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中國內地與澳門刑事被害人保護的比較研究

2016-05-20 15:37:34趙琳琳
昆明理工大學學報·社科版 2016年2期

趙琳琳

摘 要:長期以來,被害人保護問題在刑事立法和司法中未得到足夠的重視,被害人遭受犯罪帶來的經濟損失和精神損害,甚至在刑事訴訟過程中二次被害。近年來,中國內地和澳門特區都先后修改了各自的刑事訴訟法典,但在被害人保護方面,兩地均存在明顯的不足。通過比較兩地被害人保護的制度及實踐,有利于檢視相關缺失,促進立法和司法的完善,更好地保障被害人的合法權益。

關鍵詞:被害人;輔助人;法律援助;人身保護;被害人救助

中圖分類號:DF7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1-1254(2016)02-0040-08

近年來,刑事被害人的保護問題正日益受到重視。從中國內地和澳門特區的刑事立法和司法實踐來看,亦是如此。中國內地刑事訴訟法已于2012年3月作出第二次的修正,并于2013年1月1日起實施;澳門回歸以后,自2008年起著手第一次修改刑事訴訟法典的工作,最終在立法會通過,并于2014年1月1日起實施。兩地同屬大陸法系,比較兩地的刑事被害人保護問題,無疑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一、澳門特區刑事被害人保護的現狀

根據澳門《刑事訴訟法典》的相關規定,被害人是指具有法律借著訂定罪狀特別擬保護的利益人。總的來看,目前刑事被害人在澳門特區是保護不足的:一方面,被害人本身并不具有訴訟主體的地位,難以主動推動訴訟程序的進行,在刑事訴訟中參與有限,難以充分表達自己的意愿或有效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另一方面,由于部分嫌犯沒有賠償能力或賠償能力不足等原因,一些被害人根本得不到充分的經濟賠償,在一些特殊案件中,甚至陷入“第二次被害”的境地。

(一)被害人的告訴權和自訴權

澳門刑事法律將犯罪按照社會危害程度分為三類:公罪、準公罪及私罪。其中,被害人在準公罪和私罪中對于程序的啟動具有一定權力。根據澳門《刑法典》第105條的相關規定,如果屬于非經告訴不得進行刑事程序的情況,則被害人有提出告訴的正當性,但另有規定的除外。如果被害人死亡,告訴權則依法轉予他人;如果被害人未滿16歲,或對告訴權的行使范圍及意義不具有理解或辨別能力,則由其法定代理人行使告訴權。告訴權人須自知悉犯罪事實及作出該事實的正犯之日起6個月內行使告訴權,否則就超過了告訴時效,即“告訴權之消滅”。當告訴權人明示放棄告訴權,或作出可確實推斷放棄告訴權的事實后,則不可再要求行使。告訴權人撤回告訴必須在法院宣布第一審判決之前。即使在自訴案件中,自訴人提起告訴以后,檢察院仍然發揮主導作用,自訴人只是作為從屬輔助檢察院的追訴活動。總的來看,被害人在犯罪追訴活動中所起的作用非常有限。

(二)作為輔助人的權利與義務

在澳門刑訴法中,被害人不是刑事訴訟主體,但“輔助人”是刑事訴訟主體之一,法律賦予其一定訴訟權利,如參與偵查或預審,并提供證據及聲稱采取必要的措施;在私罪案件中,檢察院認為證據不足而不提出控訴的,輔助人可獨立提出控訴;在法院辦事處查閱筆錄,以及獲得經批示許可發出的副本、摘錄及證明等。澳門《刑事訴訟法典》規定下列人能夠申請成為輔助人:年滿16歲的被害人;無能力人的法定代理人;在公罪、準公罪中享有告訴權的人;如果被害人死亡,其配偶、子女、父母等亦可成為輔助人。被害人一旦申請成為輔助人,就不再以證人身份作證,而是以輔助人身份作出聲明,這也是一種法定證據方法;同時,輔助人作為訴訟主體之一,還必須履行一定的負擔,如繳納司法稅;必須由律師代理參與訴訟等。

