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步入21世紀,科學技術引領的時代變革使互聯網的觸角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國與國、人與人的接觸、溝通、交流更加頻繁,地球變成了“地球村”。全球經濟休戚與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向著一體化的方向邁進。電子商務作為一種全新的具有強大發動機性能的經濟模式正在掀起國際貿易領域里的一場新的革命。它的運用拓展了國際貿易的空間和場所,縮短了國際貿易的時間。電子商務加快國際貿易過程中的信息流通,提升貿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世界市場被重新構造。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發達國家依靠早期的技術優勢,牢牢占據著國際貿易電子商務發展的主流。相比較而言,我國作為互聯網的跟隨者,電子商務落后于西方發達國家,致使電子商務在國際貿易中的應用沒有跟上時代的腳步。但由于電子商務帶來的巨大前景,我國越來越認識到為了能夠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獲得國家利益的最大化,占據未來國際貿易的制高點,電子商務對我國國際貿易具有巨大推動作用。本文分析了我國國際貿易中應用電子商務新制度的經濟學的現狀,重點運用新制度經濟學的方法論分析我國國際貿易中應用電子商務的方法和面臨的難題,試圖從新制度角度給出我國運用電子商務發展國際貿易的新局面。
關鍵詞:新制度經濟學;電子商務;國際貿易
國際貿易昂首邁進新世紀,互聯網的變革將電子商務推向了國際貿易的前端,電子商務被廣泛應用,極大的震動了傳統國家貿易。傳統國際貿易為了適應新時代的變化正發生著嬗變。國際貿易向數字化、電子化、智能化發展。新時期下電子商務為我國國際貿易追趕西方發達國家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會,機會同時意味著挑戰。全民創新全民創業如火如荼的背景下,我國電子商務發展勢頭不可遏制。基于此,本文探討電子商務在國際貿易的應用。新制度經濟學是由舊制度發展而來,提出的時間不到30年。早期舊制度經濟學研究的只是在人類活動進程中的經濟歷史,對產權和交易費非常的不重視。新制度經濟學主要研究舊制度經濟學忽視的產權和交易費方面的內容。新制度經濟學對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具有現實意義。
一、電子商務和新制度經濟學簡介
1.電子商務簡介
(1)電子商務概述
隨著集成電路在六十年代的美國被開發,數字化浪潮以迅猛的勢頭沖擊著商業領域。美國政府率先意識到數字化對未來商業的潛在巨大影響力,并于1995年成立了電子商務工作組。因此1995年也就被看做電子商務誕生的元年。緊接著電子商務的框架越來越完善并被付諸行動。隨之,經濟全球化一體化助力的電子商務被傳播到全球。風靡的電子商務迅速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工作的各行各業。工業、商業、政府、農業等領域內,都感受到了電子商務的顛覆力。
電子商務就是商業一方借助于電子方式與另一方不在同一時間或同一空間下完成各種商務活動。電子商務像一張大網將商務的多方連接在一起,地球一端的人不用謀面就可以和遠隔千里之外的人交易。電子商務具有簡單、便捷、節約、時效等優點。
(2)電子商務對國際貿易的影響
電子商務應用在國際貿易交易中,影響著國際貿易的交易形式。新的國際貿易中信息變得公平,交易雙方或多方都能實時的掌握全球貨物的價格、數量,信息不再成為國際貿易的限制資源。同時通過電子商務的結算方式,資金轉移更加便捷、高效、快速,使用的紙質資金變少,資金周轉加快,電子商務提升了資金的利用率。
電子商務的交易通過網絡平臺,實行的是網絡化經營,這就使地域不在成為貿易的限制因素,致使全球資源向著更合理的方向流動。跨國公司使用電子商務進行經營可以使公司信息更加透明,能有效發揮公司的管理能力和資源配置能力。
