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壯壯
摘要:隨著設計和生產技術水平的日益提高,以及為了滿足用戶逐日擴大的多媒體和游戲娛樂體驗需求,智能手機的設計已經并且在繼續顛覆人們以往對手機的認識。在十幾二十年前,人們希望手機變得更小而不是沉重的大哥大,在功能機時代這個愿景已經實現,手機變得足夠小巧別致易帶耐用。
在用戶體驗時代下,既然大屏幕智能手機已然成為必然趨勢,通過單手操作模式來解決體驗問題變得亟待和更加重要。進一步講,這種人機關系也蘊含和體驗了一個關于人類與科技的永恒話題一一人類發明科技以服務人類還是科技控制人類。
關鍵詞::單手操作;便攜式智能移動終端;交互設計;界面設計
引言
隨著智能手機技術日趨成熟,2013年成為大屏幕手機的爆發年,手機屏幕尺寸有增無減,隨之也出現了諸如操作不易、攜帶不便等問題單手操作界面設計作為一個新問題也是新契機,國內外眾手機生產商、平臺方都在借機研發單手操作模式以提高用戶體驗增強市場競爭力目前相關的單手操作界面形式各異,風格不一,效果迥異,各有千秋,隨后蘋果iPhone和三星Note系列手機的單手操作界面也相繼出現單手操作界面作為競爭軟實力,體現了一個公司或平臺開發方的設計思維與能力,包含了對于用戶的細致關懷作為產品新的競爭立足點以及新形勢下重新審度人機關系的出發點,對單手操作界面進行系統研究尤為重要單手操作界面設計涉及什么相關內容?從哪方面開始研究?
一、單手持機操作界面設計由來
在語言和文字出現之前,古人通過叫聲和巖壁或地面上的圖畫來傳達信息,這種信息是不具備攜帶性的。人類文明發展到文字出現之后,將文字書刻寫在動物皮骨或竹簡上使信息的攜帶成為可能,雖然比較笨重麻煩。直到近代第二次工業革命將人類送入信息時代,光纖、無線電波等傳輸媒介的發現讓信息傳遞速度和便利程度達到空前的高度,也為人類不斷尋求簡單快捷通信方式的歷程畫上階段性的句號。
二、大“屏”所趨
美國IT行業分析師Alex Brredo 在科技網站Medium上發表文章,通過詳細的數據分析為我們深度解讀了智能手機屏幕尺寸變化的歷史過程與現狀以及未來趨勢。手機的平均屏幕尺寸從3英寸擴大到4英寸歷經了5年時間,然而從4英寸擴大到目前的5英寸只用了短短兩年時間。
作為當今市場用戶占有量最多的兩家手機生產品牌的蘋果和三星,它們的產品特征和發展趨向也從局部氣候影響和反映著整個產業的發展走向。
(一)三星手機屏幕尺寸變化
從2009年發布第一款安卓系統手機后,三星智能手機的屏幕尺寸開始大小與日俱增。與蘋果公司用戶體驗為主導的設計理念點不同,三星的產品定位更加聚焦于市場對影音、娛樂和多媒體功能的需求,借助安卓這一開放平臺,傷心很快修到了智能手機未來無論是在辦公還是娛樂領域的巨大潛力。剛下山新主流機型的平均屏幕在5英寸左右,大屏幕的處空點面積更大、準確率更高了,提高了辦公效率。大致穿屏幕使手機想平板電腦方向演變,卻忘記了手機的基本特性,影響的多數常規狀態下的應用興和便攜型。
兩大主流品牌產品的發展方向和趨勢一定程度上從微觀反映出宏觀上的發展勢頭和需求,大屏幕手機時代已經到來。
三、大勢所“逼”
當代一代三星Note系列手機上市的時候,很多人還覺得如此大的機器,讓人無法接受,結果短短幾年,重3.5英寸、4.0英寸、4.7英寸、5.0英寸, 6.0英寸直至7.0英寸,手機屏幕的尺寸只有更大,沒有最大。甚至連一直堅持采用更易操作的小屏幕的蘋果也按耐不住,推出了4.7英寸和5.5英寸兩個版本的全新iPhone ,這也將大屏幕手機的競爭形勢推向激烈化。
凡事都是雙刃劍,對于使用者來說大屏幕手機既有優勢也存在一定的劣勢和不足。
(一)不方便攜帶
手機作為一個生活必備的隨身物品,易攜帶非常重要。然而事實表明5.5英寸屏幕的手機長度跟褲兜深度接近,甚至長于褲兜深度導致手機外露。更加不變的是由于手機過大在坐姿的情況下手機可能卡住身體對身體造成傷害,且不易取出手機。
(二)不易于單手操作
實際使用感受發現,在一些需要單手持機操作的特定環境中,大屏幕手機較大的機身設計使得用戶體驗效果欠佳。
用戶體驗調研及界面研究公司UXmatters一項關于用戶如何持握手機的報告中稱:49% 的用戶單手握持手機,15%的用戶雙手持握, 且有36%的用戶采用“抱拳”的形式(雙手握持手機的同時,只用一只手觸摸屏幕)握持。從調研結果中可以看出,近一半比例的用戶習慣于單手持握手機操作。握持手機的舒適程度會對用戶造成非常大的影響,手機的尺寸需要滿足用戶單手握持且能正常進行上述各種操作的條件。然而不可阻逆的客觀事實是手機屏幕越來越大的趨勢,單手持握操作愈來愈困難。
四、三星Galaxy Note3單手操作界面分析
三星Galaxy Note系列手機市場定位以商務辦公為主,屏幕尺寸普遍在5英寸以上,在充分滿足了辦公和娛樂的使用需求的同時,單手使用方面的劣勢也更加明顯。以三星Galaxy Note3為例,屏幕物理尺寸達到了5.7英寸,手機上端存在很大面積操作死角,甚至對于手掌較小的用戶來說屏幕橫向操作也存在困難。 除輸入鍵盤等局部控件可以縮小移動外,Galaxy Note3定制系統同樣支持對全局屏幕進行縮小移動。
五、結語
輸入鍵盤和解鎖界面局部縮小重新布局的設計體現了三星單手操作界面設計對于用戶體驗的周到考慮和入微關懷。相比之下,屏幕內容全局縮小的設計顯得應付差事,似乎僅僅是在實現功能而投有考慮用戶的使用感受和實際效果。縮小整個屏幕內容的方法解決了操作死角的問題也帶來了新的問題,導致界面中的文字一同縮小,雖然不會長時間保持縮小狀態,但是仍然會影響文字的閱讀性。與文字一樣,界面內按鈕等控件的點擊面積也會縮小,降低了按鈕的點擊命中率反而提高了點擊失誤和錯按的幾率;其次視覺上.將屏幕縮小至屏幕右下角會在界面左側和上端留出L形的裁切區域,導致屏幕空間被浪費,在視覺上也會顯得十分瑣碎凌亂和不完整,毫無美感甚至對用戶產生誤導作用。
【參考文獻】
[1]加瑞特著·范曉燕譯.用戶體驗要素:以用戶為中心的產品設計[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1
[2]馬西斯著.王軍鋒,楊蕾,曽小進譯.親愛的界面:讓用戶樂于使用、愛不釋手[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2
[3]Jeff Johnson著.張一寧譯.認知與設計:理解UI設計準則J].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1
[4]百度百科,交互設計
[5]科林·威爾著.信息可視化[M].考夫曼摩根出版社(Morgan Kaufman Press).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