(三)獲得司法援助的權利

根據第41/94/M號法令的規定,如在刑事訴訟程序中刑事訴訟取決于其控訴之人居住于澳門地區,倘能證明其沒有足夠經濟能力支付案件之全部或部分之正常負擔,則有權申請司法援助。據此,只有私罪的被害人才有權申請法律援助,這顯然不公平。不過,第13/2012號法律《司法援助的一般制度》(2013年4月1日起生效)進一步擴大了司法援助的范圍,除了法定的幾種情形之外,司法援助適用于在澳門特別行政區的法院所進行的任何形式的訴訟。根據該法,司法援助包括以下形式:豁免支付預付金;豁免支付訴訟費用;委任在法院的代理人和支付代理費用。澳門特別行政區居民和住所設于澳門特別行政區的非具營利目的的法人,如屬經濟能力不足,有權獲得司法援助。基于下列任一情況而在澳門特別行政區逗留者,如屬經濟能力不足,亦有權獲得司法援助:具有外地雇員身份者;獲澳門特別行政區主管當局承認難民地位者;獲第4/2003號法律第8條所指在澳門特別行政區逗留的特別許可者。

(四)獲得人身保護的權利

澳門刑訴法規定了六種強制措施,其中一項為“禁止離境及接觸”,其依據是該法的第184條第1款:“如有強烈跡象顯示嫌犯曾故意實施可處以最高限度超逾一年徒刑之犯罪,法官得命令嫌犯履行下列全部或部分義務:a)不得離開澳門,或未經許可時不得離開澳門;b)不得與某些人接觸或不得常至某些地方或某些場合。”由此可見,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澳門法官可以決定禁止接觸被害人的強制措施,但是這一規定比較籠統,操作性并不強。

(五)獲得民事賠償的權利

根據澳門《刑事訴訟法典》第60條規定,以犯罪實施為依據提出的民事損害賠償請求,必須在有關刑事訴訟程序中提出;如果屬于《刑事訴訟法典》第61條規定的情況,則受害人可以在刑事訴訟程序以外獨立提出民事損害賠償請求。另據澳門《刑法典》第122條,如受害人不能從應負責任之人處得到賠償,法院可以應受害人申請,以所造成損害為限度,按照《刑法典》中規定因與犯罪有關而被宣告喪失的對象、出售對象的所得,又或支付或轉移予澳門特別行政區的與犯罪所得利益相當之價金或價值給予受害人。如果犯罪所造成的損害嚴重至受害人因此而失去維持生活的方法,且預計應負責任之人將不對損害作出彌補,則法院得應受害人申請,并以該損害為限度將全部或部分罰金給予受害人。

此外,澳門還有專門規范保障暴力罪行受害人的法律。根據第6/98/M號法律,凡因在澳門境內、在澳門注冊的船只或飛行器內發生故意暴力行為而直接導致身體嚴重創傷的受害人,以及在引致死亡的情況下,根據民法有接受撫養權利的人士,即使在刑事訴訟程序中尚未成為輔助人或不能成為輔助人,只要符合法定的要件,均得向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申請發放一項援助金。在緊急情況下,申請人還可先行申請發給“備用金”以解燃眉之急,并在之后的援助金中予以扣除。

(六)特別法中的被害人保護

刑事特別法中對于被害人保護規定得較為具體。例如,第6/2008號法律《打擊販賣人口犯罪》第7條(保護和援助受害人的措施)規定:“①政府負責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保護及援助販賣人口犯罪的受害人,尤其是:第一,設立一個保密且免費的保護受害人計劃,旨在確保受害人有一個獲暫時收容的適當地方,保障其人身安全,以及獲得必需及適當的心理、醫療、社會、經濟及法律援助;第二,設有用作接待受害人的地方,該地方尤其應具有向受害人提供有關其權利的資料及將其轉介到主管實體的功能,以及設立協助受害人及接受其查詢的機制;第三,促進透過社會傳播媒介作出宣傳推廣活動,使公眾關注販賣人口犯罪所帶來的問題,并印制及免費派發有關受害人權利的小冊子,該等小冊子須盡可能以多種語言編寫,當中應載有關于販賣人口的性質、受害人的權利及保障、可求助的部門及實體,以及可維護受害人權利或確保受害人獲得保護的機制等資料;第四,推行關于預防及遏止販賣人口犯罪、受害人狀況、接待技巧、保護受害人機制的培訓活動;第五,推行各項研究工作,旨在從不同層面了解有關販賣人口犯罪的現象;第六,與公共或私人實體訂立合作協議,以協助及收容販賣人口犯罪的受害人。②在販賣人口犯罪的受害人、其家人或證人的生命或身體完整性受危害時,司法當局、刑事警察機關及主管的公共部門或實體應按情況所需,迅速及有效采取一切適當措施,確保該等人得到保護及援助;如屬非澳門居民的情況,則應啟動必要的合作機制,以便其所屬國家或地區提供相應的保護及援助。”