2.新制度經濟學簡介
新制度經濟學是一門提出時間不到三十年起源于西方經濟學界的新興理論。有別于舊制度經濟學,新制度經濟學一被提出,就在經濟學界引起巨大關注和討論。一批出色的重量級經濟學家投入到新制度經濟學的研究,使得新制度經濟學內容越來越豐富。新制度經濟學包括:交易成本、產權、以及制度和制度變遷理論。新制度經濟學繼承了新古典主義學派的分析工具,但揚棄了新古典的“零交易費用”和“理性交易人”,而主要關注制度對經濟活動的影響。
二、電子商務在國際貿易的應用
1.應用電子商務的國際貿易交易成本
“交易成本”是新制度經濟學核心概念,新制度經濟學運用“交易成本”這一理論工具研究現有的貿易交易。因為交易活動要付出代價才能完成資源的配制,所以交易成本可以反映稀缺資源配置的交易活動。應用電子商務的國際貿易交易成本包括交易前的成本、交易過程中的成本、交易后的交易成本。交易前,交易雙方不曾謀面,只需要進行網絡信息檢索,就可以在網絡上尋找合作方。賣方可以在網絡上投放出售的商品信息吸引買方。另一方面,買方可以通用網上搜索購買的信息,尋找合適的商家。通過電子商務,買賣雙方可以在虛擬的網絡達成交易意愿、處理文件。電子商務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交易成本。達成交易意愿后,買賣雙方各自履行各自在貿易交易中的責任,發貨付款。電子商務交易下,交易雙方直接通過網絡結算,網絡達成合同的簽訂,節約了人力、財力,降低了交易的執行成本,尤其針對國際貿易繁雜的交易環節和審批流程,電子商務顯著降低交易時間、提高資金利用率。交易完成后商家可以通過網絡完成售后服務,同時還能實時的搜集產品的跟蹤反饋,這樣極大節約了買方的售后費用,還增進與客戶的關系,使用電子商務比傳統的貿易方式要節約很多人力和物力。
2.我國與國外電子商務在國際貿易中運用的狀況
(1)我國電子商務在國際貿易的運用
有別于國外電子商務在國際貿易中的運用,我國以政府主導。1998年我國通過金關工程,金關工程的主要內容就是實現國際貿易的網絡互連和信息共享,以此來增強國家對經濟的宏觀調控能力。雄關漫道,多年投入巨大人力建設的金關工程取得極大成果。無心栽柳,金關工程的建設推動了我國國際貿易的數字化和網絡化,電子商務早期就被我國運用到國際貿易中。目前,我國已經通過電子商務實行電子招標,采用電子數據報關單的形式報關。我國的外貿企業長期和國外進行交易,為了匹配對方的交易方式,外貿企業被動的運用電子商務。在國際運用電子商務的大背景下,我國一部分外貿企業積極學習取得豐碩的成果。根據國家統計局2014年的電子商務交易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全社會電子商務交易額達16.39萬億元,與2013年相比增長59.4%。其中,在純自營平臺上實現的交易額為8.72萬億元,與2013年相比增長65.9%;在純第三方平臺上實現的交易額為7.01萬億元,同比增長53.8%;在混營平臺上實現的交易額為0.66萬億元,同比增長41.1%。但是安全問題依然困擾著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雖然我國電子商務取得長足的進展,但是在安全、關稅、知識產權和標準問題上我國依然存在一些問題。產品的質量、交易過程的融資中等信息不對稱導致產品安全問題。在傳統市場環境下,買賣雙方可以觀察體驗產品的質量,但是電子商務教育跨區域跨時空、在虛擬的環境下進行交易,信息的不對稱將會破壞交易的公平性,限制市場發揮看不見手的功能,嚴重甚至導致市場在配置資源的失靈,造成嚴重的金融危機。
(2)國外國際貿易中電子商務的運用
目前發達國家由于技術的先行優勢,把電子商務成功的運用到國際貿易交易中的各個環節。現在,西方發達國家基本形式了無紙質交易。2014年全球電子商務交易額達1500億美元。2014年,全球B2C網上消費額530億美元。
三、我國國際貿易中應用電子商務的新制度經濟學分析
1.我國國際貿易中應用電子商務的問題
