表”。在當前改革不斷深化、經濟新常態不斷深化的新形勢下,企業信訪工作要堅持以十八大和十八屆歷次全會精神為指導,緊緊圍繞企業生產經營和穩定和諧的中心工作,以建立信訪穩定工作長效機制為主線,以建設信訪穩定工作大格局為基礎,以健全信訪穩定工作制度為保證,以切實解決實際問題為核心,嚴格落實信訪維穩責任制,探索完善群體性事件的快速反應機制,及時化解矛盾,維護企業穩定。
一、當前企業信訪工作面臨的形勢和任務
(一)信訪問題復雜化
近年來,隨著國有企業改革的不斷深化,一些如工傷待遇,住房改革等關系到職工和社會群體切身利益的歷史遺留問題產生的矛盾更加凸顯,而隨著一些新政策的出臺,又帶來經濟、行政、法律等諸多方面的新問題。新舊問題的疊加,使得新時期企業信訪工作更加復雜化。
(二)信訪形式多樣化
在社會轉型期里,信訪群眾的思想呈現多元化的特點,信訪對象的不穩定因素增多,利用互聯網等現代信息渠道的信訪形式增多,聯名信、匿名信、越級上訪、集體上訪、纏訪鬧訪的現象也明顯增多。
(三)接待工作簡單化
部分企業信訪干部工作作風飄浮,隨意性很大。有時面對需要幾個部門協調的問題,互相推諉,造成了重復上訪。處理職工群眾利益問題時,不能嚴格按政策法規辦事。方法簡單、態度生硬,采取推、拖、躲的辦法,使小問題拖大,大問題拖難,難問題拖亂。“不作為”的現象層出不窮。
二、構建新時期企業信訪工作長效機制的原則
所謂長效機制即能長期保證制度正常運行并發揮預期功能的制度體系。構建新時期企業信訪工作長效機制,應首先明確以下三個原則。
(一)合理定位原則
企業信訪主要是信訪人對企業政策規定和管理工作提出的批評、建議或投訴請求以及企業各級黨政部門在履行職責過程中造成對信訪人的侵害而引發的投訴請求。而事實上,現在企業信訪部門受理的問題五花八門,管理糾紛、勞資糾紛、合同糾紛,甚至涉法案件等,幾乎無所不包,造成了信訪功能定位過大。
(二)以人為本原則
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內容,也是企業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要以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牢固樹立群眾觀點,切實轉變工作作風,由“務虛”變“務實”,強化公仆意識和服務意識。要認真負責處理職工群眾來信,熱情接待職工群眾來訪,真正為職工群眾解決實際問題。要克服“臉難看”、“門難進”、“事難辦”的官僚主義作風,積極做好本職工作。要以情動人,本著換位思考,為對方著想的態度,用熱心、真心和耐心來化解信訪對象的思想困惑。要以理服人,處理問題堅持原則,客觀公正,分辯是非,正確執行政策。
(三)依法信訪的原則
在企業信訪工作中,要把處理信訪問題納入法制軌道,通過法律途徑解決矛盾糾紛。處理信訪問題時,凡符合政策、法律規定的,必須嚴格依法辦理;凡不符合規定的,決不亂開口子,堅決去除主觀隨意性和個人感情色彩。要宣傳好《信訪條例》及有關法律法規,特別是對來訪職工群眾要反復講明信訪人應履行的義務、應遵守的規定及違背信訪法規應受到的處罰,提高職工群眾依法信訪意識。
三、做好當前企業信訪工作的措施
做好企業信訪工作,必須要創新機制、轉變觀念,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加強企業信訪干部隊伍建設
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信訪工作在企業發展改革中的重要作用,企業越是發展,就越要重視信訪穩定工作,而重視信訪穩定工作的前提,就必須要有一支高素質的信訪干部隊伍。首先,企業信訪干部隊伍要擁有責任心強、事業心強、熱愛信訪工作、政治理論水平和政策水平高、協調能力強等基本素質。其次,企業信訪干部必須具有很強的政治素質、業務知識、管理能力和文化素質,要對與企業職工聯系密切的工傷保險、養老保險、醫療保險、住房保障、子女就業、困難救助、破產改制等方面的政策法規熟練掌握。最后,要充分調動企業信訪干部的主觀能動性,實施激勵機制,嚴格落實信訪崗位津貼,做到用事業留人、用感情留人、用待遇留人。