此外,2011年,澳門特區政府施政報告也曾提出要積極開展打擊家庭暴力的工作,預防家庭暴力的發生,致力于保護家庭中的弱勢成員,尤其是婦女與兒童。目前,澳門處理家庭暴力犯罪主要根據《刑法典》第二卷第一編侵犯人身罪的相關規定。2011年9月以來,澳門法務局和社工局就《家庭暴力防治法》法案先后進行多次公開咨詢,但各方存在一定爭議,現仍在立法會研究和討論中。有關組織呼吁應清楚列明受害人享有的權利,包括:制定警方處理家暴的程序指引,確保程序的統一和嚴謹,避免因各個警員的處理手法不同,令受虐者得不到應有的保障;保證受害人可獲得實時保護措施;確保在最短時間內發出保護令,嚴重個案增設緊急保護令措施;嚴格保護受害人的個人資料和私隱;受害人有權及時獲得各項社會服務支持。

二、中國內地刑事被害人保護的現狀

2012年,內地刑訴法修訂后在被害人保護方面取得若干進展,尤其是在刑事和解、被害人救助方面,但有些地方仍停留在原地。

(一)不像當事人的“當事人”

與澳門不同,被害人在內地刑事訴訟法中具有當事人的地位,并享有一定的訴訟權利,承擔一定的訴訟義務。比如,內地刑訴法第176條規定:“對于有被害人的案件,決定不起訴的,人民檢察院應當將不起訴決定書送達被害人。被害人如果不服,可以自收到決定書后7日以內向上一級人民檢察院申訴,請求提起公訴。人民檢察院應當將復查決定告知被害人。對人民檢察院維持不起訴決定的,被害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被害人也可以不經申訴,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人民檢察院應當將有關案件材料移送人民法院。”內地刑訴法第218條規定:“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判決的,自收到判決書后5日以內,有權請求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人民檢察院自收到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請求后5日以內,應當作出是否抗訴的決定并且答復請求人。”

但是,在刑事訴訟的某些環節,被害人卻無“當事人”之實:首先,被害人并無獨立的上訴權。對于一審裁判不服的,當事人只能申請檢察院抗訴,是否會引起二審程序,則取決于檢察院的決定。其次,被害人的知情權未能得到充分保障。司法實踐中,有的辦案機關未依法通知被害人出席法庭,或者未依法送達訴訟文書等。再次,被害人與被告人的訴訟權利在諸多方面不對等,被害人難以真正有效地參與訴訟。例如,法庭上沒有專門的被害人席、被害人不享有最后陳述權等。尤其在二審程序中,除非被害人就附帶民事訴訟提出上訴而有權參加法庭審理,否則幾乎沒有任何權利。不過,沒有上訴權的被害人可以依法對已生效裁判進行申訴,但申訴條件嚴格,不易啟動再審。

(二)附帶民事訴訟程序

2012年,新刑訴法將附帶民事訴訟部分擴展至四條。在此之前,有關附帶民事訴訟的財產保全問題在刑事立法上不夠明確。因此,新刑訴法第100條特別規定了兩類保全措施的啟動方式:一是依申請啟動,即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或檢察院申請法院依法采取保全措施;二是依職權啟動,即在必要的時候,法院可采取保全措施,查封、扣押或凍結被告人的財產。新刑訴法第101條還規定法院審理附帶民事訴訟案件,可以進行調解或根據物質損失情況作出裁判。這樣,附帶民事訴訟中的調解就有了明確的法律依據,這一規定更有利于保護被害人的合法權益。對此,《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153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附帶民事訴訟案件,可以根據自愿、合法的原則進行調解。經調解達成協議的,應當制作調解書。調解書經雙方當事人簽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調解達成協議并即時履行完畢的,可以不制作調解書,但應當制作筆錄,經雙方當事人、審判人員、書記員簽名或者蓋章后即發生法律效力。

