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永清 王金鳳

【摘要】 目的 探討蔗糖鐵注射液治療口服鐵劑無效或不耐受缺鐵性貧血患兒的臨床效果及藥物安全性。方法 24例缺鐵性貧血患兒, 均給予蔗糖鐵注射液, 治療后每周測定1次血紅蛋白(Hb)、紅細胞計數(RBC)、平均紅細胞容積(MCV)、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濃度(MCHC), 觀察臨床療效及不良反應的發生情況。結果 治療1周后Hb、RBC、MCV、MCHC水平均開始升高, 臨床癥狀好轉, 第2周高于第1周, 治療第4周時血常規正常, 治療前后Hb、RBC、MCV、MCHC水平比較,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24例中僅有1例(4%)出現一過性腹部不適不良反應。結論 蔗糖鐵注射液治療兒童缺鐵性貧血療效顯著, 耐受性好, 不良反應少有效、安全、可靠,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蔗糖鐵注射液;靜脈給藥 ;兒童缺鐵性貧血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9.147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2月~2015年6月確診的24例口服鐵劑治療無效或不耐受缺鐵性貧血患兒為研究對象, 年齡2個月~2歲, 其中男14例, 女10例。
1. 2 方法 患兒均給予蔗糖鐵(森鐵能?蔗糖鐵注射液, 南京恒生制藥有限公司生產)靜脈滴注。鐵3 mg/(kg·次)(0.15 ml/kg), 用藥2次/周, 1次/3 d, 1 ml蔗糖鐵加入10~20 ml 0.9%(w/v)生理鹽水稀釋配制, 配好后應立即使用, 滴注速度應為:100 mg鐵靜脈滴注至少15 min;200 mg至少靜脈滴注30 min, 用藥次數依總缺鐵量(貧血程度)而定。
1. 3 觀察指標 監測治療前、每治療1周后Hb、RBC、MCV、MCHC水平以評價療效, 觀察不良反應以評估安全性。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治療1周后Hb、RBC、MCV、MCHC水平均開始升高, 臨床癥狀好轉, 第2周高于第1周, 治療第4周時血常規正常, 治療前后Hb、RBC、MCV、MCHC水平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且紅細胞, 血紅蛋白恢復較快。見表1。24例患兒中僅有1例(4%)出現輕度惡心、嘔吐等消化道癥狀, 未發現其他不良反應。
3 討論
缺鐵性貧血是嬰幼兒時期最常見的一種貧血, 我國2歲以下小兒的發病率為10.0%~48.3%。其發生的根本病因是體內鐵缺乏, 致使血紅蛋白合成減少而發生的一種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 臨床上除可出現貧血外, 還可因缺鐵而降低許多含鐵酶的生物活性, 進而影響細胞代謝功能, 使機體出現消化道功能紊亂、循環功能障礙、免疫功能低下, 精神神經癥狀以及皮膚黏膜病變等一系列非血液系統的表現, 對小兒健康危害較大, 故為我國重要防治的小兒疾病之一。本病預后良好, 經用鐵劑治療, 一般皆可痊愈, 若能改善飲食, 去除病因, 極少復發。貧血患兒其缺鐵的主因多為儲存鐵的減少或攝入不足[1]。 所有 IDA 患兒, 在控制引起缺鐵病因的同時, 均需補鐵治療。然而, 對于部分如原發病為胃腸道疾病、不能耐受口服鐵劑時并發的副作用及不良反應的患兒, 選用靜脈途徑補鐵有利于糾正此類患兒的缺鐵及促進血紅蛋白恢復[2]。而口服鐵劑的生物利用度有限, 且在腸道吸收受多種因素的干擾, 如服藥后出現胃腸道反應以及與某些藥物(抗生素等)發生相互反應, 從而影響口服鐵劑的效果。以往靜脈使用的是右旋糖酐鐵, 因其分子量大, 易出現頭痛、面色潮紅、關節酸痛、發熱、低血壓等過敏反應, 有時甚至出現過敏性休克危機生命。蔗糖鐵注射液是氫氧化物(Ⅲ)與蔗糖的復合物, 不含右旋糖酐, 幾乎無過敏反應, 并且幾乎完全通過網狀內皮系統吸攝取, 不沉積于肝組織, 不損傷肝功能[3]。而蔗糖鐵不良反應發生率低可能與其中不含右旋糖酐有關[4]。蔗糖鐵是專供靜脈注射給藥鐵劑, 這種復合物結構穩定, 在生理狀態下不會釋放出鐵離子。靜脈補鐵后可避免鐵劑對對胃腸道的刺激作用, 靜脈吸收率為100%。靜脈輸注的鐵-碳水化合物與血漿結合自靜脈進入網狀內皮系統, 存在于肝臟和骨髓的巨噬細胞。在巨噬細胞中鐵從鐵-碳水化合物中釋放, 與鐵蛋白或轉鐵蛋白結合。轉鐵蛋白將鐵送到幼紅細胞的轉鐵蛋白受體上, 鐵-轉鐵蛋白-轉鐵蛋白受體復合物供給鐵合成血紅蛋白和紅細胞, 因而迅速補充患兒所需鐵量, 糾正貧血[5]。目前已廣泛應用血細胞多參數自動分析儀, 在檢測血常規的同時可測到貧血的形態學分類, 有文獻報告IDA時MCH<80 fl, MCH<27 pg[6], 上述相關指數在診斷IDA有一定的臨床意義, 但診斷IDA需綜合參照其他檢驗指標, 有學者對紅細胞參數聯合其他鐵代謝指標和鑒別診斷IDA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MCV、MCH、MCHC是紅細胞形態學指標, 在IDA進行補鐵治療對預測指標恢復有一定的指導意義[7]。
綜上所述, 蔗糖鐵注射液治療IDA療效顯著, 耐受性好, 在嚴格按照藥物說明書進行治療前預處理及執行正規治療給藥方法后, 其不良反應較少, 且不會造成嚴重后果, 值得推廣。本研究選擇病例較少, 缺乏大樣本數據, 需進一步檢驗。
參考文獻
[1] Araki T, Takaai M, Miyazaki A, et al. Clinical efficacy of two forms of intravenous iron--saccharated ferric oxide and cideferron--for iron deficiency anemia. Pharmazie, 2012, 67(12):1030-1032.
[2] Adhikary L, Acharya S. Efficacy of IV iron compared to oral iron for increment of haemoglobin level in anemic chronic kidney disease patients on erythropoietin therapy. J Nepal Med Assoc, 2011, 51(183):133-136.
[3] Geisser P, Baer M, Schaub E, et al. Stetuke report histoxicity relation ship OfParenteral ironPreparations. Drug Res, 1992, 42(12): 1439-1452.
[4] Charytan C, Lecin N, AL-Saloum M, 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iron sucrose for iron deficiency inPatients with dialysis-associated anemia: North American clinical trial. Am J Kidney Dis, 2001, 37(2):300-307.
[5] 范敏華.靜脈鐵的臨床應用.中國血液凈化, 2006, 5(8):407-409.
[6] 萬里萍, 王椿.缺鐵性貧血實驗室檢測指標及其評價. 臨床內科雜志, 2002, 19(6):480-481.
[7] 葉柏萱, 高欣.蔗糖鐵靜脈注射治療缺鐵性貧血(附24例報告).航空航天醫藥, 2010, 21(6):851-852.
[收稿日期:2015-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