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前珍

【摘要】 目的 探討心理護理在分娩產婦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120例分娩產婦, 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 各60例。對照組產婦給予產科常規護理, 觀察組產婦在對照組護理基礎上增加心理護理, 對比兩組產婦的護理效果。結果 觀察組產婦分娩時間及術中出血量優于對照組,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產婦自然分娩數量及比例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心理護理有助于產婦在分娩過程中保持良好狀態, 縮短產婦分娩時間并降低出血量, 幫助產婦快速自然分娩。
【關鍵詞】 心理護理;分娩;產程;流血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9.186
分娩指胎兒脫離母體成為獨立存在的個體的時期以及這一具體的過程, 分娩可以根據其進度的不同分為第一產程、第二產程及第三產程3個階段[1]。產婦在分娩前會存在不同程度的緊張、恐懼、焦慮等不良情緒, 造成產婦分娩過程中宮縮疼痛大幅度增加, 產婦后續分娩過程中難產、出血等不良事件發生率也隨之提高[2]。本次研究探討心理護理在分娩產婦中的應用效果,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對象為本院2013年3月~2014年4月收治的120例產婦, 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 各60例。觀察組年齡18~35歲, 平均年齡(25.1±3.3)歲;孕周38~42周, 平均孕周(39.4±1.2)周;體重48~72 kg, 平均體重(65.1±3.0)kg;初產婦35例、經產婦25例。對照組年齡20 ~ 35歲, 平均年齡(26.1±3.3)歲;孕周38~43周, 平均孕周(39.6±1.2)周;體重50~73 kg, 平均體重(66.2±3.0)kg;初產婦36例、經產婦24例。兩組產婦年齡、孕周、體重及產次等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護理方法 對照組產婦入院后給予產科常規護理。觀察組產婦在對照組護理基礎上給予心理護理干預, 具體措施如下。
1. 2. 1 第一階段 護理人員應該全面深入的了解產婦的諸多信息, 包括社會背景、經濟條件、文化程度、家庭生活、預后措施、心理因素、生理情況以及病理情況等諸多內容, 針對產婦的分娩條件進行全面統一的評估, 針對產婦當前的心理狀態以及生理狀態進行確定, 聯合產婦家屬給予產婦更加全面的分娩護理。護理人員在第一階段中應該不斷加強與產婦的良好溝通, 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 幫助產婦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 提高產婦分娩過程中的護理依從性[3]。同時護理人員應該針對產婦的實際心理狀態給予針對性疏導, 激發產婦對孩子的責任性以及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要求產婦定時休息、少量多餐、間隙飲水, 幫助產婦在分娩之前保持充沛的體力和精力, 指導產婦如何快速并且順利生產。
1. 2. 2 第二階段 護理人員在產婦的具體生產過程中, 必須時刻保持冷靜從容的態度, 與產婦進行快速、冷靜、正確的溝通, 指導產婦在具體分娩過程中如何屏氣、增加腹壓、促進胎兒快速娩出。護理人員全程應該及時給予產婦鼓勵。指導產婦在分娩間隙如何放松以及休息, 準備再次屏氣, 要求護理人員在具體分娩過程中必須與產婦良好配合, 不斷屏氣、放松、休息以幫助胎兒快速娩出。
1. 2. 3 第三階段 護理人員應該密切觀察產婦此刻的生理狀態以及心理狀態, 注意胎兒娩出過程中可能引發產婦情緒波動現象, 避免產婦宮縮而出現產后出血癥狀[4]。護理人員應該鼓勵產婦在胎兒娩出后依然保持足夠的緊張狀態, 必要時可以給予產婦宮縮劑注射以預防產后出血, 避免產婦胎兒娩出后過于興奮、緊張或突然放松的狀態。
1. 3 觀察指標 ①統計兩組產婦分娩時間及術中出血量。②統計兩組產婦不同生產方式的例數及比例, 包括剖宮產、陰道助產以及自然分娩3種類型。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產婦分娩時間及術中出血量對比 觀察組產婦分娩時間及術中出血量優于對照組,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產婦不同分娩方式對比 觀察組產婦自然分娩數量及比例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分娩指的是胎兒脫離母體成為獨立存在的個體的時期以及這一具體的過程, 分娩可以根據其進度的不同分為第一產程、第二產程以及第三產程3個階段[5]。有關統計顯示[6], 90%以上的產婦在分娩之前會存在不同程度的緊張、恐懼、焦慮等不良情緒, 造成產婦分娩過程中宮縮疼痛大幅度增加, 產婦后續分娩過程中難產、出血等不良事件發生率也隨之提高。
本次研究中給予觀察組產婦心理護理, 其主要是針對產婦在分娩準備、分娩過程中以及娩出階段3個過程中的心理進行針對性的護理, 結合產婦的實際情況指導產婦順利、快速的完成分娩[7, 8]。心理護理干預過程中, 護理人員首先應該了解產婦的具體信息, 包括生理、心理等多個方面, 與產婦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 提高產婦的護理依從性, 在分娩過程中時刻鼓勵并指導產婦正確用力、呼吸, 減少產婦分娩過程中不良事件發生率。
本次研究結果中觀察組產婦分娩時間及出血量明顯少于對照組(P<0.05), 證明心理護理有助于產婦在分娩過程中保持良好狀態, 縮短產婦分娩時間并降低出血量, 幫助產婦快速自然分娩。
綜上所述, 心理護理有助于產婦在分娩過程中保持良好狀態, 縮短產婦分娩時間并降低出血量, 幫助產婦快速自然分娩。
參考文獻
[1] 都元書.淺析心理護理在自然分娩中的作用.黔南民族醫專學報, 2010, 23(1):52-53.
[2] 李曉麗.心理護理干預在分娩時的作用.中國醫藥指南, 2012, 10(17):312-313.
[3] 戎麗琴.心理護理在分娩時的作用.中國醫藥指南, 2013, 11(11):754-755.
[4] 楊玉敏.心理護理在分娩時的作用.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3, 7(7):99-100.
[5] 丁長鳳.淺談心理護理在分娩中的應用體會.河南外科學雜志, 2009, 15(6):111-112.
[6] 李愛蘭.米索前列醇與縮宮素預防產后出血的臨床效果.中國醫藥科學, 2011, 1(8):61-62.
[7] 陳承.米索前列醇預防產婦產后出血的臨床觀察.當代醫學, 2012, 18(31):31-33.
[8] 宋婷婷, 代秀云, 冷海娜.縮宮素聯合米索前列醇預防產后出血30例臨床觀察.中國當代醫藥, 2011, 18(5):52-54.
[收稿日期:2015-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