(三)刑事和解

為了順應刑事協商的國際潮流,同時也是在總結我國本土司法經驗的基礎上,新刑事訴訟法增設了當事人和解的公訴案件訴訟程序。其中,刑訴法第277條規定了適用當事人和解的案件范圍:“下列公訴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誠悔罪,通過向被害人賠償損失、賠禮道歉等方式獲得被害人諒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雙方當事人可以和解:第一,因民間糾紛引起,涉嫌刑法分則第4章、第5章規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處3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第二,除瀆職犯罪以外的可能判處7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過失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5年以內曾經故意犯罪的,不適用本章規定的程序。”和解的條件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誠悔罪;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向被害人賠償損失、賠禮道歉等獲得被害人諒解;當事人自愿、合法。緊接著,該法第278條規定了刑事和解程序,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應當聽取當事人和其他有關人員的意見,對當事人和解的自愿性與合法性進行審查,并主持制作和解協議書。該法第279條還規定了刑事和解的法律后果,對于達成和解協議的案件,公安機關可向人民檢察院提出從寬處理的建議。人民檢察院可向人民法院提出從寬處罰的建議;對于犯罪情節輕微,不需要判處刑罰的,可以作出不起訴的決定。人民法院則可依法對被告人從寬處罰。

(四)被害人救助

所謂被害人救助是指對于遭受犯罪侵害卻未獲充分賠償的被害人及其家屬,由國家進行補償。2008年,建立刑事被害人制度被納入中央司法體制和工作機制改革部署;2009年3月,中央政法委員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財政部、民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聯合印發《關于開展刑事被害人救助工作的若干意見》,刑事被害人救助工作在全國范圍內推開。為明確救助重點,該指導意見要求各地在自行確定具體救助范圍的同時,重點保障因遭受嚴重暴力犯罪侵害導致嚴重傷殘甚至死亡的被害人或其近親屬的救助需求[1]。2009年3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在《人民法院第三個五年改革綱要》中也明確提及將建立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被害人救助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部分被害人及其家屬的生活困難,但畢竟適用范圍有限,而且,目前尚無專門的被害人補償法,刑訴法中也沒有關于被害人補償的相關規定。

三、兩地刑事被害人保護之比較

從上述情況來看,內地和澳門均認識到保護被害人對于社會公平的意義,并也在立法和司法上采取了相應的對策。與此同時,兩地在具體制度上亦存在不少差異,但各有所長,可以互相借鑒,取長補短。

(一)相同點

如前所述,內地被害人或澳門的輔助人在刑事訴訟中均享有諸多訴訟權利:參與訴訟,得到一定的人身保護,獲得補償或救助,等等。與此同時,兩地在被害人的保護上亦存在諸多相似的不足之處:比如,如何避免和減少訴訟過程中“第二次被害人化”的現象。這種由于受到犯罪的侵害,又由于刑事訴訟法等而遭受被害的過程,便被稱為第二次被害人化[2]。再如,如何確保被害人的意見得到辦案機關和人員更多的尊重,如何保證被害人獲得充分的經濟補償,等等。

(二)不同點

兩地由于在歷史背景、文化、法律淵源等方面存在著較大差異,對刑事被害人提供的具體保護也明顯不同:

1被害人的訴訟地位不同。一般而言,澳門的被害人不具有訴訟主體的地位;成為“輔助人”才是訴訟主體。而內地的被害人是法定當事人的一種。因此,兩地的被害人對于程序的推進作用也不同。比如,根據內地刑訴法,被害人可以在一定范圍的案件中與犯罪嫌疑人進行和解,這一程序大大提高了被害人參與訴訟的積極性,對彌補被害人的損失、恢復被害人的心理等均起到較大作用。根據澳門《刑事訴訟法典》規定,輔助人可參與由檢察院領導的偵查并提供證據,及申請采取必要措施,但其參與訴訟必須由律師代理。輔助人具有檢察院協助人的地位。如果案件屬于公罪、半公罪,輔助人若不同意檢察院的控訴內容,可對案件提出獨立的控訴。但檢察院將案件歸檔時,輔助人有異議的,只能提出預審,等等。

