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立莉

【摘要】 目的 探討α-L-巖藻糖苷酶(AFU)、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和β2-微球蛋白(β2-MG)檢測對高血壓早期腎損傷的診斷價值。方法 160例原發性高血壓患者作為實驗組, 根據血壓測試結果將高血壓患者分為Ⅰ組[血壓140~159/90~99 mm Hg(1 mm Hg=0.133 kPa), 72例], Ⅱ組(血壓≥160/100 mm Hg, 84例);根據病程將高血壓患者分為A組(<10年, 43例), B組(10~20年, 70例), C組(>20年, 47例);根據尿常規檢查將高血壓患者分為無蛋白尿組(60例)和有蛋白尿組(96例)。本院同期健康體檢人群160例作為對照組, 測定各組研究對象尿液中AFU、NAG、β2-MG及血清中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含量并進行比較, 分析各組人群中AFU、NAG、β2-MG 、BUN、Cr異常檢出率。結果 實驗組各亞組患者AFU、 NAG和β2-MG含量均高于對照組(P<0.05), BUN、Cr各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AFU、NAG和β2-MG在160例高血壓患者中單項異常檢出率分別為70.00%、65.63%、66.88%;三項指標聯合異常檢出率為95.63%, 明顯高于各單項檢出陽性率(P<0.05)。結論 AFU、NAG及β2-MG是早期腎損傷的標志物, 三者聯合檢測可提高高血壓腎臟早期病變的靈敏度。
【關鍵詞】 α-L-巖藻糖苷酶;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β2-微球蛋白;早期腎損傷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9.036
近年來, 高血壓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 而由此引起的高血壓腎病也日漸增多。臨床上患者一旦出現腎受損癥狀, 腎功能往往已經不可逆轉, 給患者造成了巨大的痛苦和嚴重的經濟負擔。長期以來, 臨床上對腎功能的判斷主要依賴于BUN、Cr和尿蛋白測定, 但這些指標敏感性低, 在腎臟早期損傷時變化不大。為了尋找腎病損傷早期的敏感標志物, 作者對160例高血壓患者及160例健康人尿液中AFU、NAG、β2-MG及血清中BUN、Cr含量進行了測定,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1~12月本院門診及住院原發性高血壓患者160例作為實驗組, 診斷標準按照WHO/ISH制定的標準判定[1]。其中男98例, 平均年齡59.2歲;女62例, 平均年齡60.1歲。本院同期健康體檢人群160例作為對照組, 男94例, 平均年齡60.2歲;女66例, 平均年齡59.8歲。血壓符合WHO/ISH診斷標準(SBP<120 mm Hg, DBP<80 mm Hg,
1 mm Hg=0.133 kPa), 既往無腎臟病史、高血壓病史、糖尿病史、接觸有害物質等。兩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根據血壓測試結果將高血壓患者分為Ⅰ組(血壓140~159/90~99 mm Hg, 74例), Ⅱ組(血壓≥160/100 mm Hg, 86例);根據病程將高血壓患者分為A組(<10年, 43例), B組(10~20年, 70例), C組(>20年, 47例), 根據尿常規檢查將高血壓患者分為無蛋白尿組(62例)和有蛋白尿組(98例)。
1. 2 方法
1. 2. 1 標本采集 所有觀察對象留取清晨中段尿及時作尿常規、AFU、 NAG、β2-MG測定, 同時抽取空腹靜脈血3 ml, 測定其血清中BUN、Cr含量。
1. 2. 2 檢測儀器及方法 尿常規檢測采用長春迪瑞尿液分析儀及配套試劑, AFU、β2-MG、 NAG、BUN、Cr試劑由北京九強生物公司提供, 各個項目嚴格按照說明書要求在OlympusAU64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上進行測試。
1. 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0.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 多組間比較采用F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實驗組各亞組和對照組AFU、NAG、β2-MG、BUN、Cr測定結果 Ⅰ、Ⅱ組患者AFU、NAG、β2-MG含量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或P<0.01), 且Ⅱ組有升高趨勢;無蛋白尿組、有蛋白尿組AFU、NAG、β2-MG含量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或P<0.01), 且有蛋白尿組患者有升高趨勢, 實驗組各亞組BUN、 Cr與對照組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不同病程高血壓患者和對照組AFU、NAG、β2-MG、BUN、Cr測定結果 AFU、NAG、β2-MG含量四組間比較,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或P<0.05), 