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濤
大多數黨員干部能夠做到日常工作敢負責、關鍵時刻敢擔當。同時也要看到,有不少干部存在不愿擔當、不敢擔當的問題。可以說,強化擔當精神是干部隊伍建設的緊迫課題。
不敢擔當的種種表現
●有的在其位不謀其政,推諉扯皮、敷衍塞責,遇到矛盾問題繞道走。
●有的怕得罪人,信奉多栽花、少栽刺的庸俗哲學,搞無原則的一團和氣。
●有的明哲保身,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平平安安占位子、庸庸碌碌混日子。
●有的借口中央各項規定太過嚴格,為自己不擔當找理由,該抓的事不抓,該管的事不管。
●有的遇到緊急情況時,或在工作關鍵時刻,優柔寡斷、患得患失,躲閃回避、貽誤時機,站不出來、頂不上去。
為擔當者擔當
干事創業,需要大批沖鋒陷陣、敢于亮劍、勇于改革、無私忘我的擔當者。旗幟鮮明地支持、保護擔當者,營造敢于擔當的從政環境,是各級黨委、政府的責任擔當。
那么,具體要為哪些人擔當呢?
●為沖鋒陷陣者擔當。
改革發展的過程,就是涉險灘、破堅冰、攻堡壘、拔城池的歷程。
沖鋒陷陣者,往往在急難險重任務中沖在最前面,有首戰用我、用我必勝的豪氣,有敢打敢拼、舍我其誰的銳氣。
他們豁得出來、頂得上去,但難免會碰到錯綜復雜的矛盾,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難。
這就需要我們為他們遮風擋雨、共擔風險,全力做好“后援隊”,為他們撐腰打氣、加油助威。
●為敢于亮劍者擔當。
關鍵時刻能喊出“我來干”“我能行”,就是在問題和矛盾面前不回避、不躲閃,就是在是非對錯上立場分明、敢與不良風氣作斗爭。
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和職責,是我們每個人手中的寶劍,該亮劍時一定要“亮出來”,否則劍不出鞘,再鋒利也只是擺設。
黨員領導干部要自覺做敢于亮劍者,同時堅定地為亮劍者擔當,使他們在滄海橫流中盡顯英雄本色。
●為勇于改革者擔當。
勇于改革,就要不懼思想觀念的障礙和利益固化的藩籬,堅持變中求新、變中求進、變中突破。
要以寬闊的胸襟和堅定的態度鼓勵大膽試、放心闖,不求全責備,多點贊喝彩。
對守著陳規不放、抱著利益不松的“守舊者”,對躲著問題走、避開改革行的“躲避者”,要毫不客氣、嚴肅批評,不換腦筋就換人。
通過支持改革、鼓勵改革、保護改革、擔當改革,最大限度地釋放改革活力和改革紅利。
●為無私忘我者擔當。
無私忘我者就是那些默默無聞的實干家、不計個人得失的探路人、不怕流言蜚語的開拓者。
無私忘我的人專注工作、埋頭苦干,不計個人得失,不會投機鉆營,難保不會惹來非議和刁難。
這就需要我們為他們保駕護航,讓實干家施展身手,讓探路人專心謀事,讓開拓者奮勇前行。黨委、政府要把眼光更多投向苦干實干、無私奉獻的干部,積極發現他們,主動關心他們,大膽使用他們。
體制機制保障是關鍵
為敢于擔當者擔當,必須在體制機制上予以保障。
一要健全完善“容錯機制”,為敢于擔當者“兜住底”。弘揚敢想、敢干、敢擔當的正能量,形成誰都是擔當者、誰都不能推責扯皮的良好氛圍。
二要健全完善“考評機制”,讓敢于擔當者“吃得香”。堅持賞罰分明、激勵干事原則,進一步建立完善科學的考評獎懲機制,對常挑重擔、善解難題的同志高看一眼、厚愛一分。
三要健全完善“保護機制”,讓敢于擔當者“無牽掛”。不但要旗幟鮮明地褒獎、鼓勵擔當者,更要旗幟鮮明地支持、保護擔當者,營造擔當可貴、擔當光榮的從政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