2被害人的人身保護制度不同。如前所述,澳門的刑事被害人缺乏具體而完善的人身保護制度。內地2012新刑訴法第62條規定:“對于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動犯罪、黑社會性質的組織犯罪、毒品犯罪等案件,證人、被害人因在訴訟中作證,本人或者其近親屬的人身安全面臨危險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采取以下一項或者多項保護措施:不公開真實姓名、住址和工作單位等個人信息;采取不暴露外貌、真實聲音等出庭作證措施;禁止特定的人員接觸證人、鑒定人、被害人及其近親屬;對人身和住宅采取專門性保護措施;其他必要的保護措施。證人、鑒定人、被害人認為因在訴訟中作證,本人或者其近親屬的人身安全面臨危險的,可以向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請求予以保護。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依法采取保護措施,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配合。”和舊法相比,新法的這一規定更為具體,加強了辦案機關的責任,更有利于保護被害人的人身安全。

3被害人的經濟補償制度不同。澳門對于被害人補償的規定限制嚴格,因而許多被害人無法獲得實際的補償;內地雖然目前也尚無專門的被害人保護法,但是實踐中的補償或救助工作有效緩解了刑事被害人的精神痛苦和實際困難。據報道,自2009年以來,刑事被害人救助工作在全國范圍陸續開展,已有17個省和一些地市出臺了實施意見,全國法院共救助刑事被害人約109萬人,實際救助資金約205億元。2014年、2015年,中央財政每年下撥7億元,地方各級財政分別安排救助資金177億元、224億元用于國家司法救助資金[3]。

4被害人是否繳費不同。澳門刑訴法第495條(因成為輔助人而須繳納之司法稅)規定:“第一,成為輔助人將導致其須繳納司法稅,其金額為有關訴訟程序之最低額,如其后輔助人被判處繳納另一司法稅,則已繳納之司法稅須予以計算;如提出成為輔助人之申請時有關訴訟程序仍未分類,申請人須繳納司法稅,其金額為以獨任庭審理普通訴訟程序時所需繳納之最低額;訴訟程序一經分類,須繳納尚欠之金額。第二,凡被通知繳納司法稅中尚欠之金額,而不在5日期間內繳納者,其作為輔助人之一切權利視為舍棄及喪失。第三,如輔助人死亡或無能力,其所繳納之司法稅惠及所有替代其位置以便能繼續進行輔助活動之人。”內地刑訴法卻無這樣的規定,在附帶民事訴訟中亦無需繳納訴訟費用。

四、兩地刑事被害人保護的未來

兩地在被害人保護問題上均存在明顯的不足,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相比,不少制度有待確立或完善,并加以落實。

(一)加強被害人的人身權保護

內地刑訴法在2012年修訂時初步解決了被害人的人身保護問題,效果方面還有待改善。澳門第6/2008號法律的適用范圍畢竟有限,從澳門的地域特點和懲罰犯罪的實際需要來看,建立完善的被害人保護制度十分必要:首先,盡管澳門《刑法典》分則第一編規定了“侵犯生命罪”“侵犯身體完整罪”“侵犯人身自由罪”“侵犯其他人身法益罪”等,但其屬于事后保護,因而在保護效果上大打折扣。其次,澳門是一個彈丸之地,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比較緊密;在有組織犯罪等刑事案件中,罪犯組織性強、手段多樣且殘忍、社會危害性極大,被害人極易受到打擊報復,應當盡快與國際接軌,借鑒其他國家或地區的成功經驗,在總結第6/2008號法律適用經驗的基礎上,細化澳門《刑事訴訟法典》中的已有規定,并增補必要的、具有可操作性的保護措施。

