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在宇
曾被認為是鐵腕治污的硬漢
卻是一只攬權撈錢的“老虎”
他在環保執法中“靠山吃山”
家中的上億元現金多到發霉變質
近來,山西省委書記王儒林的一段講話視頻引發外界關注。在一場專題黨課上,王儒林說:“我們省的一個廳長,2015年3月被‘兩規。從他的車上、辦公室、住所、租賃的房屋等處起獲巨額人民幣和各類外幣、銀行卡、存折、黃金等等,光這些真金白銀就有1.5億元,此外,還有大量字畫、玉器、古董和多套房產,涉案金額不下兩億元。這么有錢,他還找私營企業老板借車;車用一段時間,他認為舊了,再找那個老板換新的。老板就再給他買新的。”
王儒林口中這名瘋狂斂財的“億元巨貪”,正是山西省環保廳原廳長劉向東。在談到劉向東的權錢交易時,王儒林甚至用“嘆為觀止”來形容:“他斂財已到了瘋狂的地步,大小通吃,竟然在飯桌上集體公開收受請托人5萬元、10萬元,甚至更多的錢財。辦案人員收繳他的贓款時,看到地上隨便扔著成箱成袋的現金,上面落滿灰塵,有的已經發霉變質。”
這樣一個重量級貪官,此前留給外界的印象卻是一名鐵腕治污的硬漢、全國環保系統的先進典型、媒體筆下“為環保而生”的“明星廳長”。
帶有匪氣的廳長
61歲的劉向東祖籍河北省平山縣,父親曾是山西省一名廳級干部。山西大學中文系畢業的劉向東當過幾年記者,后來步入政界。他28歲成為太原市第一商業局副局長,36歲便躋身廳級干部行列。一名熟悉山西省政情的人士透露,劉向東的仕途順風順水,除了自身能力出眾——抓工作是把好手、搞關系也在行,父輩的提攜助推也不可或缺。
一名早年與劉向東有過接觸的人士介紹,劉向東為人豪爽,甚至帶著幾分匪氣。對朋友很熱心,對看不順眼的人絲毫不客氣。
2000年,45歲的劉向東出任山西省供銷社理事會主任、黨組書記,成為正廳級官員。隨即,各種舉報紛至沓來,有說他搞男女關系的,有反映他收受賄賂、將商業大廈低價出租的。
這些舉報給劉向東的仕途帶來一些影響。剛晉升正廳級那幾年,劉向東曾積極爭取,希望外派出去當個市長,但未能如愿。
2006年,劉向東調任山西省環保局黨組書記、局長。當地人士介紹,這次平調讓劉向東的仕途前景愈發黯淡。他已51歲,幾乎沒有年齡優勢可言,當時的環保局還沒有升格為環保廳。“劉向東此前就有不少負面傳聞,從此之后,或許更是一門心思掉到錢眼兒里。”
在這時,山西省嚴重的污染狀況與各界對于環保的重視,令環保部門變得日益重要起來。2005年,山西省大氣環境質量排名全國倒數第一。全國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定量考核結果顯示,空氣質量劣于國家三級標準的43個城市中,山西就占了16個。時任山西省領導提出,要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和勇氣治理被污染的環境。
劉向東從中窺到“商機”,同時他也打定主意:要得到上級認可,就得當“惡官”。
不講情面的廳長
自2006年起,劉向東主政山西省環保系統七年。卸任之時,一本《“惡官”劉向東環保紀實》的書籍出版發行。書中贊揚劉向東“寧施惡,不隨俗”,還說大家對劉向東有敬畏之情。劉向東也對外表示:“有點兒霸道不是壞事,別人不敢輕易對你不恭,覺得你頭難剃。”
上任之后,劉向東推動了環保“一票否決制”,要求對政府官員進行環保考核,考核結果作為政府評先評優和干部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據,在干部考核和提拔任用中實行環保“一票否決”。
在省領導的支持下,劉向東還建立起“環保統一戰線”。山西省環保部門分別和中國人民銀行太原支行、電力部門、太原鐵路局等19個部門聯合執法,對于可能產生環境污染的企業進行不予貸款、斷電以及停運等方式處理。
大權在手,劉向東當起“惡官”來便有底氣。山西省委原常委、原副省長杜善學,在官場中也是一個不好惹的角色,因為工作作風強勢,被人送上“杜根子”的綽號。當呂梁市委書記時,杜善學可以在市委常委會上拍桌訓斥市委常委,怒罵縣委書記,直叫對方雙腿發抖。而且自打他擔任呂梁市委書記,就被視為晉升副省級領導的熱門人選。
