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爍+常娜+孔衛
[摘 要]文章旨在研究農村電網中的剩余電流動作保護器,以動作保護器的使用現狀、保護方式等作為切入點,探討了剩余電流動作保護器的故障排查方法及其運行維護的改善建議,為農村電網的動作保護器運行維護提供了理論基礎。
[關鍵詞]農村電網;剩余電流;動作保護器;故障排除;運行維護
在低壓電網中,由于電器設備本身的缺陷及使用不當、安全措施不力等原因而造成人身觸電、火災事故,給用戶的生命財產帶來了嚴重的危害。為了防止低壓觸電事故的發生,在低壓電網中安裝剩余電流動作保護器是一個非常有效的保護措施,它能有效地防止由上述多種原因而引起的觸電事故;能及時切斷運行中的電器設備的單相接地,防止漏電事故的發生。總而言之,剩余電流保護器的應用對各類事故的預防和電源的及時切斷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從而保障了人身、設備的安全。
一、剩余電流動作保護器使用現狀及保護方式
1.動作保護器的使用現狀
目前,剩余電流動作保護器(也即漏電保護器)在低壓電網中的應用比較廣泛,在以往的電網改造實踐中也發揮了重要的安全保護作用。但是,由于多方面原因,在動作保護器的生產和使用過程中,依然存在許多問題,影響了它的效果,亟待改善。下面僅就這方面的內容進行簡要分析。
(1)動作不靈敏相位的存在。目前使用的總保護器的穩定性和靈敏性存在一些欠缺。例如,在三相電流要達到動作整定值時,最好的情況是新產生的剩余電流和原來的剩余電流相位相同,那么電流在快速達到保護器整定值時瞬時跳閘,這時的總保護器靈敏性最好;而相反地,最壞的情況是新產生的剩余電流和原來的相位相反,便會使總保護器因剩余電流減少而產生拒動,也就是動作死區,這時的靈敏性最差。
(2)保護器的安裝操作不規范。雖然部分的安裝人員工作認真,但是其未受到專業的培訓,導致其對電網的絕緣電阻、待安裝系統的剩余電流數據等情況了解不充分,安裝要點把握不到位,導致使用時頻繁跳閘。
(3)不規范使用現象的存在。農村地區的保護器選用不合規格,導致其在正常運行時會出現頻繁跳閘的現象,而維護人員又疲于應付,因此習慣于采取利用木塊頂住開關及拆除內部接線等簡單卻不規范的辦法,而使得保護器退出運行,增加了安全隱患,造成用戶喪失了用電安全保障。另外,農村低壓電網的供電結構分散,三相負荷平衡度低,也仍存在著架空裸導線、樹枝掃線以及拉線帶電等現象,這些都是不規范的用電操作,對此的維護管理強度不夠。
2. 動作保護器的保護方式
目前農村低壓電網中的剩余電流動作保護器的保護方式有二級保護和三級保護兩種,而農村電網目前較多的運用前者。
三級漏電保護器是城鎮電網應用的主要方式,包括總保護器、二級的分路保護器以及三級的末端保護器。三級保護器之間的可靠運行,能保障農村低壓電網的安全運行,防止用電事故的發生。
而二級保護的布設方式也很簡單,即將三級保護方式的“中級保護”去掉,直接采用用戶末端保護和變壓器總保護的二級保護方式。這種保護方式也是農村電網剩余電流動作保護器的主要保護方式。
在這兩個保護方式當中,末端保護一般為居民住宅、服務場所等,是對直接接觸電擊的事物和電器設備損壞等的保護;一般應裝于用電設備的電源最近處,如電源插座。而末端保護向上一級便為中間保護,應當有后備保護和防止線路單相接地而引發火災事故的功能;它的位置一般在負荷集中的電源進線處,如農村的總電源進線處、居民住宅樓的各單元的電源進線處等。
二、 剩余電流動作保護器故障排除方法要點分析