(二)重視被害人的隱私權保障

由于被害人隱私權保障的重要性,不少國際文件均提到了這一問題。例如,聯合國《為罪行和濫用權力行為受害者取得公理的基本原則宣言》第6條第4款集中規定了保護被害人隱私權的基本原則,即“采取各種措施,盡可能減少對受害者的不便,必要時保護其隱私,并確保他們及其家屬和為他們作證的證人的安全而不受威嚇和報復”為罪行不濫用權力行為受害者取得公理的基本原則宣言(1985年11月29日)》, https://documents-dds-ny.un.org/doc/RESOLUTION/GEN/NR0/474/81/IMG/NR047481.pdf?OpenElement,最后訪問時間為2016年3月5日。

。聯合國《執法人員行為守則》亦指出:執法人員由于本身任務的性質會得到有關別人私生活或可能對別人的利益,尤其是對名譽有害的材料。他們應該極力小心保護和使用這些資料,只有在執行任務或為了司法上的需要時才可予以披露;凡為其他目的而披露這種資料都是完全不適當的[4]。

具體而言,由于被害人在刑事訴訟中的角色相對弱勢,對中國內地和澳門特區來說,無論是辦案機關和人員,還是社會大眾和媒體,都應該尊重被害人,不要對其造成再次的傷害。本來,媒體有報道真相的自由,民眾也享有知情權,但這些不能與保護被害人的個人隱私相沖突。具體而言,社會大眾不應散布或傳遞被害人的相關影像,媒體不能為了提高收視率或點擊率而超越報道的必要界限,或者為了達到商業目的而采取不必要的報道手段,否則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在一些涉及個人隱私的犯罪中,被害人的姓名應以代號或化名來表示,其他資料也不能外露,以免社會大眾辨識出被害人。取證的時候,偵查人員應當目標明確,只有不得不了解的問題才可以向被害人提出,且保全必要信息即可。未經當事人同意,不得擅自公布他人私密或不雅照片。此外,審判人員在判決書中的措辭對于恢復被害人心理也有著重要影響,應注意相關表述。

當然,保護被害人的隱私權還需要處理好其與審判公開的關系。以澳門為例,根據澳門《刑事訴訟法典》第77條、第353條及法律第9/1999號第9條的相關規定,審判聽證必須公開,除非法院為保障人格尊嚴、公共道德或訴訟行為的正常進行而另作限制。如果刑事訴訟涉及的被害人未滿16歲及為販賣人口或性犯罪,則訴訟在一般情況下透過視像設備進行。但在任何情況下,判決和處分必須公開宣讀。總的來看,該法典對于刑事訴訟中涉及被害人隱私的信息應如何處置,缺乏明文規定。澳門近年來發生的風化案等由于受到媒體和大眾的過分關注,被害人的隱私一次次曝光,不利于其擺脫犯罪受害的陰影、開始新生活。因此,必須盡快完善被害人的隱私權保護制度。比如,加強身份保密,采取適當方式作證,法院可命令媒體不得報道或記載被害人的姓名或其他可識別其身份的信息,等等。

(三)明確精神損害賠償

關于精神損害,學界存在“廣義說”和“狹義說”。“廣義說”認為精神損害是指精神利益損失的一切狀態,不僅包括失常、失落、痛苦、焦急、能力減損等精神不良狀態,而且包括因此失去的財產利益;“狹義說”認為,精神損害限于純粹精神利益的損失,即非財產性損失[5]。從世界范圍來看,將犯罪導致的精神損害納入賠償范圍是得到普遍認可的,這樣可以更全面地維護被害人的合法權益。

澳門《民法典》第489條規定了非財產損害的賠償問題:“第一,在定出損害賠償時,應考慮非財產之損害,只要基于其嚴重性而應受法律保護者。第二,因受害人死亡,就非財產之損害之賠償請求權,由其未事實分居之配偶及子女、或由其未事實分居之配偶及其他直系血親卑親屬共同享有;如無上述親屬,則由與受害人有事實婚關系之人及受害人之父母、或由與受害人有事實婚關系之人及其他直系血親尊親屬共同享有;次之,由受害人之兄弟姊妹或替代其兄弟姊妹地位之甥侄享有。第三,損害賠償之金額,由法院按衡平原則定出,而在任何情況下,均須考慮第487條所指之情況;如屬受害人死亡之情況,不僅得考慮受害人所受之非財產損害,亦得考慮按上款之規定享有賠償請求權之人所受之非財產損害。”其他法律規范也未將犯罪導致的精神損害排除在賠償范圍之外。據此,被害人可以就犯罪所遭受的精神損害提出附帶的民事賠償請求。

