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廣貞
延津縣中醫(yī)院婦產科 河南延津 453200
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護理管理中的作用
王廣貞
延津縣中醫(yī)院婦產科 河南延津 453200
目的:探討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的護理管理中所起到的作用。方法:在我院從2014年4月至2016年1月期間所接治的糖尿病患者中,選取出了114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同時采取隨機分配的方法將其分為兩組,即為觀察組和參照組,其人數(shù)均為57人。對照組的57名患者仍然采用常規(guī)護理,而觀察組則采用健康教育模式治療;最后將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血糖水平和護理滿意度進行對比。[1]結果:在護理前,兩組的血糖水平?jīng)]有差異,實施護理后,對照組患者的護理效果普遍更為理想,其護理滿意度也更高,適合在醫(yī)院加大推廣。
健康教育模式;糖尿病;護理;作用
隨著我國的經(jīng)濟的不斷快速發(fā)展,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提高,與此同時,人們也慢慢形成很多不好的飲食習慣,這就導致了糖尿病成為我國臨床高發(fā)病之一。糖尿病患者的主要特征就是血糖水平高,癥狀表現(xiàn)為多飲多食多尿,隨著患病時間的變長,患者慢慢會出現(xiàn)疲乏無力和視力下降等現(xiàn)象。如果患者對自身的病情沒有充分的認識,對血糖水平無法進行有效的控制,這樣在糖尿病的長期作用下,患者極可能出現(xiàn)各種并發(fā)癥,嚴重的會導致患者的多個器官受到損害,影響了患者的日常生活,甚至是生命安全。因此,做好對該病的護理工作就顯得極為重要。近幾年來,我院開始將健康教育應用在糖尿病治療中,取得比較明顯的治療效,現(xiàn)在具體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文的研究對象為本院收治的114名糖尿病患者,其均在我院進行了檢查并確診。采用隨機的方法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分均為57人。在觀察組中有男性病人27例,女性30例,病人的年齡在30-70歲之間,其平均年齡為(50.2±1.6)歲,其平均病程為(4.9±0.7)年,在對照組中有男性病人25例,女性病人32例,其年齡在23-72歲之間,病人平均年齡為(52.5±1.8)歲,其平均病程(5.1±0.8)年。與此同時,兩組各個患者均是神志清晰,具備有正常的學習能力,并且本次研究得到每位患者本人許可,同意參與本次研究。從以上數(shù)據(jù)可知,在一般資料方面,兩組不存在較大差異,完全可以忽略不計(P>0.05)。
1.2 方法:
對照組依舊為常規(guī)護理治療,對病人進行有效的護理干預。[2]并對患者的血糖變化進行定期的監(jiān)測,同時還為患者提供藥物治療以及心理上的指導。
觀測組就是在對照組護理模式的前提下,加強了對病人的健康教育,其具體的實施措施為:(1)對患者進行入院健康教育:護理人員在對患者基本情況有一定了解之后,采取一對一的方式,對患者進行有關糖尿病的知識講解,并將糖尿病健康教育手冊發(fā)放給病人,讓其對糖尿病具有初步上的認識。(2)對患者進行飲食健康教育:對于糖尿病治療而言,飲食健康是其治療的基礎。因此,要對病人講解清楚糖尿病與飲食之間的關系,使其學會飲食控制的方法,并依據(jù)實際情況制定出適合患者的飲食結構,同時,還要耐心知道患者執(zhí)行制定的飲食計劃,特別是要求患者戒煙酒,這樣才能夠持久的控制血糖。 (3)對患者進行運動鍛煉健康教育:糖尿病患者進行有規(guī)律的合理運動,能夠對患者的心肺功能具有改善作用,并且還能夠減輕患者體重,使胰島素的敏感性增強,更有效的控制血糖水平,但是,護理人員應該對患者叮囑,切莫運動過度,或者過度勞累會導致患者的血糖上升,病情得到惡化。(4)對患者進行藥物治療教育:由于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疾病,患者需要長期的服藥進行治療,因此,患者有必要對所服用的藥品有一定的了解,使患者遵從醫(yī)囑正確的服用藥物,如發(fā)生藥物副作用時,患者也知道如何應急處理。
1.3 觀察指標
