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 佩
江西省贛州市人民醫院神經外科, 江西 贛州 341000
?
護理干預在高血壓性腦出血70例中的應用
龍佩
江西省贛州市人民醫院神經外科, 江西贛州341000
【摘要】目的:探討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的臨床護理措施及結果。方法:選擇高血壓腦出血患者140例,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70例。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護理干預,實驗組患者采取整體護理干預,統計兩組患者的護理結局。結果:實驗組并發癥發生率為15.7%,明顯低于對照組的32.9%(P<0.05);實驗組患者的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護理后實驗組患者動脈壓下降幅度明顯大于對照組(P<0.05)。結論:整體護理干預在高血壓腦出血患者中護理效果顯著,值得在臨床護理中廣泛應用。
【關鍵詞】高血壓腦出血;護理;臨床觀察
高血壓是腦出血的常見誘發因素,高血壓腦出血是神經內科的常見病和多發病,不但發病急驟、病情傳變迅速,且治療不及時致殘及致死率也相對較高[1]。在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的臨床治療中,有效的護理措施對促進患者康復具有重要意義。現我院以140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為對象,對常規護理與整體護理干預在此類疾病中的護理效果進行比較。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2013年11月至2015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高血壓腦出血患者140例,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70例。實驗組男性37例,女性33例,平均年齡為(48.4±6.7)歲,平均出血量為(43.6±9.8)ml,病灶在腦葉11例,殼核34例,丘腦25例;對照組男性35例,女性35例,平均年齡為(47.5±7.1)歲,平均出血量為(42.9±9.7)ml,病灶在腦葉9例,殼核34例,丘腦27例。兩組患者基本資料比較無統計學意義,有可比性(P>0.05)。
1.2護理方法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護理干預:遵醫囑進行藥物治療,監測并記錄生命體征,關注不良反應的發生,如現突發癥狀及時告知醫師處理;實驗組患者采取整體護理干預。
1.2.1基礎護理①患者入院后如病情危急則采取緊急治療措施,保證患者生命安全;進行實驗室及影像學檢查,監測患者生命體征變化,記錄檢查結果,保持生命體征穩定。②詢問既往病史及入院前采取的治療措施,關注心率、體溫、血壓變化,控制血壓穩定,避免高熱損傷腦部神經;關注患者行為,如有躁動傾向,適當約束,防止墜床,避免躁動刺激血壓,增加腦部出血。③解釋目前的疾病狀態、后續治療措施、治療目的,力求得到患者及其家屬的支持與配合,消除患者內心不安,讓其看到治愈的希望,積極配合治療。④室內溫度、濕度恒定、舒適,定期通風、消毒,控制院內感染;調整飲食結構,禁止高鹽、高脂食物的攝入;安排作息時間,保證患者能夠得到充分的休息。
1.2.2并發癥防控①患者仰臥頭偏向一側,清除口腔分泌物,暢通呼吸道,預防吸入性肺炎;避免粘性較大或易留殘渣食物的食用,降低吸入性肺炎的發生幾率。②患者如現胃痛、胃脹、嘔血、便血,鼻飼患者倒吸胃液現暗色消化液則考慮并發消化道出血,告知醫生調整治療方案。③用溫水擦洗患者皮膚,按摩四肢,定時更換床單、被褥,幫助患者翻身,叩擊背部,預防褥瘡、墜積性肺炎的發生。④建立動脈通道,維持體內酸堿度及水電解質平衡;同一位置靜脈不可反復針刺,避免形成靜脈血栓、引發炎癥反應。⑤應用對光反射評估患者的意識狀態;與患者交談,評估患者思維能力;如思維能力及意識狀態降低懷疑出現繼發性出血,通知醫師查看。
1.2.3康復護理①讓患者觀看感興趣的節目,并對節目內容適當提問,鍛煉患者的思維及記憶力;②進行適當的按摩,配合合理的康復鍛煉,促進肌肉力量的恢復及神經功能的傳導,平衡肢體的協調能力。

2結果
實驗組患者護理后有11例患者出現并發癥,并發癥發生率為15.7%,明顯低于對照組的32.9%(P<0.05)。實驗組患者的住院時間為(25.8±3.4)min,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兩組患者護理前的動脈壓水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患者的動脈壓均低于護理前(P<0.05);護理后實驗組患者動脈壓的下降幅度明顯大于對照組(P<0.05),具體數據見表1。

表1 兩組并發癥、住院時間、動脈壓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與護理前動脈壓比較,△P<0.05。
3討論
高血壓腦出血具有起病急、傳變快等特點,常會誘發上消化道出血、吸入性肺炎及腦疝等并發癥,對患者的生命健康具有極大威脅[2]。有效護理措施的應用,對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控制病情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本研究結果顯示,整體護理干預對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具有顯著的臨床護理效果。基礎護理能夠讓患者得到及時、有效的救治,保證患者的生命安全,減少患者的痛苦。聯合并發癥防控,在對患者進行有效治療的同時,避免并發癥及不良反應的發生,加快患者的康復進程。有學者指出,消極的情緒會降低人體的免疫能力,因此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對促進患者康復也具有重要意義[3]。康復護理的目的在于促進肌肉及神經功能的恢復,增加營養物質的疏布,減少預后發生肢體功能障礙的幾率,讓患者早日恢復自理能力,回歸社會生活。整體護理充分的應用了生理-心理-社會醫學模式,最大限度的恢復患者的生理功能及心理健康,有效減少了并發癥的發生[4]。綜上,整體護理干預在高血壓腦出血患者中護理效果顯著,值得在臨床護理中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楊慧玲.高血壓腦出血病人的觀察與護理[J].全科護理,2010,03:241-242.
[2]陳少蘭.139例高血壓性腦出血病人的臨床特點及護理[J].全科護理,2010,19:1751-1752.
[3]王玨.高血壓性腦出血術后病人的護理對策[J].中國醫藥指南,2007,11:320-321.
[4]高金鳳.83例高血壓性腦出血病人的護理[J].全科護理,2012,04:322-323.
(收稿日期:2016.01.17)
【中圖分類號】R47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8517(2016)07-012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