內地刑訴法第99條規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而遭受物質損失的,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被害人死亡或者喪失行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如果是國家財產、集體財產遭受損失的,人民檢察院在提起公訴的時候,可以提起附帶民事訴訟。”可見,新刑訴法仍然將犯罪引起的精神損害賠償排除在外。最高人民法院的相關解釋當中也指出:因受到犯罪侵犯,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或者單獨提起民事訴訟要求賠償精神損失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然而,我國《侵權責任法》第22條已經明確規定,侵害他人人身權益,造成他人嚴重精神損害的,被侵權人可以請求精神損害賠償。這一點極不公平,遭受民事侵權尚可以得到精神損害賠償,但是遭受更為嚴重的犯罪侵害卻無法得到這樣的賠償。當然,這背后也存在一定的現實因素,在大多數刑事案件中,被告人沒有賠償能力或者賠償能力十分有限,物質賠償尚且困難,更不用說精神損害賠償了。不過,即便如此,立法上還是應該承認被害人請求精神損害賠償的權利。

(四)完善被害人補償制度

澳門第6/98/M號法律《對暴力罪行受害人的保障》確立了“暴力罪行受害人援助金制度”,但適用條件比較嚴苛:被害人因故意暴力犯罪而死亡或身體嚴重受傷,導致所屬家庭的生活水平受到嚴重影響,且有確切跡象顯示被害人無法透過作案人獲得賠償,才可向行政長官申請援助金。此外,澳門《刑事訴訟法典》第451條賦予檢察院權限以促進有罪判決的執行,其中就包括損害賠償的支付。倘若被判刑人不支付,被害人需依照澳門《民事訴訟法典》通過聘請律師向法院提出強制執行之訴。如果被判刑人在澳門根本沒有財產,則顯然不會有結果,這對被害人非常不利。對此,最好制訂單獨的被害人補償法。澳門回歸近20年,經濟發展態勢良好,特區政府有能力對被害人進行經濟補償。如果暫不能單獨立法,可在《刑事訴訟法典》中明確規定:當有確切跡象顯示被害人無法獲得賠償時,由特區政府予以補償,補償并不以暴力罪行為條件。

至于中國內地,從目前地方開展的被害人救助情況來看,主要存在救助資金不足、救助形式單一、救助程序繁瑣、救助啟動和實施被動等問題。對此,應考慮建立專項救助基金。在政府撥款為主的同時,采用開放、多元化的方式籌集資金,以便讓更多的刑事被害人獲得救助;同時,還需拓寬救助途徑,建立社會聯動機制。救助資金畢竟有限,從長遠來看,被害人及其家屬可能在接受救助后仍面臨生活困難。因此,在救助的同時必須落實其他社會保障制度。為了加強規范,可以在總結實踐經驗的基礎上適時啟動國家立法。

(五)充分保障被害人獲得法律援助的權利

如前所述,澳門的司法援助制度已經作出修改,新法在保障被害人方面取得了進展。從中國內地的情況來看,國務院2003年《法律援助條例》第11條規定:“刑事訴訟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其一,犯罪嫌疑人在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后或者采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聘請律師的;其二,公訴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托訴訟代理人的;其三,自訴案件的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托訴訟代理人的。”不過,刑訴法中有關法律援助的規定并未涉及被害人,盡管實踐中有的被害人可以獲得法律援助,但“條例”的層級效力畢竟在法律之下。所以,還是應當在刑訴法中明確規定被害人享有這項權利。當然,鑒于目前律師數量有限這一現實,立法上可以就援助范圍進行一定的限制。

