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紅梅

【摘要】 目的 研究比較常用乳腺影像診斷方法的診斷準確性。方法 200例乳腺疾病患者為研究對象(確診為乳腺癌101例, 乳腺良性病變99例), 所選患者均進行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鉬靶檢查以及近紅外線檢查, 觀察分析3種影像診斷方法的準確率情況。結果 多普勒超聲檢查、鉬靶檢查以及近紅外線檢查對乳腺癌的診斷準確率分別為87.1%、90.1%、74.3%, 多普勒超聲檢查、鉬靶檢查的準確率顯著優(yōu)于近紅外線檢查(P<0.05);炎性病變和導管瘤患者的診斷準確率多普勒超聲檢查、鉬靶檢查顯著優(yōu)于近紅外線檢查,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常用乳腺影像診斷方法中多普勒超聲檢查、鉬靶檢查的診斷準確率較高, 具有臨床推廣的應用價值。
【關鍵詞】 乳腺影像診斷方法;多普勒超聲檢查;鉬靶檢查;近紅外線檢查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9.005
Comparative research of common breast imaging diagnostic approaches CHEN Hong-mei. Department of Radiology, Henan Shangqiu City First Peoples Hospital, Shangqiu 4761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search accuracy in diagnosis by common breast imaging diagnostic approaches. Methods A total of 200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as study subjects (101 diagnosed cases with breast cancer and 99 cases with benign breast lesion) received color Doppler ultrasonography, molybdenum target examination and near infrared ray inspection. Accuracy of these 3 approaches were observed and analyzed. Results Accuracy by Doppler ultrasonography, molybdenum target examination and near infrared ray inspection in diagnosis of breast cancer were respectively 87.1%, 90.1% and 74.3%. Doppler ultrasonography and molybdenum target examination showed obviously better accuracy than near infrared ray inspection (P<0.05). In diagnosis of patients with inflammatory lesion and duct tumor, Doppler ultrasonography and molybdenum target examination also showed better accuracy than near infrared ray inspection, and their differences all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Among common breast imaging diagnostic approaches, Doppler ultrasonography and molybdenum target examination provdie higher accuracy, and they contain application value for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 Breast imaging diagnostic approach; Doppler ultrasonography; Molybdenum target examination; Near infrared ray inspection
隨著我國的醫(yī)療科技水平和醫(yī)學理論的進一步發(fā)展, 乳腺疾病的臨床診斷準確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乳腺疾病的金標準為術后病理診斷結果, 術前診斷能夠為進一步治療提供有效依據(jù), 根據(jù)有關資料, 乳腺影像診斷是早期發(fā)現(xiàn)和進行乳腺包塊鑒別診斷的主要措施, 臨床上常用的乳腺影像學診斷方法[1]包括X線鉬靶照相檢查、B超檢查等超聲檢查、近紅外線檢查, 作為早期發(fā)現(xiàn)乳腺包塊和乳腺癌的有效診治手段, 對改善患者的治療預后和生活質(zhì)量具有重要的意義[2]。本研究選擇在本院進行治療的200例乳腺疾病患者為研究對象, 研究比較常用乳腺影像診斷方法的診斷準確性, 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研究選擇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本院進行治療的200例乳腺疾病患者為研究對象, 所選患者均經(jīng)過病理確診乳腺癌患者101例, 乳腺良性疾病99例(包括乳腺增生30例, 炎性病變29例, 導管瘤20例, 纖維腺瘤20例), 患者年齡22~75歲, 平均年齡42.9歲, 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 2 排除標準 ①患者合并出現(xiàn)心腦血管嚴重合并癥;②患者合并出現(xiàn)肝腎系統(tǒng)的嚴重合并癥;③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④患者年齡>75歲或存在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以及存在意識障礙者。