雖然我國電子商務取得長足的進展,但是在安全、關稅、知識產權和標準問題上我國依然存在一些問題。產品的質量、交易過程的融資中的信息不對稱導致產品安全問題。在傳統市場環境下,買賣雙方可以觀察體驗產品的質量,但是電子商務跨區域跨時空、在虛擬的環境下進行交易,信息的不對稱將會破壞交易的公平性,限制市場發揮看不見手的功能,嚴重甚至導致市場在配置資源的失靈,造成嚴重的金融危機。網絡自從誕生之初就一直在和影響網絡安全的黑客進行斗爭,一些電腦高手專門竊取商業機密、篡改商業數據、非法入侵他人電腦。黑客的攻擊嚴重侵害企業或個人的利益。在電子商務的交易下,跨境電子商務挑戰著傳統的關稅法律法規,電子商務潛在的交易隱匿性給關稅的征收帶來的新的亟待處理的問題。尤其對于處于電子商務凈進口國的國家,這方面的問題更應該被納入考慮。
2.我國國際貿易中應用電子商務的新制度經濟學分析
(1)建立規則
我國國際貿易中應用電子商務的新制度經濟學分析,因此我國更應該建立一套規則。包括誠信規則、線上支付習慣。人無信而不立,西方當代社會以契約精神立國。從市場角度來講,良好的信用是市場發揮功能、合理配置資源的基礎。
(2)創建法律和建立健全實施機制
法律法規由國家強制實施,用法律的方式解決電子商務的問題可以確保電子商務交易的順利進行。我國當務之急就是完善網絡帶來的法律問題,可以采納西方發達國際的立法經驗。
(3)商家自我約束
在國際貿易交易中,買賣雙方只有做到互利互惠,才能實現共贏,所以交易參與的商家需要自我約束,嚴于律己,共同遵守誠信原則。
四、結束語
電子商務作為一種全新的具有強大發動機性能的經濟模式正在掀起國際貿易領域里的一場新的革命。它的運用拓展了國際貿易的空間和場所,縮短了國際貿易的時間。電子商務加快國際貿易過程中的信息流通,提升貿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世界市場被重新構造。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發達國家依靠早期的技術優勢,牢牢占據著國際貿易電子商務發展的主流。相比較而言,我國作為互聯網的跟隨者,電子商務落后于西方發達國家,致使電子商務在國際貿易中的應用沒有跟上時代的腳步。但由于電子商務帶來的巨大前景,我國越來越認識到為了能夠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獲得國家利益的最大化,占據未來國際貿易的制高點,電子商務對我國國際貿易具有巨大推動作用。在我國國際貿易中應用電子商務新制度的經濟學分析背景下,我國更應該建立的規則包括誠信規則、線上支付習慣。人無信而不立,西方當代社會以契約精神立國。從市場角度來講,良好的信用是市場發揮功能、合理配置資源的基礎。法律法規由國家強制實施,用法律的方式解決電子商務的問題可以確保電子商務交易的順利進行。我國當務之急就是完善網絡帶來的法律問題,因此可以采納西方發達國際的立法經驗。在國際貿易交易中,買賣雙方只有做到互利互惠,才能實現共贏,而不能陷入囚犯困境,所以交易參與的商家自我約束,嚴于律己,共同遵守誠信原則。
參考文獻:
[1]喬陽,沈孟,劉杰,楊光,岳強.電子商務對國際貿易的影響及應用現狀分析[J].對外經貿,2012,03:39-41.
[2]張淑平.電子商務對國際貿易的影響及對策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4.
[3]李吉.電子商務對國際貿易的影響及對策研究[D].河南大學,2012.
[4]何琳純.論電子商務對國際貿易的影響及我國的對策分析[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05.
[5]任曉娜.我國國際貿易中應用電子商務的新制度經濟學分析[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05.
[7]盛玉扉.電子商務引起的國際貿易創新研究[D].沈陽工業大學,2009.
作者簡介:吳海霓(1965- ),女,浙江黃巖人(浙江省黃巖),本科學歷,副教授,研究方向:國際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