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學霞
甘肅省景泰縣人民醫院 甘肅景泰甘肅省白銀市 730400
心理護理配合健康教育對風濕病患者負面情緒及遵醫行為的影響
妙學霞
甘肅省景泰縣人民醫院 甘肅景泰甘肅省白銀市 730400
目的:探討心理護理配合健康教育對風濕病患者負面情緒及遵醫行為的影響。方法:隨機選取我院接診的風濕病患者78例,并分為干預組、對照組,每組各39例。對照組予以常規護理,干預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行心理護理配合健康教育。對兩組患者負面情緒改善狀況及遵醫行為進行比較。結果:護理后,干預組焦慮、抑郁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干預組遵醫行為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對風濕病患者實施心理護理配合健康教育,可顯著改善其負面情緒,提升其遵醫行為。
心理護理;健康教育;風濕病;
風濕病是內科常見的臨床癥候群,常以侵犯關節、肌肉、骨骼及關節周圍軟組織為主。其臨床上以關節酸痛、腫脹及活動障礙為主要特征,呈發作與緩解交替的慢性病程[1]。該病治療周期較長,且易遷延不愈。目前,臨床應用有效藥物可控制病情,有效避免嚴重并發癥的發生,但一般患者需長期、按時用藥。因此,采取有效的護理手段加強患者的心理建設與健康教育意義重大。本研究主要心理護理配合健康教育對風濕病患者負面情緒及遵醫行為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依照隨機數字表法將2015年7月~2016年8月我院接收的風濕病患者共計78例分為干預組、對照組,每組均為39例。干預組男23例,女16例;年齡41~73歲,病程1~15年。對照組男22例,女17例;年齡43~71歲,病程2~14年。對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及病程等臨床資料進行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行常規護理,護理內容包括環境護理、病情監控、用藥指導、健康宣教等。干預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取心理護理與健康教育,具體操作如下:①心理護理:醫護人員應與患者保持良好的溝通,并針對其心理評估狀況予以有效地疏導,諸如耐心向其講解有關疾病的基本知識、治療方法及預后效果等,再結合實際的治療案例詳加說明,以增強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對于需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應及時告知其手術治療的意義及手術工作流程,以提高其治療配合度。同時,在術后康復期間,應加強患者的功能恢復訓練,并盡量為其營造一個最佳的病區環境。②健康護理:由于每例個體病況存在較大差異,因此,在實施健康教育前,應妥善做好個體的各項生命指標評估工作,然后結合患者身體狀況為其一對一地進行健康宣教,內容包括疾病發病因素、治療期間及用藥時應了解的事項等,并為其發放健康手冊;指導患者遵照醫囑合理用藥,強調按時用藥對治療的重大意義,并嚴禁濫用藥物、擅自停藥或換藥;告知患者注意防寒保暖,避免過度疲憊或接受精神刺激;多建議患者采取正確的方式進行功能鍛煉,并于運動后行推拿按摩,以改善血液循環,緩解肌肉僵硬。
1.3 觀察指標
①分別采用我院自制的焦慮量表與抑郁量表對兩組患者的焦慮、抑郁狀況進行有效評估。每個量表均為 7項內容,每項得分范圍在0~3分之間,分為正常、輕度、中度及重度等4個等級,總分共21分。評分越高,代表焦慮或抑郁程度越嚴重。②護理后,對兩組患者的遺囑行為進行比較。其內容包括心態樂觀、堅持康復訓練、堅持按時用藥及主動遠離誘因等。
1.4 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涉及數據均應用SPSS17.0軟件進行分析,采用(±s)進行表示計量資料,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采用“率”(%)進行表示計數資料,組間比較采用卡方檢驗,當P<0.05時,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比較焦慮、抑郁評分
護理前,兩組患者焦慮、抑郁評分比較均無顯著差異(P>0.05),護理后各項評分均較護理前低(P<0.05);干預組患者護理后各評分較對照組低(P<0.05),詳見表1。

表1 2組患者護理前后焦慮、抑郁評分比較 (x±s,分)
2.2 比較醫囑行為
護理后,干預組患者心態樂觀、堅持康復訓練、堅持按時用藥及主動遠離誘因等方面的遵醫行為均較對照組高(P<0.05),詳見表2。

表2 2組患者護理后遵醫行為比較 例(%)
風濕病是一種臨床上常見的易反復發作的急性或慢性結締組織炎癥,可對心臟、關節、中樞神經系統及皮下組織造成嚴重損害。其常見表現類型為心臟炎、關節炎,并伴有發熱、皮疹、皮下小結等臨床癥狀[2]。目前,該疾病病因尚未明確,臨床治療雖可延緩癥狀,但其致殘的風險依然很大。加之,患者需長期甚至終身接受藥物治療,易使其產生抵觸、煩躁的負面情緒,對其預后康復十分不利。因此,對患者實施心理護理以及健康宣教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心理護理兼健康教育,為患者提供較為系統化、人性化的健康教育與心理關懷,可有效調整其負面心態,顯著提升其健康意識,繼而可避免其對各種誘病因素的接觸。通過指導患者正確、按時用藥,能有效預防可能存在的副作用;通過加強體能訓練,可使得患者迅速恢復身體機能,并顯著改善其生活質量。本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后,干預組患者焦慮、抑郁評分均優于對照組;干預組患者遵醫行為優于對照組。表明針對風濕病采取心理護理與健康教育,不僅可有效緩解其負面情緒,而且可使其形成自覺遵從醫囑行為的良好習慣。
[1]張麗麗,石香花.類風濕關節炎負面情緒與生活質量的相關性[J].中國老年學,2016,3(6):7-8.
[2]殷曉娥.健康教育在風濕病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大家健康,2016,10(4):2.
R821.2
A
1672-5018(2016)12-07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