(六)加強被害人基本訴訟權利的保障

[JP+1] 澳門刑事訴訟在保障輔助人訴訟權利方面基本上還是比較好的。就內地刑事訴訟而言,以下幾個方面還需要加強:首先,為了充分保護被害人的知情權,應完善被害人訴訟權利義務的書面告知制度。辦案機關應通過正式文書告知被害人如何參與訴訟,其享有哪些權利和承擔哪些義務,以便被害人有效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其次,還應充分保障被害人的訴訟參與權。例如,被害人有權在法庭發表受害影響陳述;被害人作為法益損害的具體承擔者,應有權參與刑罰變更執行程序,并充分表達意見。因此,立法上可增加規定:在變更執行程序中,司法機關必須征求被害人的意見并及時告知結果,以實現減刑、假釋程序的外部監督,平復被害人的受害心理。再次,應落實贓物去向審查機制,及時掌握被害人的受損情況和訴訟請求,并積極促成退贓。最后,取消公訴轉自訴的相關規定,該項制度的出發點是為了解決被害人告狀難的問題,但從實踐情況來看并未達到預期目的。對此,可借鑒澳門等其他法域的經驗。例如,澳門《刑事訴訟法典》第268條第1款規定:“預審旨在對提出控訴或將偵查歸檔之決定作出司法核實,以決定是否將案件提交審判。”在預審辯論終結之后,預審法官會根據案件情況依法作出起訴或不起訴的批示。中國內地也可對公安機關不立案或檢察院不起訴的案件采取由法官審查的方式,法官認為應當立案或起訴的,相應的辦案機關必須服從,而不是由被害人直接拿著公訴案件到法院提起自訴。畢竟,在黑社會性質犯罪、有組織犯罪等特殊案件中,被害人無法承擔這樣的重任,從而可能導致立法目的落空。不過,由于內地沒有預審法官的設置,為了防止先前的決定導致預判的后果,審查的法官應當與審判的法官不同。[JP]

參考文獻:

[1]楊樹明.最高人民法院推動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改革綜述[N].人民法院報,2012-06-11(1).

[2]大谷實.犯罪被害人及其補償[J].黎宏,譯.中國刑事法雜志,2000(2):120-124.

[3]李陽.2015年國家安排近30億用于司法救助 了解6大問題[N].人民法院報,2015-12-08(1).

[4]王鷹.人民警察與公民權利保護[M].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3:189.

[5]高家偉.國家賠償法[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16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本伊人色综合网| 国产农村精品一级毛片视频| 亚洲首页在线观看| 日韩小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成人超福利久久精品| 国内精品自在自线视频香蕉| 日本欧美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色在线| 亚洲天堂网在线视频| 国产一区在线观看无码| 欧美激情首页| 啊嗯不日本网站| 欧美成人看片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三级电影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视频99| 中文字幕首页系列人妻| 欧美成人综合视频| 精品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 国产三级毛片| …亚洲 欧洲 另类 春色| 2020久久国产综合精品swag| 9999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所毛片视频|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东京热| 少妇精品在线| 亚洲第一中文字幕| 精品精品国产高清A毛片|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鬼色|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业不| 99久久免费精品特色大片| 免费在线成人网| 91福利国产成人精品导航| 久久91精品牛牛| 亚洲国产日韩视频观看| 精品福利视频导航| 先锋资源久久| 无码'专区第一页| 99精品免费欧美成人小视频| 国产精品精品视频| 日韩毛片基地| 中文字幕第1页在线播| 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 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 久久美女精品| 成人午夜精品一级毛片| 国产精选自拍| 在线观看免费国产| 午夜国产大片免费观看| 亚洲一区色| 黄网站欧美内射| 国产又粗又猛又爽视频|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乱码中文| 天堂岛国av无码免费无禁网站| 色悠久久久| 精品91在线| 四虎精品黑人视频| 日本www色视频| 中文字幕日韩视频欧美一区| 日韩无码黄色| 久久精品免费国产大片| 国产一区二区色淫影院| 国产综合网站| yy6080理论大片一级久久| AV在线天堂进入| 69综合网| 狼友视频国产精品首页| 欧美特黄一免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精品视频| 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 91色国产在线| 亚洲天堂视频网站| 玩两个丰满老熟女久久网| 99久久精彩视频| 污视频日本| 57pao国产成视频免费播放| 亚洲娇小与黑人巨大交|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片在线观看| 青草国产在线视频| 怡红院美国分院一区二区| 特级精品毛片免费观看| 日本一本正道综合久久dvd | 成年人视频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