目前,低壓電網的保護器故障頻繁發生,這主要是因為低壓線路的分布范圍廣、接線不規范以及運行環境惡劣等,這就使得農電人員難以快速地排除故障,因此熟練地掌握保護器跳閘的常用方法是十分有必要的。下面給出了三種總保護器跳閘的故障排除常用簡單方法及要點。
1.試送投運法,即確定是否是剩余電流動作保護器自身的故障。首先切斷電源,然后將所有剩余電流動作保護器的負荷側引線拆除,再合上保護器。如果保護器依然無法運作,說明是保護器自身的故障,應予以更換或維修;反之,能正常運行的話,則說明是配電盤或線路的原因,應逐一排查。在配電盤或線路原因排查時,將各出線負荷切斷,如果不能運行說明是配電盤的故障,應檢查絕緣設施及接線是否無誤;如果能正常運行,則是線路有問題,此時便可采用后面的“分線法”來排查故障點。
2.分線排除法,即線路故障點排查應按“主干→分支→末端”順序依次排查。此時,應該先斷開電網的各分支線路,只就主干線路進行試送電,若無故障,說明主干線路運行正常;然后,依次合上分支和末端線路,在投運過程中哪一條線路運行時保護器跳閘,就說明故障點在這條線路上,接下來便可以在這條線路上集中排查故障點。
3.數值比較法,即利用電網線路中的儀器進行數值測量,作對比得到故障點。“數值比較法”一般是指借助儀器、儀表等進行線路或設備測量,把所得數值和原數值作比較,從而找出故障點。
三、剩余電流動作保護器的維護及運行建議
1. 保證正確的三級保護電流差值和時間差
目前三級剩余電流動作保護器的使用很廣泛,但是它的動作電流和分斷時間要有十分科學合理的配置,這也是保證保護器投運率和正確動作率的關鍵。因此,相關部門在實施過程中要確定好各級保護之間的電流值。一般來說,總保護、中級、末級保護三者之間的動作電流值應存在15 mA及以上的級差值,而分斷時間上應保證0.05 s及以上的時間差。因此,末級保護器動作電流定值最小,總保護器動作電流定值最大,而中級保護器動作電流定值介于二者之間,這是三級保護的最科學、最合理配置。
2.加強剩余電流動作保護器的運行及維護管理工作
由于剩余電流動作保護器是關系到人身、財產安全的設備,因此對其的運行維護及管理非常重要,也非常有必要。首先,剩余電流動作保護器在運行過程中,應該對系統進行每年一次的普查,重點檢查漏電動作電流值符合規定與否、電網的絕緣電阻以及變壓器、電機接地裝置的接觸情況是否良好等。其次,每月至少進行一次剩余電流動作保護器的試跳器試驗,且在雷擊等原因導致保護動作后,也應作一次試驗。再次,剩余電流動作保護器動作之后,若檢查未發現故障點,那么僅允許試送電一次。如果再動作,應該查明原因找出故障,不允許連續強制送電。另外,也禁止用戶私自拆除剩余電流動作保護器。最后,就是要加強剩余電流動作保護器管理人員的專業培訓和技能訓練,建立一個有素質、有能力、有經驗的專業保護器維護隊伍。
四、結 語
綜上而述,農村電網中的剩余電流動作保護器對于電網線路中的各種電氣故障、事故及用戶的安全都有很大的保障,因此,在實際的運行過程中一定要認真負責的進行保護器的運行維護和管理工作,保證剩余電流動作保護器的正常運作;而且,要積極培訓專業的電力維修人員,以便于他們能夠及時地檢查出動作保護器的故障點所在,進行維修或更換,以保障用戶的用電安全和用電及時性。也只有這樣,才能夠使農村電網管理工作再上新水平,其安全性再上新臺階,提高電力部門的工作有效性。
參考文獻:
[1] 阮錫江.農網剩余電流動作保護器運行狀況初探[J].科技與企業,2011,(13).
[2] 劉彥言.農村剩余電流動作保護器使用管理淺析[J].農村電工,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