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麗琴+胡雅杰+楊繼紅
摘要:本文通過運用列舉法、演繹法逐步詮釋分析會計基礎工作在醫院財務管理中的重要性、目前存在的問題,指出規范會計基礎工作對醫院財務管理有重要作用。因此要進一步完善會計基礎工作,亟待對現有《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做出修訂,適合現行會計實操。
關鍵詞:會計基礎工作;醫院財務管理;預算管理;成本管理
中圖分類號:F230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07-000-02
近年來,國內醫院的發展環境發生很大的變化,醫院內部的財務管理體制也在逐步完善,對會計基礎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醫院財務制度》、《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總體方案》、新《預算法》、《關于全面推進管理會計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等制度的頒布與實施體現出醫院財務管理不但要求精細化對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更是提出了新標準、高要求。
一、會計基礎工作在醫院財務管理中的重要性
醫院會計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業務,它是運用貨幣計量的手段,采用一定的核算方法,對醫院提供衛生服務過程中所占用的各種財產物資和所發生的費用消耗進行登記、計算、匯總、分析和檢查的過程,以便及時、連續、系統、準確、完整地反映和監督醫院經濟活動的過程以及財務成果。
新會計準則、財稅體制改革的實施進一步完善了會計規則和稅收政策、對規范會計秩序、實現國際趨同發揮重要的作用;行業財務會計制度對實現醫院財務管理精細化、規范化制定了標桿;企業、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對規范財務管理流程,強化會計牽制、監督進行約束;新《預算法》規范了財務收支行為,強化預算約束功能,實現陽光預算;財政部關于全面推進管理會計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強調發揮財務內部管理作用,這些都與會計基礎工作息息相關,只有會計基礎工作的規范化、嚴格化才能帶動制度的執行,發揮財務管理的重要作用。
現代醫院的會計基礎工作主要涉及醫院會計核算以及管理會計等方面的內容,具體包括:會計人員和會計人員的管理辦法、會計核算的要求、會計監督程序及內部會計管理制度等,現代醫院的會計基礎工作是醫院會計工作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會計核算的有效性、會計資料的真實性、會計規范的完整性都依賴于會計基礎工作的規范,并對提升醫院經濟管理等也發揮著重要作用。
二、目前我國醫院會計基礎工作的現狀
隨著我國醫療衛生改革事業的發展,現代醫院為構建科學化、精細化的財務管理體系,加強了對會計基礎工作的重視。近幾年,國家出臺了新《醫院財務制度》和《醫院會計制度》對醫院會計基礎工作的內容進行規范,各大公立醫院也加大了對會計基礎工作的重視程度,積極組織財務人員進行相關業務培訓,并改善醫院財務工作環境,為提升醫院會計基礎工作創造了有利條件。可以看到,目前我國醫院的會計基礎工作所發揮的作用在不斷提高,但是與發達國家完善的醫院會計基礎工作體制相比,目前我國醫院的會計基礎工作還比較薄弱,在很多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尚待解決。
1.醫院財務分析制度不夠完善
目前,國內醫院在財務制度構建上已經取得一定的進展,制定了一些財務指標作為財務分析制度的依據,但是在實際醫療業務活動中并沒有真正使用這些財務指標進行財務分析,預測經濟形勢用以進行財務決策。醫院的財務分析工作只是在年終財務決算工作時為了上報數據要求而計算相關指標,在月度、季度財務報告中并沒有反映。醫院財務部門進行預算編制時,對醫院預算執行率和完成率缺乏對比分析,醫院各個業務部門報送預算時也沒有考慮到收支平衡,正是缺失對醫院業務發展目標、結果進行財務分析從而不能統籌安排醫院收支,使得醫院收支不平衡不能按預算執行醫院業務,進而使得醫院財務分析制度不夠完善,沒有落到實處。
2.醫院會計基礎工作不夠規范化