(二)創新和完善信訪工作機制
結合實際為信訪人提供合法渠道,建立健全“雙向規范”機制和信訪事項“三級終結”機制,維護正常的信訪秩序。在信息網絡日益普及和媒體宣傳廣泛覆蓋的今天,信息的公開度日益增加,企業只有不折不扣執行相關政策法規,才能公開、公正的處理好各類信訪問題。簡單、粗暴的敷衍了事既不能消除矛盾,更不能解決好信訪問題。因此凡是符合政策法規規定又有條件解決的,要盡最大努力及時給予解決,即使一時無法解決的也要說明原因,讓上訪人感受到黨和國家、企業對他們的關心和愛護。建立健全“雙向規范”機制和信訪事項“三級終結”機制,依法規范信訪工作人員和信訪人的行為,明確信訪事項辦理和復查、復核的責任體系,明確信訪終結的實體標準,實現信訪程序的法定終結,提高信訪息訴的罷訪率。
(三)轉變企業信訪工作意識
穩定是企業改革發展的前提和保障。企業信訪工作不僅在理順職工情緒、化解企業各類矛盾等方面具有其他部門無法替代的作用,而且在促進科學決策、加強企業民主監督等方面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轉變信訪工作意識,要不斷拓寬和通暢信訪渠道,多角度、多層次聽取職工群眾的呼聲,做到盡心全力解難事,誠心誠意辦實事,堅持不懈做好事。企業信訪部門必須增強超前意識,把信訪工作融入企業轉換經營機制和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全過程。企業信訪工作要變被動救火為積極預防,信訪干部主動下訪,與職工溝通交流,做好政策宣講、條款解釋和思想疏導工作,事先消除穩定隱患。企業信訪部門要增強信訪穩定預警功能,加強對不穩定因素的預測和防范,從產生不穩定因素的源頭入手,主動介入,針對性地做好預案,做到積極預防,從容處置,把問題處理在萌芽狀態,把矛盾化解在基層單位。特別是針對職工群眾反映特別強烈的問題,信訪工作人員要深入到退休職工中去,走家串戶,宣傳國家和企業的住房政策,耐心解答有關疑問,消除了不穩定隱患。
(四)加強企業內部協調合作
做好企業改革過程中的信訪工作,首先要堅持“誰主管,誰負責”和“分級負責,歸口辦理”的原則,強化“大信訪”觀念,切實形成黨政主要領導親自抓,信訪部門經常抓,分管領導、職能部門、基層單位共同抓的齊抓共管的信訪穩定工作格局。要建立就健全信訪維穩事件處置預案,明確信訪事件的處置原則、責任主體、部門分工及處置流程,規范處置行為,明確處置流程。其次,信訪部門要主動與相關單位和部門交流溝通,充分發揮職能部門在政策上和業務上的優勢,共同做好上訪職工群眾的工作。對涉及群體利益的集體上訪問題,信訪部門要與組織人事勞資、工會、保衛、社保等部門共同研究,共同處理,提高處理的時效性和準確性;對勞動糾紛、合同糾紛等涉法信訪問題,要與勞動調解和司法等部門加強聯合,依法進行調解、咨詢,提高處理的公正性;對涉及企地關系等方面的信訪問題,要與地方政府相關部門聯合調處,提高處理的權威性,為企業和諧穩定發展創造良好的信訪大環境。通過以上措施,力爭在信訪形式上,由無序訪、越級訪為主向逐級訪、依法訪為主轉移;在由對接訪辦信情況的簡單反映上,向綜合分析并提供決策建議上轉移;在對信訪案件的轉辦、交辦上,向督導、檢查并促進信訪問題解決上轉移;在被動受理群眾來信來訪上,向預測防范并及時協調解決上轉移;在信訪的內容上,由求決、控告為主,向提合理化建議、改進企業工作為主上轉移。
總之,做信訪工作,從骨子里要對職工群眾懷著一股真情,從心里要對黨的事業懷有一種激情,要有一種對事實負責的態度。改變那種“領導要說的職工不愛聽,職工想聽的領導說不清”的狀況,與解決職工的實際困難結合起來,為職工辦實事、解難事,從而有效地做好思想工作,促使企業的信訪工作順利開展,為企業的和諧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