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遠東 藍進


【摘要】 目的 探討綜合干預對青年人高血壓病的治療作用及對預后影響。方法 216例高血壓病患者, 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干預組(102例)與對照組(114例)。觀察患者的體征及臨床病癥, 并將治療方案以及護理詳情記錄在冊, 干預組給予綜合干預, 比較兩組治療效果。結果 干預組顯效60例, 有效31例, 無效11例, 總有效率為89.22%;對照組顯效29例, 有效42例, 無效43例, 總有效率為62.28%,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青年人高血壓病綜合干預療效肯定, 應加強和推廣。
【關鍵詞】 青年人;高血壓;綜合干預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9.022
Influence by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on curative effect and prognosis of adolescent hypertension ZHOU Yuan-dong, LAN Jin. Department of Intensive Medicine, Guangdong Foshan City Nanhai District Seventh Peoples Hospital, Foshan 528247,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influence by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on curative effect and prognosis of adolescent hypertension. Methods A total of 216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were divided by random number table into intervention group (102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114 cases). Their vital signs and clinical symptoms were observed, and their therapy measures and nursing were recorded. The intervention group received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and comparison was made on curative effec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re were 60 excellent cases, 31 effective cases and 11 ineffective cases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ith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as 89.22%. The control group contained 29 excellent cases, 42 effective cases and 43 ineffective cases, with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as 62.28%. Their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shows positive effect for adolescent hypertension, and it is worth enhancing and applying.
【Key words】 Adolescent; Hypertension;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高血壓是心腦血管疾病發病、致殘和死亡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1], 是由外界環境與遺傳因素互相作用所致, 外界環境約占60%, 生活、工作以及學習的環境均是高血壓患者的外界致病因素;而內部客觀因素則為遺傳因素, 約占40%[2]。本次研究通過對216例青年高血壓患者進行實驗研究, 通過生活行為的干預措施后, 進行隨訪觀察,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將2012年事業機關、企業查體建立健康檔案時確診<45歲的216例高血壓病患者為研究對象, 所有患者經診斷均符合世界衛生組織(1993年)制定的關于高血壓的相關診斷標準。其中男146例, 女70例。排除標準:①存在繼發性高血壓的患者;②具有嚴重的心肝腎功能障礙的患者;③具有精神障礙類疾病的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干預組(102例)與對照組(114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觀察方法 建立研究檔案, 詳細記錄患者的性別、年齡、性別等基本信息, 觀察患者的體征及臨床病癥, 并將治療方案以及護理詳情記錄在冊, 兩組分別于研究開始和3年后進行測評。所有工作均由經過統一培訓的健康查體科醫師完成。
1. 3 干預內容
1. 3. 1 飲食干預 干預組首先禁煙酒, 嚴格限制食鹽的攝入量, <6 g/d, 并以低糖、低脂肪、高維生素飲食為主。
1. 3. 2 運動干預措施 將吳悅陶等[3]運動處方運用于干預組中, 依照運動單位表每天可完成其中2~3個單位的運動。可選擇不同的運動方式, 主要分為快走及慢跑。快走的速度100~120步/min, 慢跑的速度130~150步/min。運動強度需控制在中度及以上。嚴格控制體重, 以體質量指數(BMI)20~24 kg/m2為正常范圍, BMI=體重(kg)/身高2(m2), 上下波動≤10%。單位運動張度換算。見表1。
1. 3. 3 健康教育干預 干預組每2個月有專人集體上健康教育課, 講課內容包括醫患對話, 大眾醫學知識, 高血壓概況、治療預防知識、并發病的發現及控制, 運動、精神衛生、心理健康、家庭關系調節等。
1. 3. 4 藥物干預 根據兩組患者血壓情況:1級不服藥, 對參與研究前服藥者停用;2級給予復方降壓片1片, q.d.或者t.i.d.;3級加服卡托普利12.5~25.0 mg, t.i.d., 或伲福達20 mg, b.i.d.。觀察期間藥物, 對不能耐受或需改換藥者中止實驗。
1. 4 療效評定標準 顯效:血壓顯著降低, 且<10 mm Hg的舒張壓, 達到正常水平;有效:血壓水平有一定改善, 達到10~20 mm Hg的舒張壓, 達到正常水平;無效:血壓水平未見變化, 下降未達到正常標準。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 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干預組顯效60例, 有效31例, 無效11例, 總有效率為89.22%;對照組顯效29例, 有效42例, 無效43例, 總有效率為62.28%,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血壓變化情況見表2。
3 討論
隨著生活質量的逐漸改善以及生活壓力的上升, 高血壓已表現出明顯的年輕化趨勢, 然而該病的治療方案往往需要長期的堅持, 加強青年人高血壓的防治, 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具有重要意義。隨著醫學科學“醫學生物模式”向現代的“生理-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的轉變, 綜合干預替代單純藥物控制高血壓收到良好效果[4, 5]。本研究結果表明, 干預組總有效率為89.22%, 對照組總有效率為62.28%,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高血壓是心、腦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 腎臟也是高血壓損害的主要靶器官之一, 如血壓能經常保持正常, 則不易引起心腦血管或肝腎等器官不良病癥。高血壓治療的循證醫學也表明, 多項險因素干預的肯定療效, 為高血壓的現代治療提供了有效的武器。通過選用安全性高、藥效確切的降壓藥物, 保證用藥的規范性, 同時加強外界環境以及內部心理因素的控制, 運用生物-心理-社會現代醫學模式, 對青年高血壓患者采取積極的生活護理干預措施, 加強公眾教育、專業人員教育和高血壓病患者教育, 為高血壓患者制定最佳治療方案、取得最佳效果、獲得最佳預后。
參考文獻
[1] 于霞君.努力提高老年人高血壓的控制率.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疾病雜志, 2001(3):3-4.
[2] 葉任高, 陸再英.內科學.第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4: 247-260.
[3] 吳悅陶, 王覺生, 陳干仁, 等.體育運動對輕度高血壓患者血胰島素的影響.中華內科雜志, 1998(37):298-301.
[4] 張繼志.心身疾病嚴重威脅著人們的健康.中華內科雜志, 1999(38):223.
[5] 陳灝珠.實用內科學.第10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1997: 1283-1299.
[收稿日期:2015-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