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衛星
[摘 要]中職體育教育有其特殊性和普遍性,優質的體育課能幫助學生盡快適應職場和社會,改變傳統教學內容,突破傳統教學方法,測評方法多元化,體育教學和學生就業相融合,這是把中職生培養成全面發展的高素質勞動者的真諦所在。本文通過對中職學校體育教學現狀的分析,結合中職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提出了一系列推進措施,從而讓體育教學能更好地為學生服務。
[關鍵詞]中職; 體育; 教學
中職學校的體育教學已經改革了很多年了,雖然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是還是沒有擺脫傳統體育教育思路的影響。在體育教學中注重完成教學大綱的內容傳授,忽視學生長遠體育素質的提高;注重技術的灌輸,忽視學生主體意識和個性發展;突出制約性,忽視趣味性,造成了很多學生一畢業就告別體育的現象。
一、突破傳統教學方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講授,示范,練習……傳統的體育課教授方法,一直沿用了很多年了,但是現在的中職生自我意識很強,表現欲也很強。傳統的教學方法使得學生這些愿望無法實現,學生的自主意識受到禁錮,無法真正融入到教學中來,對體育課興趣不高。針對這一情況,筆者認為,應該改革單一的傳授性教學方式,鼓勵學生參與到教學中來。比如讓學生輪流帶領同學做準備活動。課前給一個星期準備,使體育課也能有“作業”,讓學生不僅動身體也動大腦;課上的指揮帶領練習,既可以滿足學生的表現欲望,提高學生的參與積極性,還能增強學生領導能力;每個學生帶領結束后,教師要給予一定評價和指導,讓學生能切實學會一些體育知識和技能,并努力發掘學生優點多表揚,增強學生自信心和學習主動性。
二、改變傳統教學內容,引入流行元素
中職生面對的是就業,沒有升學壓力。但是中職學校的體育教學方法和中小學沒有什么兩樣,教學內容也同樣是跑、跳、投、籃球、排球,沒有什么新意。學生已經學了近十年,到了中職還是沒有什么變化,這在學生的第一認知上便產生了厭煩情緒,致使學生慣性地認為只是為了考試而學習,把上體育課的真正目的拋之腦后?!度窠∩砘顒又笇А非把灾姓f,“時尚體育項目已成為大眾特別是年輕人熱衷參與的主要健身項目”。為此,在內容上我們可以與時代接軌,引入一些流行元素,開展一些學生喜聞樂見的運動形式,讓學生愿意去學習。比如街舞這一時尚體育項目,年輕人都很喜歡,以會跳、跳得好為榮,很多學生都花錢去校外學,如果我們用街舞來作為體育課的內容,不僅能達到體育課的鍛煉目的,還能滿足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更有積極性。時尚體育運動還包括健美操、體育舞蹈、輪滑、健身秧歌等等。這些運動項目的開展,不僅可以鍛煉學生體質,還能培養學生的終身運動興趣愛好。另外,可以借鑒現在大學里流行的選課形式,讓學生多些自主選擇性,比如我校(安徽科技貿易學校)的體育課就打破了傳統的統一式教學,采用了分項自選式教學。每堂課有三個以上的教師和班級同時上課,三個教師分別教授不同內容,三個班級的學生打破班級限制,可以自主選擇教師和內容,自己比較喜歡哪個教師或內容就到哪個教師那里去進行一學期的體育學習,期末成績也由這位教師進行測評。這種選課形式,讓學生不僅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內容,還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教師,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空前的提高。和自己喜歡的教師,學生也會更愿意去溝通和配合,使課的目標能更好地達成。同時,因為學生可以選擇教師,也讓教師多了一層壓力和動力,為了讓更多學生喜歡自己的課,教師會更加努力盡心地安排課的內容和教學方式,而教師更用心了,學生就更喜歡更認真,如此一來便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
三、測評方法多元化,提高學生鍛煉積極性
