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勇超+楊長健+殷筱曄
[摘 要]一談到管理,我們就會談到西方的管理思想,好像不談及西方的管理思想就缺乏韻味;其實不然,宏美深略、包羅萬象的中國傳統文化,尤其是儒家的思想,它不但是我國幾千年的封建主流文化,而且其蘊含的思辨管理思想對我國現代化的管理具有啟迪、借鑒的意義!
[關鍵詞]儒家;管理思想;指導意義
一、儒家管理思想地位
俗話說:半部《論語》治天下,儒家思想不僅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而且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今天,東西方文化強烈地碰撞、融合,各種管理思想層出不窮,我們對外來管理思想不能一味地排外,要以我為中心,為我所用。重要的是,我們應當重新挖掘我們古代豐富的管理思想,尤其是再審視儒家文化的管理思想中蘊涵的精辟義理,思索古圣先賢智慧對我們的啟示。
儒家管理思想實質上是關于如何管理人類自身社會行為的學說。這一管理思想不僅能對人的行為、社會的準則,甚至是國家的意志的表達都能起到引導和規范作用。
二、儒家管理思想主要內容
1.儒家管理思想的核心是“治人”。
2.儒家重視人在管理過程中的地位,對人的管理和施行管理的人是儒家理論的核心;有了人才有管理,一切管理活動都是圍繞著治人而展開的。
3.儒家對組織的獨到見解。在幾千年之前人們就明白了整體大于部分之和的道理,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是人能:群、分、義。群是建立組織結構,分是實行分工,而人之所能建立組織結構和實行分工合作的根本原因是人與人之間存著“義”。
4.禮和義是達到管理目的的重要手段。當群體建立起來后利用分來進行分工,再用禮來規范,用義來協調,使組織高效運行。
5.對于如何管理,儒家采用的是“仁”、“德”和“禮”。“仁”是儒家理論的核心,“德”是儒家的重要的管理思想,“禮”是外在的管理規則。
三、儒家管理思想其他方面
1.因材施教、知人善任
在教育的指導上,孔子結合不同學生的特點予以不同的指導。他對顏淵說:“約束自已,行為合禮就是仁”;對司馬牛則說:“言語謹慎就是仁”;他對子路說:“為政關鍵要足食,足兵,民信。”對子張則說:“為政要居之無倦,行之以忠。”
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啟示我們,對企業的所有員工要在充分了解的基礎上,進行個性化的指導,因人而異,幫助他揚長避短,更好地工作和進步。
在人才的使用上,孔子知人善任,用人所長。他說:“冉雍可以讓他去治理國家”,“顏回最為好學,能做到不遷怒,不貳過”,“仲由辦事果敢,子貢通曉事理,冉有多才多藝,他們治理政事都沒有問題”。
孔子的思想啟發我們,作為一個主管,對員工要了解、信任和體諒、因才起用,不責人細過,不求全責備,而充分發揮每個人的特長,用人得當,才會事半功倍。
2.以人為本、以和為貴
搞好企業經營需要有一個和諧的人際環境。"和"即以和為貴,和而不同,和而不流。
孔子倡導"和為貴",但他也指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可見,“和”是通過各種不同因素的差異互補來尋求整體的最佳結合,而"同"不講差別,盲目追求一致、同一,沒有自我,這是不可取的。在現代企業中,盲目服從,追求一致是很危險的。
企業內部的和諧,應該是包含能力、業績上的公平競爭的和諧,而不是同事間相互排擠,傾軋,這種競爭會帶來企業中人人力爭上游、勤奮敬業的健康風氣,從而增強整個企業的內聚力。
3.以身作則,獎罰分明
(1)在管理上,儒家思想強調領導者要以身作則。孔子說:“政者,正也,帥之以正,孰敢不正”。管理者首先嚴于律已,勤于工作,身先士卒,做出表率,管理者做出了好的表率,員工還有誰不認真效仿呢!在管理中“敬事而信,節用能愛人,使民以時”,做到敬業誠信,節省費用,愛護員工,有效率地領導指揮。(2)提倡制度化管理,明確賞罰,懲惡揚善。孔子的學生子路,一次在河邊搭救一位溺水的人,此人后來將一頭牛贈與子路以示感謝。子貢則自掏腰包為一位奴隸贖身,魯國政府得知后通知子貢去領表彰獎金,子貢卻堅辭不受。對子路夫子評曰:魯國必好救人于患。對子貢則持否定態度:魯國不復贖人矣。他認為“子路受而勸德,子貢讓而止善”。這就是說,儒家文化主張做了好事要獎勵,以樹立榜樣和訂立規則,通過獎罰分明的制度來管理員工,推進工作。在這里,儒家思想啟示我們,管理者在工作中,不光要以身作則,敬業樂群,做出表率,而且要加強制度建設,推行明確有效的制度管理。
4.取長補短、兼收并蓄
中國儒家思想歷來注重經世致用、知行合一。孔子告誡其弟子:"君子欲納于言而敏于行。"就是規勸他們少說空話,多辦實事。孔子還主張"見賢思齊",又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儒家崇尚的事功精神和寬宏氣度表現于管理之上,就形成了一種取長補短、兼收并蓄的實用理性。
四、儒家管理思想現實指導意義
1.舉賢若渴,讓人才擔任管理要職。儒家很重視人才,主張讓賢能的人擔任重要崗位的領導職務。相比較于西方國家,我國科學技術力量比較薄弱、人才缺乏;要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就必須做到舉賢若渴、知人善任。
2.自強不息,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儒家管理思想自強不息的理念,對激勵員工和管理者具有激勵和引導作用,使他們為完成自己的目標、理念而奮斗。
3.引領表率,重視領導者的表率作用。儒家很重視領導者的表率作用,認為這是治理國家、平定天下的關鍵。我國大多數領導干部能夠以身作則、嚴于律己、勤勤懇懇地率領廣大群眾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沖鋒陷陣;但是一部分人以權謀私、權錢交易、貪污腐化,對于這些人,應該從干部隊伍中清理出去,純潔干部隊伍,從而樹立領導干部的光輝形象!
4.道德約束,規范人們日常行為。儒家思想精髓在于它的社會倫理思想,用道德意識規范人們現實生活中的行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要獲得良好的治理,就必須法治與德治相結合。作為治國主體的人民,用法治與德治相結合的方式管理國家,管理自己,這樣國家才會日新月異!
參考文獻:
[1]楊伯峻,《論語譯注》 ,中華書局, 第1版,2006年12月1日.
[2]楊伯峻,《孟子譯注》 ,中華書局, 第1版,2008年12月1日.
[3]孫欽善,《論語本解(修訂版)》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第1版,2013年9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