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增格列
摘 要:小組合作學習,是以學生個體的獨立思考與實踐為前提,培養學生積極主動地與他人進行合作探究,以便解決問題的一種學習模式。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法的英語教學綜合課堂容易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思維,有利于推動學生智商情商的發展。
關鍵詞:合理分配;教師作用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21-0260-3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1.052
傳統教學方式偏重講授英語語言知識而忽視對學生語言知識的訓練,制約了學生運用英語能力的提高及發展,已很不適應新課程標準下的高中英語教學。在新的教學形式下,課堂教學亟需實施一種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一種教學模式——小組合作學習。
一、合理分配小組
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科學合理地分配小組是重要的前提和基礎。分配小組可以分配成固定的小組,也可以每次按照需求靈活分配小組,教師分配小組要注意學生的性格、性別以及成績的差異。要盡量使每一個小組的總體水平大致相當,以免出現學習上的兩極分化和冷熱不均現象。每一個小組要有一個組織和號召能力較好的人員擔任組長;一個記憶能力總結能力較好的人擔任記錄員。在進行小組活動的過程中,要確保小組中的每一個組員都能夠承擔起一定的責任,每一個人員都能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不能出現所謂的旁觀者或者“一言堂”現象,使學生覺得人人有事可做,還很感興趣,每個人都結合自身的特點,發揮各自的作用。
二、合作學習中教師的作用
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從傳統課堂的“掌控者”變為學生合作學習的“引導者”“促進者”“參與者”。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地討論新的知識點,并且在討論的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將小組合作無法解決的問題記錄下來。對于學生討論中出現的“離題”現象,教師要加以引導,促使學生盡快回到正軌上去。
三、合作學習中學生的作用
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英語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對語言的運用能力,而且學生在小組合作中培養的合作意識對他們以后的工作會有很大的幫助。小組合作的成功需要每一個小組成員具備高度的責任心,教師要讓每一個組員明白小組的成功與自身有著密切的聯系,無論自身的性格如何,學習成績如何,都要對自己所接受的任務盡心盡力,還要和小組成員互相幫助,互相鼓勵互相支持,為取得成功貢獻自己一份力量。
四、合作學習在英語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一)在英語聽寫教學中的應用
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詞匯是最基礎的,也是最難的部分。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詞匯,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記憶。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在小組內集體朗讀詞匯,糾正讀音。然后進入個體拼寫記憶階段。會讀之后進入拼寫記憶階段,拼讀記憶之后可以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聽寫,聽寫往往由組內英語成績最棒、責任心最強的學生來進行,聽寫之后組員之間交換批閱,最后每個小組把錯誤的單詞寫在黑板上,強化記憶,引以為戒。在記憶單詞時,可以進行很多有創意的方式,如進行一人提問三人搶答的單詞比賽,量化得分。小組合作學習詞匯,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和同學在一起學習詞匯,共同進步,減少了心理壓力。記憶的效果自然比以前提高。
(二)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英語閱讀技能是英語課程標準提出的具體要求。現在英語教材,閱讀量大量增加。如果按照傳統的教學方式,英語教師是很難高效地完成教學任務的。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可以大大地減輕教師的課堂教學壓力。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在小組內預習閱讀材料,通過談論找出材料的重點難點,并總結出問題。對出現的問題,小組成員可以進行交流,取長補短,共同解決,彌補自己的知識缺陷。最后讓學生在全班范圍內進行講述,與同學們分享自己的收獲并共同解決存在的問題,教師適時進行點撥,讓學生在動態的合作交流中獲得知識。
(三)在英語口語教學中的應用
口語交際是語言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口語交際要求在一定的人際關系中進行,要求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更依賴于集體行為。因此,小組合作學習是學生進行口語交際的一個良好形式。學生在口語交際中可以按照多種方式進行訓練,如分角色對話、課文問答、句型操練或交際性練習等。
五、評價
教師要把握好對小組討論的評價標準,在不忽視對個人評價和學習結果評價的基礎上,更應側重于集體評價和學習過程的評價。本人采取了“具體要求,小組評價,及時指導”的做法,著重對小組討論的行為作集體評價。當然,對于合作學習中出現的問題本人進行了一定的指導,對于一些羞于開口的學生我建議他們事先作好準備,報告前先寫在紙上,準備充分了,自信心也就增強了,發言中遇到問題,可以容許本組同學給予必要的提示和示意。
總而言之,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標提倡的一種新的學習方法,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交際能力。作為一種教學方法、教學模式,絕不是一種簡單的課堂組織形式。我們應該以學生為中心,加強互動的同時完成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