日本教育家田崎仁分析統計了學生體育成績差的原因,認為約三分之一的學生是由于缺乏自信心?!扼w育運動中的社會學》中說,“青少年對體育成績差會通過放棄運動來減壓,如果父母教師對此感到失望,這種壓力會增大,就會采取極端的方式,如假裝受傷或生病繼而徹底放棄體育。”由此可見自信心對體育成績的重要性。目前學生體育成績評價的標準,是按照統一教材的項目評分標準與方法,這樣一些身體差異較大的學生就很難達到標準,久而久之沒有了自信心,不愿上課,不愿考試。而且評分標準與方法只注重學生的技評和達標結果,不看平時表現,測定項目也是純素質和技能性指標,忽略了意識教育及由此產生的心理感受,缺乏吸引力,學生沒有信心,興趣不濃。再加上制度的約束,使學生被動參加者多,主動參加者少,測試合格后,即使成績不理想,主動要求復測者也不多,畢業后能以此內容堅持終身鍛煉的更少。針對這一情況,第一,應細化評價標準,針對不同身體狀況的學生在考評中應更人性化,比如身體肥胖到一定程度的學生或身體協調性特別差的學生,應適當降低測評標準。第二,注重平時表現。教師應有一個平時表現記錄表,把每個學生的遲到、早退、請假、曠課、見習及課上表現都記錄在冊,這樣測評時如果有的學生成績不理想,但平時表現很好,學習認真、練習努力,這種情況教師就給予一定加分,有的同學雖然成績很好,但是平時表現很差,就要酌情減分。畢竟體育課不是為了最后的考試成績,不是培養運動員,而是讓學生在平時得到鍛煉。讓學生覺得付出是有收獲的,努力是會有成績的,增強學生自信心,提高自主鍛煉意識,從而更好地完成體育教學的目的,也有助于學生樹立終身體育的信念。
四、推行形式多樣的大課間活動
課間操從小學做到中職學校,這種長期的體育活動,在增強學生體質上起到了很大作用。但是課間操的內容一般為跑步、廣播操等集體形式,學生對幾年如一日的內容厭煩,對每天的大集合厭煩,對整隊耽誤時間更加厭煩,以至于即使老師再三強調,即使有專人檢查,課間操的質量還是不盡如人意。與其“費力不討好”,我們何不試著采用其他方法呢?比如打破大團體,改以班級為單位,進行自主性體育活動,可以做游戲,踢毽子,跳大繩,跳健美操或集體舞……既順應學生愛好,效果又不錯,還能增強同學之間的溝通和班級凝聚力。除了課間還可以利用其他課余時間開展集體運動。2011年開始,我校開展了晚自習前的集體“兔子舞”活動,學生自愿參加,每天半小時的“兔子舞”運動量是廣播操的好幾倍,新的運動形式和內容學生積極性很高,使學生在身體得到鍛煉的同時還學會了新的鍛煉方法,并且使學生尤其是住校生的課余生活更加豐富充實。
五、體育教學和學生就業相融合
中職學校的學生最終將面對就業,在學校學習的內容都是為就業做準備的,所有的課程都是為專業服務的。現在的用人單位,都希望招到的學生是多才多藝的,除了做好本職工作還要在單位的各項活動中積極踴躍。男生球打得好,女生形體好、身體協調性好、會跳舞,都會為學生在應聘時加分不少。但是現在體育課基本上所有專業的課程安排沒什么區別,如果不同專業的學生,根據其專業體育課內容有所區別,有一定側重點,比如讓會計班學些形體課、舞蹈課,相信對今后應聘是有利的,在就業后這些知識也會比跑跳有用得多。在德育方面,體育課也是個很好的途徑?,F在的企業比較注重學生的紀律觀念、團隊意識、溝通協作能力。在體育課上多安排團體比賽類的活動或游戲,可以很好地培養學生的這些精神品質,讓他們能更快更好地就業,更順利地融入工作團隊,得到同事領導的認可。
本文只是對中職體育現有狀況進行淺析并提出筆者自己的建議,相信廣大體育工作者還有更多更好的方法和建議。中職學校的體育教育還有很大的改革空間,要改變方式改變內容,要讓學生變被動為主動,對體育運動產生興趣,提高鍛煉積極性,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達到體育課的目的,更好地為就業做準備,也能讓學生對體育有更正確的認識,為終身體育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周加啟,于華,毛學嬌.圍繞高校體育教學現狀試談高校體育教學改革[J]. 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12(33) .
[2]曹政.試論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改革[J]. 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13(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