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云博 孫輝 王國勝
河北省鹽山縣人民醫院 河北鹽山 061300
粘連性腸梗阻應用中醫藥治療效果觀察
楊云博 孫輝 王國勝
河北省鹽山縣人民醫院 河北鹽山 061300
目的:探討粘連性腸梗阻應用中醫藥治療效果觀察。方法:將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消化內科治療的78例粘連性腸梗阻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采用西醫常規治療,觀察在此基礎上服用化痰通絡散結方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各項指標。結果:觀察組治療有效率為92.31%,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4.3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排氣時間、住院時間、復發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粘連性腸梗阻應用中醫藥治療效果良好,能促進腸蠕動,緩解臨床癥狀,加速腸梗阻的解除,具有積極的臨床意義。
粘連性腸梗阻;中醫藥治療;效果觀察
粘連性腸梗阻為臨床常見的腸梗阻類型,多見于腹腔術后或盆腔炎癥,導致腸粘連,使得腸內容物不能運行和通過。本病臨床表現為腹痛、腹脹、嘔吐、停止排氣排便,若不及時治療可產生較多并發癥,甚至威脅患者生命[1]。本病臨床多采用內科保守治療,常規的西醫禁食禁水、胃腸減壓等效果不明顯。本研究采用自擬中藥方化痰通絡散結方治療,獲得良好臨床效果,現具體匯報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將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消化內科治療的78例粘連性腸梗阻患者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39例,男18例,女21例,年齡36-74歲,平均年齡(54.3±6.7)歲;對照組39例,男16例,女23例,年齡33-79歲,平均年齡(52.5±7.4)歲;所有患者均符合粘連性腸梗阻診斷標準,經X線或B超檢查確診;其中,低位梗阻46例、高位梗阻32例;完全梗阻28例、不完全梗阻50例;排除伴有腸系膜血管疾病、炎性梗阻、腸道腫瘤者;比較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梗阻類型、部位等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對照組采用常規西醫治療,禁食禁水、胃腸道持續減壓、抗感染、糾正水電解質紊亂及酸堿平衡紊亂等治療,采用益維寧6mg/d,持續微泵注入24h。在此基礎上,觀察組采用化痰通絡散結方,藥用僵蠶15g、全蝎10g、蜈蚣10g、桃仁6g、姜黃6g、大黃10g、陳皮6g,每日1劑,經胃腸減壓管注入,20-40ml/次,3次/d,注完后胃腸減壓管夾閉 1h[2]。連續治療 3-5d,期間若癥狀或影像學檢查結果持續加重,則中轉手術治療。記錄治療期間排氣時間及住院時間,隨訪6個月觀察復發情況。
1.3 療效判定標準 治愈:癥狀及體征完全消失,無腹脹、腹痛,恢復肛門自主排氣,X線檢查腸管積氣、積液消失;好轉:癥狀及體征明顯改善,腹脹、腹痛有所改善,偶有肛門排氣,X線檢查腸管積氣、積液有所減少;無效:癥狀及體征無明顯改善,仍有明顯腹脹、腹痛,無肛門排氣,X線檢查腸管積氣、積液無改善[3]。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 t檢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以P<0.05表示。
2.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見表 1。觀察組治療有效率為92.31%,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4.3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n%)
2.2 兩組患者各項指標比較,見表2。觀察組排氣時間、住院時間、復發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2 兩組患者各項指標比較(n%,±s)

表2 兩組患者各項指標比較(n%,±s)
注:*與對照組相比,P<0.05。
排氣時間(h) 住院時間(d) 復發率觀察組 39 21.4±2.3 5.4±1.1 2(5.13)*對照組 39 42.5±3.2 7.3±2.3 7(17.95)
粘連性腸梗阻病情易反復發作,若手術治療則可能產生更廣泛的粘連,反而加重病情。因此,臨床對本病的治療倡導以保守治療為主。傳統的胃腸減壓導管不易達到低位小腸,故治療效果有限。中醫認為,本病屬“關格”、“腸結”等范疇,多由于瘀血內停、外邪入侵,使得腸腑氣機阻滯,腑氣郁結,不通則痛而發。治療的關鍵在于活血化瘀,行氣通腑。本研究采用自擬化痰通絡散結方,方中僵蠶祛風解痙、化痰散結、清熱解毒為君;全蝎、蜈蚣活血化瘀、通絡止痛、攻毒散結為臣;桃仁、姜黃、大黃活血化瘀、破血行氣、瀉熱通腸、通經止痛共為佐藥;陳皮為使,理氣和中。全方以通腑瀉實為主,恢復腸道腑氣通暢,解除血液瘀滯。現代藥理研究表明,本方能夠改善腸道蠕動功能,調節腸道菌群紊亂,發揮抗菌消炎作用,促進炎癥及病理產物的消除,恢復正常腸道功能[4]。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有效率為92.31%,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4.3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排氣時間、住院時間、復發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充分說明在西醫治療的基礎上輔助中醫治療能夠協同增效,彌補單一西醫治療的不足,促進療效的發揮,提高質量的安全性及舒適性。
綜上所述,粘連性腸梗阻應用中醫藥治療效果確切,有效減少中轉手術率及復發率,提高臨床療效,值得推廣使用。
[1]羅榮輝.應用中西醫結合保守療法治療粘連性腸梗阻的臨床效果觀察[J].當代醫藥論叢,2015,13(7):54-55
[2]王新軍,劉斯文,李衛東.經鼻型腸梗阻導管聯合防粘連湯治療粘連性腸梗阻的效果觀察[J].河北醫藥,2014,36(11):1652-1654
[3]趙刻鈺.用復方大承氣湯治療粘連性腸梗阻的效果觀察[J].當代醫藥論叢,2015,13(5):23-24
[4]周丹,唐廷勇,莫春林等.生長抑素聯合四磨湯治療粘連性腸梗阻的臨床研究[J].中國臨床醫生雜志,2015,43(1):42-43
R856.2
A
1672-5018(2016)12-1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