1. 3 方法 患者均進行多普勒超聲檢查、鉬靶檢查以及近紅外線檢查, 采用的檢查儀器分別為高頻探頭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美國Acuson Sequoin公司), 乳腺鉬靶機(美國BENNETT Contourpius公司)以及電腦近紅外線診斷儀(中國恒大公司), 檢查均由臨床經(jīng)驗豐富的外科醫(yī)師進行操作, 近紅外線檢查需要結合患者的病史和查體進行診斷[3]。
1. 4 觀察指標 觀察分析3種常用乳腺影像診斷方法的靈敏度和特異度情況, 計算分析多普勒超聲檢查、鉬靶檢查以及近紅外線檢查的診斷準確率情況。
1. 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研究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多普勒超聲檢查、鉬靶檢查以及近紅外線檢查對乳腺癌的診斷準確率情況 多普勒超聲檢查、鉬靶檢查以及近紅外線檢查對乳腺癌的診斷準確率分別為87.1%、90.1%、74.3%, 多普勒超聲檢查、鉬靶檢查的準確率顯著優(yōu)于近紅外線檢查(P<0.05), 多普勒超聲檢查、鉬靶檢查的準確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多普勒超聲檢查、鉬靶檢查以及近紅外線檢查對乳腺良性疾病的診斷情況 乳腺良性疾病的診斷方面, 多普勒超聲檢查和鉬靶檢查以及近紅外線檢查在乳腺增生和纖維腺瘤的診斷準確率方面,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多普勒超聲檢查、鉬靶檢查炎性病變和導管瘤患者的診斷準確率顯著優(yōu)于近紅外線檢查,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多普勒超聲檢查、鉬靶檢查炎性病變和導管瘤患者的診斷準確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臨床疾病診斷工作對進一步的治療具有重要的意義, 乳腺疾病的金標準為術后的病理檢查, 術前影像學檢查能夠為進一步治療提供有效的參考依據(jù), 乳腺疾病的影像學檢查方法較多, 本研究就其中常用的3種檢查手段準確度情況進行研究分析。
傳統(tǒng)的乳腺疾病檢查如乳房X照相中利用B超技術進行輔助診斷, 其目的在于區(qū)別乳腺包塊的形態(tài)改變, 隨著我國的醫(yī)療科技水平和醫(yī)學理論的發(fā)展, 超聲技術得到了進一步的發(fā)展, 由于超聲診斷具有無損傷、簡單便捷等優(yōu)勢而逐漸被臨床醫(yī)學所廣泛使用, 相對于普通的B超來說, 多普勒超聲檢查的病變圖像分辨率和清晰度等均得到明顯的改善, 多普勒超聲檢查[4]是臨床上進行乳腺疾病檢查的重要輔助診斷措施, 能夠清晰的反映乳腺腫物的滋養(yǎng)血管, 尤其是對動脈血管的反映反面, 其區(qū)分乳腺包塊形態(tài)改變的準確率以及無損傷性等顯著優(yōu)勢得到大量臨床實踐的廣泛證實, 近年來, 彩色多普勒超聲的使用范圍越來越廣泛[5], 在對病變圖像的分辨基礎上, 能夠良好的反映乳腺腫物的動脈血供等情況。
鉬靶[6]檢查, 具有無創(chuàng)性、操作簡單等優(yōu)勢, 是目前乳腺疾病的常規(guī)檢查手段, 針對大乳房和脂肪性乳房的診斷準確率可高達95%。
近紅外線檢查是利用乳腺光透射掃描儀器進行的, 具有價格低、操作簡單等優(yōu)勢[7], 近紅外線檢查與紅外線和遠紅外線的成像原理不同, 它是利用人體的血紅蛋白對近紅外線的吸收特性進行成像, 由此反映乳腺腫物的血管走形和輪廓, 近紅外線檢查對檢查醫(yī)師的專業(yè)知識和臨床經(jīng)驗要求很高, 且需要配合進行查體檢查來保障診斷的準確性。
本研究選擇200例乳腺疾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包括乳腺癌患者101例, 乳腺良性疾病99例(乳腺增生30例, 炎性病變29例, 導管瘤20例, 纖維腺瘤20例), 患者均進行多普勒超聲檢查、鉬靶檢查以及近紅外線檢查, 由臨床經(jīng)驗豐富的醫(yī)師結合患者的病史和查體結果進行結果判定, 根據(jù)研究結果, 多普勒超聲檢查、鉬靶檢查以及近紅外線檢查對乳腺癌的診斷準確率分別為87.1%、90.1%、74.3%, 多普勒超聲檢查、鉬靶檢查的準確率顯著優(yōu)于近紅外線檢查(P<0.05), 乳腺良性疾病的診斷方面, 多普勒超聲檢查和鉬靶檢查以及近紅外線檢查在乳腺增生和纖維腺瘤的診斷準確率方面,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炎性病變和導管瘤患者診斷準確率多普勒超聲檢查、鉬靶檢查顯著優(yōu)于近紅外線檢查,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炎性病變和導管瘤患者的診斷準確率方面, 多普勒超聲檢查、鉬靶檢查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結果表明采用多普勒超聲檢查、鉬靶檢查對乳腺疾病的準確率方面無顯著差異, 另一方面, 多普勒超聲檢查、鉬靶檢查的準確率優(yōu)于近紅外線檢查。
綜上所述, 常用乳腺影像診斷方法中多普勒超聲檢查、鉬靶檢查的診斷準確率較高, 具有臨床推廣的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張峰, 羅立民, 鮑旭東.常用影像方法在乳腺癌輔助診斷中的性能對比.中國生物醫(yī)學工程學報, 2012, 31(2):276-284.
[2] 佟云.探討乳腺腫塊超聲影像特征及臨床診斷評價.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 2015, 6(4):63-64.
[3] 顧雅佳.乳腺影像診斷:現(xiàn)狀與進展.中華乳腺病雜志, 2012, 6(5):479-483.
[4] 周純武, 張仁知. 乳腺影像學的現(xiàn)狀與使命. 磁共振成像, 2014(4):241-245.
[5] 周純武, 趙莉蕓, 李靜. 磁共振成像在乳腺疾病的應用及進展. 磁共振成像, 2014(S1):56-61.
[6] 吳佳毅, 陳偉國, 梅章懿, 等.乳腺觸覺成像診斷乳腺疾病臨床價值研究.中國實用外科雜志, 2012, 32(5):390-394.
[7] 張學濱, 尚燕寧, 馬國林, 等.全數(shù)字化乳腺攝影對乳腺疾病的診斷價值.醫(yī)學影像學雜志, 2012, 22(11):1840-1843.
[收稿日期:2015-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