隨著會計電算化信息化的發展,醫院賬務處理工作很大程度上依賴于財務軟件完成,會計憑證、會計賬簿的形式與手工會計環境相比較也發生了變化,財務信息的儲存方式更多的是電子信息化的模式,因此財務人員容易忽視會計基礎規范化的要求,使得原始憑證不夠規范、對記賬憑證、會計賬簿保存不完善,不重視等情況。我國《會計法》第十三條要求: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和其他會計資料,必須符合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規定。使用電子計算機進行會計核算的,其軟件及其生成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報告和其他會計資料,也必須符合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
3.會計電算化的檔案信息管理不規范
隨著電子信息化的發展,現代醫院已經基本上實現了會計電算化。醫院會計電算化的實施,使得醫院會計檔案的管理方式有了很大的變化,會計檔案的存儲、查詢、管理效率因為運用財務軟件得到了極大的提升。但是,會計檔案保管的要求同過去相比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會計檔案保管的標準也相應提高。從目前來看,醫院電算化會計檔案的收集、管理存在一定的不規范性,主要表現在這兩方面:一是會計檔案信息不及時收集,相關的檔案信息不能及時歸檔,比如不及時打印相關賬套,認為依靠財務軟件紙質版的會計檔案的重要性下降;二是對會計檔案的保管不善,會計檔案不及時歸檔交由醫院檔案管理部門保存、管理,從而影響了會計電算化的效率
4.醫院的財務會計人員配備存在問題
現代醫院會計基礎工作要求各單位應當根據會計業務的需要來設置與其發展規模相適應的會計機構,并且配置相應的具有專業財務知識技能的會計人員。目前我國一些醫院雖然都是按照國家相關規定來設置醫院財務會計機構和財務會計人員, 但是醫院所配備的財務會計人員的整體專業素質水平還有待提高,一些基層醫院的財務人員缺乏專業的會計理論知識,甚至不是專業財務人員從事會計工作,由其他崗位的人員兼任會計,醫院財務會計機構對財會人員的管理也不是很規范不重視醫院財務工作,更無法談及財務管理,這給醫院的會計基礎工作的開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礙,不利于現代醫院的經濟業務管理。
5.會計監督力度缺失
目前,我國公立醫院的財務核算工作已經做得比較好,但在醫院內部,會計監督方面的工作做得還不夠。例如,有的醫院雖然成立了內部審計部門,但是醫院的財務部門與審計部門的職能沒有完全分開,醫院的審計人員常常是由醫院財務管理部門的負責人(或其他財務人員)來兼職,這種財務管理與會計審計混在一起的醫院會計監督模式不能有效地按國家財務法規、財經制度獨立進行會計監督,保持審計的獨立性。
三、規范會計基礎工作對現代醫院財務管理的作用
1.加強會計基礎工作有利于規范會計工作秩序,提高會計核算水平,有助于提供更加完善的財務信息
財政部頒布的《會計基礎工作規范》中規定,“為了加強會計基礎工作,建立規范的會計工作秩序,提高會計工作水平,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的有關規定,制定本規范?!盵3]醫院財務管理工作應當符合本規范的規定,按照規范的要求設置會計機構配備會計人員,符合會計核算的要求,這樣才能夠提供更加真實完整的財務信息,有助于進行財務分析,為領導進行經濟決策提供可靠的依據。
2.規范會計基礎工作有助于發揮財務監督的作用,為醫院經濟發展平穩運行保駕護航
《會計基礎工作規范》中規定,“各單位的會計機構、會計人員對本單位的經濟活動進行會計監督”,“會計機構、會計人員應當對原始憑證進行審核和監督。對不真實、不合法的原始憑證,不予受理。對弄虛作假、嚴重違法的原始憑證,在不予受理的同時,應當予以扣留,并及時向單位領導人報告,請求查明原因,追究當事人的責任”。 [3]
在實施新《醫院會計制度》后,醫院核算的環境和內容發生了很大變化,醫院財務人員所面對的經濟業務也更加紛雜,隨著醫療改革政策的變化要求醫院披露的信息也更加精細化,要求醫院要加強預算管理,加強醫院成本核算進而開展醫院項目成本核算、病種核算等,以公開、透明醫療價格,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的難題,在此背景下財務人員除了對經濟信息合理分類準確核算外,更要發揮財務監督的職能,仔細審核各項經濟業務發揮管理會計的角色,使得醫院經濟管理有序,醫院運營高效且降低成本。
3.規范會計基礎工作對新環境下完善醫院全面預算管理、成本核算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我國新《醫院財務制度》硬化了預算約束,明確國家對醫院實行“核定收支、定向補助、超支不補、結余按規定使用”的預算管理辦法,規定“醫院要實行全面預算管理”。此外,新《醫院財務制度》明確提出:“成本核算一般應以科室、診次和床日為核算對象,三級醫院還應以醫療服務項目、病種等為核算對象進行成本核算。醫院財政項目資金應以具體項目進行明細核算,按要求定期報送項目資金使用情況。醫院對外提供的年度財務報告應按規定經過注冊會計師審計”。[4]