本次研究將兩組患者的血糖水平(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護理滿意度作為研究對象的觀測指標。[3]護理滿意度是我院結合研究的實際情況自行研制出來的,所制表中護理滿意度有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三種,通過向兩組病人發(fā)放調查問卷,在病人填寫完畢之后,護理人員進行回收并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其護理滿意度計算公式為: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本研究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24.0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計量數(shù)據(jù)應用均值±標準差( X±S)的形式表示,組間空腹血糖以及餐后 2h血糖水平比較采用 t檢驗,組間護理滿意度比較采用x2檢驗,P<0.05表示二者之間存在差異,具有可比性。[4]
2.1 血糖水平變化
在進行護理前,觀測組的空腹血糖水平為(9.6±1.8)mmol/L,對照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為(9.5±1.9) mmol/L,將兩組數(shù)據(jù)相比,計算出t=0.171,P=0.865,故二者之間的差異沒有統(tǒng)計意義。護理之后,觀測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6.1±1.80)mmol/L,而對照組則為(7.5±1.1) mmol/L,兩組進行對比,得出t=4.212,P<0.05,二者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在護理前,觀察組在餐后2h血糖水平為(12.6±2.1) mmol/L,對照組則為(12.8±2.2) mmol/L,兩組進行對比,得出 t=0.294,P=0.770,二者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進行護理之后,觀察組在餐后2h的血糖水平為(7.7±1.5) mmol/L,對照組則為(9.5±1.4) mmol/L,二者對比,t=3.923,P<0.05,因此二者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2 護理滿意度
在觀察組的57例糖尿病患者中,對護理模式感到非常滿意的一共是34人,評價為滿意的為16人,感到不滿意的為7人,計算得出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為91.1%。而在對照組中非常滿意為26人,滿意為15人,感到不滿意的則達到了16人,其護理滿意度經(jīng)過計算為83.3%,因此,在護理滿意度上,觀察組要比對照組高
近年以來,由于我國的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在飲食習慣和營養(yǎng)結構方面,人們已經(jīng)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這也導致肥胖的人數(shù)越來越多,與此同時,我國的糖尿病患者也不斷增多。糖尿病的發(fā)病率僅只低于心血管疾病。雖然糖尿病在采取降糖藥物治療之后,對病情能夠有效減輕,但是,因為糖尿病治療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要想將患者的血糖水平控制在理想狀態(tài),所有這就需要患者具有自身管理能力,因此,加強對糖尿病病人的健康教育宣傳是有其必要意義的。[5]
從上文的數(shù)據(jù)結果表明,觀察組病人的血糖水平遠低于對照組(P<0.05),同時,在護理滿意度方面,觀測組的滿意度也相對較高。綜上所述,在對糖尿病病人進行護理治療時,加強對其進行健康教育,可以使病人血糖得到更好的控制,同時也提高了護理滿意度,使護理的效果也更為理想,因此,可以進行大力推廣。
[1] 張媛.護理干預及健康教育對糖尿病患者影響的臨床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4,(16):27
[2] 姜蘭蘭.老年糖尿病患者心理狀況和護理干預措施分析[J] .醫(yī)學美學美容(中旬刊),2014,(8):295-296.
[3] 陽國華 陽和平.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護理中的效果分析[J] .醫(yī)學信息, 2014,(39):147.
[4] 劉玉敏.糖尿病患者護理干預對控制血糖及并發(fā)癥預防的效果分析[J] . 醫(yī)學信息, 2014,(10) :268.
[5] 王中軍.糖尿病治療中健康教育的臨床實踐效果觀察[J] .糖尿病新世界, 2014,( 19) :72.
R174+.4
A
1672-5018(2016)12-15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