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婷
摘要: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是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形式。是普及心理健康知識,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意識,培養大學生樂觀積極的心態,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手段和措施。但是,在實施過程中也存在著很多問題,如:活動覆蓋面窄、參與度小;缺乏活動評估體系、活動質量不高;活動缺乏有效指導等。針對這些問題,可以通過完善機制,加強活動獎勵和經費支持;依托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力量,重點下移;建立有效的活動評估體系;充分利用學生社團的力量等方法和途徑,進一步提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以滿足更廣大學生的心理健康需求。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問題;實施途徑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是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形式,是普及心理健康知識,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意識,培養大學生樂觀積極的心態,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手段和措施。且有研究表明,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是提高大學生心理資本的有效方法。[1]很多高校每年都會開展各種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雖然也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是,在實施的過程中也存在著很多問題,缺乏針對性和操作性。目前,國內關于大學生心理健康活動方面的研究很少,對于心理健康活動的開展和評估缺乏有效的指導標準。本文就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實施過程中存在問題,以及有效實施途徑進行探討,以增強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實效性。
一、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實施中存在的問題
(一)活動覆蓋面窄、參與度小
心理健康活動的開展致力于使大多數的學生受益,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關注心理健康的隊伍中來。但是,一些高校在開展活動的過程中因為宣傳力度不夠,或者活動設計的原因,只能在小范圍的團體中開展,參與的學生很少,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在心理健康宣傳月期間開展的一些活動,幾萬人的學校可能只會有幾百人受益,除了組織不力的原因,可能和實施的方式方法也有很大的關系,沒有調動起全校的力量來開展活動,而只憑心理中心個別教師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
(二)缺乏活動評估體系、活動質量不高
一個“誤入歧途”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不僅不能給學生帶去正面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可能在學生中間產生壞的影響,反而影響到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正常開展。[2]所以,活動的有效性是活動開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雖然都在轟轟烈烈的開展,但是活動是否有效果卻沒有評估的標準,有些活動甚至和心理健康并沒有直接關系,純粹的設計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而且,枯燥,缺乏趣味性,不能深入學生內心,很難與學生產生心靈上的共鳴,不僅沒有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可能還會使學生對心理健康產生誤解,給學生帶來不良的影響。
(三)活動缺乏有效指導
高校中目前都面臨著心理健康師資缺乏的問題,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學生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設標準(試行)》中明確規定,高校應按學生數的一定比例配備專職從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師,但是很多高校的專職心理健康教師都配備不足,即使聘任一些兼職心理教師進行相關工作,但是兼職心理教師的職業素養也令人堪憂,很多老師都沒有接受過系統的心理學方面的培訓,在指導學生的過程中,也不能從專業的角度提出建設性的意見,致使有些活動開展的科學性不強,不能貼近學生的生活,不能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
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有效實施途徑
(一)完善機制,加強活動獎勵和經費支持
當前,許多高校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相關的體制機制不健全,沒有營造出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氛圍,所以,要想廣泛的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是比較困難的。鑒于此種情況,要求學校領導要重視,要制定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制度,定時開展相關活動,并且學校還要給予足夠的經費支持,且要給在心理健康活動中表現突出的學生提供精神和物質的獎勵,提高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重點下移,依托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力量
很多高校都建立了三級、四級、或者五級心理健康教育體系,有學校層面、學院層面、以及班級、宿舍層面,這在心理危機的預防與干預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很多學校在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時,卻沒有很好的利用各個體系的資源。在開展活動的過程中,可以將重點下移,放在學院、班級 和宿舍,如:可以把活動任務下發給各個院系,給予各個院系一定的經費支持,讓各個院系根據各自的特色設計并開展相關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保證在規定的時間內,每個班級都有心理健康活動的開展,使活動受益到每一個學生。當然在開展的過程中要注重對心理健康教育骨干的培訓,如輔導員、心理委員的心理健康教育技能的培訓,以保證活動設計的專業性和科學性。
(三)建立有效的活動評估體系
要想對心理健康教育活動進行有效的評估,需要建立健全合理的評估機制。首先,要對策劃進行合理的評估,要確定活動是否可行,預期目標是否良好,是否具有創新價值等。其次,要對活動的過程和效果進行評估,可以利用心理測量量表,也可以自行設計調查問卷、測評表對活動的目的是否達到,活動的效果是否良好進行調查,評估活動的有效性。另外還需要評估整個活動的總結、反思及反饋,從活動的總結和反思中也能反映出整個活動的面貌,活動對學生的吸引力,學生參與活動的狀況,以及活動需要修改和完善的地方,對以后活動的開展積累經驗,具有重要的意義。
(四)充分利用學生社團的力量
學生心理社團是重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力量。大學生參與社團活動,既得到了生活鍛煉,如學習人際溝通、 組織策劃等,又能獲得心理歸屬感和安全感,提高自身心理健康的水平。[3]在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過程中要充分發掘學生社團的潛力,利用學生社團的力量在大學生中廣泛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在一些高校中,由于學生心理社團的管理權責不明,沒有得到很好的指導,開展的活動專業性不強,質量較差,難以吸引大學生的興趣。所以,要想利用社團力量更好的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必須要明確學生心理社團的管理權責,最好由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直接管理和指導,對社團成員進行培養,定期培訓。要加強社團的特色項目培育,打造社團特色活動,讓社團更好的服務于學生。
總而言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開展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有著深遠的影響,對提高大學生的心理素質有著重要的作用,但還需要進一步探索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有效實施途徑,提高活動的示范性和操作性,要充分利用各種有效力量,提高活動的質量和效果。
【參考文獻】
[1]郭潔.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提高大學生積極心理資本的實驗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4.
[2]伍宇翔.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評估方式初探[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3(07):45-46.
[3]張智昱.高校學生社團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J].社會科學家,2010(11):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