其濃度隨高血壓病程增加而增加;BUN、 Cr各組間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 3 高血壓患者各組AFU、NAG、β2-MG、BUN、Cr水平異常檢出率比較 以AFU>4.50 U/L、NAG>12.5 U/L、β2-MG>0.3 mg/L、BUN>8.1 mmol/L、Cr>93 μmmol/L(酶法)為標準, 分析高血壓患者各組AFU、β2-MG、 NAG、BUN、Cr水平異常檢出率, Ⅱ組AFU、NAG、β2-MG異常檢出率高于Ⅰ組, 有蛋白尿組AFU、NAG、β2-MG異常檢出率高于無蛋白尿組, C組AFU、NAG、β2-MG異常檢出率高于A、B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BUN、 Cr異常檢出率各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 4 AFU、NAG 、β2-MG三項指標在高血壓患者中的異常檢出率 AFU、NAG 、β2-MG三項指標單項異常檢出率在160例高血壓患者中分別為70.00%(112/160)、65.63%(105/160)、66.88%(107/160);三項指標聯合檢測在160例高血壓患者中異常檢出率為95.63%(153/160);明顯高于各單項檢出陽性率,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高血壓腎病是高血壓病的嚴重并發癥之一, 臨床上一旦發現尿蛋白、BUN 、Cr升高, 往往提示腎臟病變已經到了中晚期, 腎功能呈現不可逆改變, 給患者造成巨大的痛苦。
AFU是一種溶酶體酸性水解酶, 原來主要用于肝癌的診斷, 但近年來研究發現, 腎臟損傷患者尿液的AFU含量明顯升高[2, 3]。本文研究顯示, 在160例高血壓患者中, AFU檢出陽性率70.00%, 且隨血壓升高而升高, 隨高血壓病程延長而增加, 分析原因, 在長期高血壓作用下, 腎小管發生結構功能損傷, 導致腎小管肥大、腎小管細胞調亡、基底膜肥厚、腎小管萎縮和不同程度的纖維化, 從而導致尿液中AFU含量升高[4, 5]。
NAG是一種溶酶體內的酸性水解酶, 高血壓發生時, 可因腎臟血流速度的改變引起腎小管缺血、缺氧, 溶酶體膜通透性增加, 從而釋放入尿液中的NAG含量增加, 同時, 腎小球濾過的蛋白質被近曲小管重吸收時, 促進了溶酶體的釋放作用, 引起尿液中的NAG含量進一步升高[6, 7]。
β2-MG是由肝臟合成的小分子蛋白質, 當高血壓發生時, 由于Na+/Li+反轉活性升高, 引起腎臟血流自身調節紊亂, 導致濾過膜電荷下降, 腎小管功能受損[8, 9]。當近曲小管有輕微損傷時, 對β2-MG的重吸收下降, 從而引起尿液中β2-MG含量升高。
本項資料表明, AFU、NAG和β2-MG水平在高血壓患者的不同時期、不同尿蛋白含量以及不同病程的情況下均與對照組有顯著性差異, 說明這幾項指標在高血壓腎病的早期損傷中有較大的應用價值, 可以為臨床提供有效的診斷信息。但是僅靠一項指標的檢測難免會漏診, 數據顯示, 這三項指標單項檢出率在所有180例高血壓患者中異常率70.00%、65.63%、66.88%, 尤其是在高血壓Ⅰ期、無蛋白尿及病程<10年的患者中檢出率在55%左右, 而三項指標聯合檢測在所有高血壓患者中陽性率可達95.63%, 說明AFU、NAG和β2-MG的聯合檢測更有利于高血壓腎病的早期診斷。因此, 作者建議:對于高血壓患者, 應從診斷之日起, 定期進行采樣方便、無創傷性、操作簡便的尿液AFU、NAG和β2-MG的聯合檢測, 以便早期發現腎臟功能的改變, 盡早治療, 提高高血壓腎病的治愈率。
參考文獻
[1] Mohammadi-Karakani A, Asgharzadeh-Haghighi S, Ghazi-Khansari M, et al. Determination of urinary enzymes as a marker of early renal damage in diabeticPatients. J Clin Lab Anal, 2007, 21(6):413-417.
[2] 常連剛.尿α-L-巖藻糖苷酶活性測定對腎小管損傷的臨床意義.檢驗醫學與臨床, 2006, 17(4):52-54.
[3] 常連剛.尿α-L-巖藻糖苷酶對原發性高血壓早期腎損害的的診斷價值.現代預防醫學, 2014, 14(5):924-926.
[4] 常連剛, 王蕾.尿α-L-巖藻糖苷酶對糖尿病早期腎損害的診斷價值.檢驗醫學, 2012, 27(6):495-499.
[5] 呂春艷, 齊錚琴, 韓俊嶺, 等. NAG、α1-MG、β2-MG測定對亞臨床肝腎綜合征的診斷意義. 南京醫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1, 31(2):238-240.
[6] 婁力華.血Cys-C、尿NAG、尿mALB對檢測2型糖尿病早期腎功能損害的價值.現代醫藥衛生, 2008, 24(8):1170-1171.
[7] 李煒煊, 周麗清.血清CystatinC及尿GAL、NAG檢測在腎臟病中應用.國際醫藥衛生導報, 2004, 10(16):30-31.
[8] 趙紅娟, 劉紅, 姬佳妮, 等. 尿mAlb、NAG、β2-MG、α1-MG檢測對腎臟疾病的臨床意義. 西部醫學, 2011, 23(2): 234-235.
[9] 張學艷.尿β2-微球蛋白檢測在原發性高血壓患者中的應用價值.中國誤診學雜志, 2009, 9(16):3859-3860.
[收稿日期:2015-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