新制度的實施實質上更為強調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的重要性,夯實會計基礎工作才有利于開展醫院全面預算管理、成本核算?!稌嫽A工作規范》第九十六條規定:實行成本核算的單位應當建立成本核算制度。主要內容包括:成本核算的對象;成本核算的方法和程序;成本分析等。[3]第七十一條規定:根據法律和國家有關規定應當對財務報告進行審計的,財務報告編制單位應當先行委托注冊會計師進行審計,并將注冊會計師出具的審計報告隨同財務報告按照規定的期限報送有關部門。[3]可見,會計核算環境在發生變化,但是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的宗旨始終沒有發生變化,規范會計基礎工作并以此為指引,醫院全面預算管理、成本核算才有依據、有基礎。
四、對完善現有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的建議
1.隨著經濟發展會計核算環境發生巨大變化,現有會計基礎工作規范顯現出一定的局限性,應當順應經濟形勢的發展作出更新
我國現行的《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制定于1996年,伴隨著近20年的發展,會計核算的經濟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回顧現行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很多條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特別是現在會計核算環境已經基本實現會計電算化,會計基礎工作規范應該完善在電算化環境下具備的基礎工作規范,建議適當保留傳統手工會計模式下應遵循的會計基礎規范,擴充電算化環境下憑證處理、檔案保管等通用會計基礎工作規范條例。
2.應強化會計基礎工作規范中的會計監督執行力度,使得能夠提升財務人員的地位,使得財務人員發揮會計監督職能時獲得充分的保障,有依可循,有法可依
醫院財務管理的范圍在逐漸擴大,不僅僅局限于財務核算管理,還包括預算管理、成本核算管理等方面新內容,這些都更加強調了財務人員從核算角色向管理角色的轉變,與此同時也強調了醫院財務人員要發揮好監督職能,為醫院經濟運行提供充分的核算依據,對經濟運行情況作出判段為醫院管理層進行經濟決策提供強有力的支持,這些變化要求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對財務人員的監督職能做出更為細化的規定,使得財務人員發揮監督職能時有依可循。
3.加強內部管理會計制度,完善預算管理、成本管理等內部會計管理體系
現有會計基礎規范對內部會計管理規定的較為寬泛、簡單、可執行性欠缺,伴隨著財政部發布的《關于全面推進管理會計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強化了管理會計的重要性,因此應當在會計基礎工作規范中也完善管理會計的體系,增加預算管理、成本核算管理等內部會計管理的內容,一方面順應經濟環境的變化一方面擴充內部管理會計體系。
總之,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猶如會計體系大廈的根基,根基牢固大廈才能巋然不動,加強醫院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為完善會計核算,發揮會計監督職能提供保證,為醫院經濟運行保駕護航,會計基礎工作越扎實,面對國家各項制度提出的新的財務管理要求才更加有把握。于此同時,我國的會計基礎工作落實情況還需要進行規范,而希望能對現有《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做出修訂,以此能邁出了加強會計基礎工作的重要一步,發揮在醫院財務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國家財政部,衛生部.醫院財務制度[M].財社[2010]306號.2010.
[2]國家財政部.醫院會計制度[M].財會[2010]27號.2010.
[3]國家財政部.會計基礎工作規范[M].財會字[1996]19號.1996
[4]鄭大喜.我國與美國公立醫院會計規范的比較及其啟示[J].中國衛生經濟,2014,33(6):87-89.
[5]王兆華,陸麗琴. 基于財務視角下的現代公立醫院管理信息化研究[J].西部中醫藥,2012,25(12):48-49
[6]孟玉霞,陸麗琴.新《醫院會計制度》收入核算與管理探析[J].西部中醫藥,2014,(5):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