像杜善學這樣的“政壇明星”,許多人巴結還唯恐不及,偏偏劉向東不給他一點兒面子。在一次全省環保系統工作會議上,劉向東點名批評杜善學主政的城市,還當眾讓該市環保局局長回去捎句話:“給杜善學說,他不給山西環保事業面子,我就不給他面子。環保考核是硬指標,不合格就是不合格。”
此后,杜善學親赴太原宴請劉向東,劉向東卻推說要赴另一個飯局,直到晚上八點才到。
時任太鋼集團董事長的陳川平,與令計劃、令政策兄弟素有交情,這層關系在山西官場上層盡人皆知。可對于陳川平執掌的太鋼,劉向東開起罰單來一點兒不手軟。陳川平曾找令政策出面說情,劉向東只答應:“可以酌情從輕處理,但一點兒不罰是不可能的。”
據知情人士透露,劉向東在工作中喜歡標新立異,提出要集中優勢兵力打環保殲滅戰。他組織了“突破呂梁”“挺進臨汾”“阻擊運城”一系列環保檢查執法。人們想不到,這些環保戰役打到哪兒,劉向東撈錢的手就伸到哪兒。
善于造勢的廳長
之前曾有媒體報道,劉向東在飯桌上公開受賄。一名當地人士透露:“劉向東究竟收了哪些人的錢,別說外人不清楚,恐怕連他自己也說不全。兩億元的涉案金額,給他送過錢的人估計得成百上千。”
這名人士還說,有一名縣委書記對外招商時向廠商承諾,說自己與劉向東關系不錯,未來企業的環評能夠“享受最大優惠”。工廠投產前,這名縣委書記示意企業家趁著飯局的機會向劉向東“表示”幾萬塊錢。企業家有些不情愿。縣委書記說:“你不知道,幾萬塊錢就是‘最大優惠。換作其他關系,憑幾萬塊錢就能請得動劉向東?”
在放手撈錢的同時,劉向東的確也在鐵腕治污。他在任期間,山西省關停了大批污染企業,一些人如他所言,被“罰得傾家蕩產”。
一名山西省環保廳內部人士介紹,劉向東在工作中的確有過人之處——除了工作效率高、辦事雷厲風行之外,還特別懂得造勢。2006年,劉向東向臨汾、大同、陽泉三個污染城市的市長發出公開信,全國媒體一下子聚焦山西環保。收到公開信的市長壓力很大,相繼來太原拜訪劉向東。
鐵腕作風加上善于造勢,讓劉向東很快成為明星人物。在環保廳廳長任內,他接連獲得國內和國際上最高的環保榮譽獎項,山西省連續兩次在全國環保廳局長會議上做典型發言。據《山西日報》報道,時任環保部領導在公開會議上號召,全國環保局局長要有一種“劉向東精神”。
無論是刻意為之還是歪打正著,劉向東成了“環保衛士”,各種榮譽紛至沓來,也令他的仕途行情看漲,甚至有了沖擊副省級的希望。2008年,53歲的劉向東迎來政績與名望的巔峰,此時,他的斂財步伐也緩慢下來,刻意保持低調。
然而,劉向東的美夢破滅,倒是那些他認為在環保工作中欠賬的一些同僚平步青云。太鋼集團原董事長陳川平、潞安集團原董事長任潤厚先后升任副省長,產煤大市呂梁的前后兩任市委書記聶春玉、杜善學升任省委常委。劉向東抱怨,自己“上頭”沒人,升不上去不奇怪,只是讓這些人上去,環保工作的“一票否決制”也就形同虛設了。
仕途無望的劉向東,重新開啟了自己的“惡官”模式——只要涉及環保的事,他就敢插手。
除了斂財,劉向東還長期與多名情婦同居,并為她們在太原市安排了住房。
2013年7月,劉向東離開環保廳,出任省委巡視組一組組長。此后,山西省委統一部署了一輪巡視,劉向東任組長的一組巡視對象為呂梁市。一名熟悉山西政情的人士介紹,巡視呂梁正是劉向東落馬的導火索之一。
劉向東熟悉呂梁市的情況,此前就與當地官員和煤老板建立了利益關系。在巡視過程中,他一面繼續收錢,一面泄露巡視工作秘密,并未查出多少問題。但巡視結束后,上級紀委的調查卻揭開了當地問題的蓋子,曾在呂梁工作過的高官接連落馬。兩相比照,凸顯出劉向東在巡視工作中的刻意隱瞞。
2014年10月,劉向東參與山西省第二輪巡視工作,但他這次明顯干勁不足。可能已經感覺到自己要出事,劉向東做事小心謹慎,連朋友都很少見。
該來的總會來。2015年3月,劉向東接受組織調查。12月3日,他成為十八大后第一個被“雙開”的省委巡視組組長。
高墻里的劉向東,無論如何懺悔,也逃不掉法律的嚴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