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鵬
摘 要:本文著眼于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商品經濟與體制仍不完善的基本處境,探討農村金融可持續發展的問題。主要從我國金融可持續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著手,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希望能夠促進我國的農村金融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農村;金融;可持續發展
一、結合我國的基本國情分析農村金融可持續發展
在農村金融可持續發展的過程中一定要立足于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也就是說在對農村金融進行改革的過程中不能盲目求進,也不能固步自封不求進步,要做到用可持續發展的理論來指導農村金融的發展,當前甚至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我國的基本國情都不會發生改變,在此期間經濟卻在高速的發展之中,任何條件都會在有利與不利之間相互轉化,要抓住各種發展的機會。所以,在金融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既要反對急功近利,也要反對畏首畏尾,應該積極的努力和嘗試,不斷推進金融體制的改革和創新。
二、現階段我國金融發展中的問題
我們之所以推進農村金融可持續發展根本目標在于推動我國廣大的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為實現這個目標首先要做的就是建設與農村經濟穩定發展相匹配的農村金融體系,但是就我國現階段的處境而言,很顯然兩者并不匹配,金融事業的發展沒有跟上農村經濟發展的步伐。其主要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資金供給量嚴重不足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經濟實現了飛躍式的發展,農村經濟也不僅僅局限于傳統的刀耕火種或者小經濟發展模式,很多的農村百姓已經逐漸將眼光放在了其他產業和非公有制經濟之上,因此對于資金的需求也較之從前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然而金融機構提供的資金卻遠遠不足。
2.立法滯后于農村金融發展的速度
我國目前對農村金融結構的監管法律法規都是借鑒城市中對于商業銀行的監管法律法規措施進行的,但是城市和農村仍然在很多方面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城市與農村的金融機構就存在著諸多的差異,目前我國的法律并沒有專門為農村金融機構量身定做的適用法律,這就出現了法律法規滯后于金融機構發展的現象。在我國絕大多數的農村地區,金融機構主要開展的活動是貸款服務,其主要作用是補充農村建設資金的需要。近年來,中國政府對于中國農業銀行不斷開展的業務給予了政策上的支持,然而在廣大的農村地區并沒有農業銀行的網點,國有商業銀行中農村信用社在農村金融機構中處于霸主地位,在這種環境下,我們的國家層面建立農村金融機構金融業務的相關立法迫在眉睫。
3.農村金融機構受產權的嚴重束縛
我國的農村金融機構目前正處于被產權嚴重限制的階段,農村的金融機構農村金融機構主要是鄉村銀行受產權的嚴重束縛是中國農村民間金融發展中存在的一個重要問題。舉例說明,2006年四川惠民村鎮銀行被創辦起來,他開展的業務與一般銀行開展的業務相同,這使得農村金融發展的過程向前邁進了一大步。產權被嚴重束縛是農村金融機構在創建之初最先遭遇的問題,究其原因可知我國出臺的《村鎮銀行管理暫行規定》的規定中提到自然人和金融機構的企業法人所持有的鄉村股本不能超過銀行總額的百分之十,這對于鄉鎮銀行的發展無疑是加上了鐐銬。
4.農村資金互助組織處境尷尬
我國在一些地方試點了鄉村發展協會,四川的六個鄉鎮就開展了相關的工作,這六個鎮的十七個村組成了一個農村資金互助組,這與中國銀行監督委員會的規定正好相悖,鄉村的發展協會職能算作是社團法人,顯然這也就限制了鄉村發展協會不可能像銀行一樣開展金融服務業務。
三、促進中國農村金融可持續發展的對策措施
1.培育地方性金融市場體系
在我國農村的廣大地區,中部和西部的市場發展速度明顯超過了其他地區,這些地方的農村金融機構遠遠不能滿足當地居民的需要,金融機構的數量相對較少,服務品質落后,能提供的資金也是十分有限,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農村經濟更好更快的發展目標。要想在根本上改善這種境況,只能狠抓市場改革的發展方向,建立更加具有針對性的更加具有農村金融市場特征的金融體系,以此來落實國家發展農村金融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實現農村經濟的和諧發展。關于如何更好的走向改革之路,給出以下兩個視角:第一,要想實現農村金融的可持續發展首先要建立起相應的金融機構,比如農村銀行、農村信用社等;第二,政府適當的加大對農村銀行的支持力度,鼓勵鄉村銀行,鄉村發展協會這樣的民間金融組織。
2.健全完善農村資金回流制度
在中國的農村,越不發達,經濟的發展就越受限制,建立新農村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而現實情況是大多數在建設之中的新農村處于缺乏資金的狀態。現在,農民把掙來的錢大部分存進了銀行,這部分錢被銀行借貸出去,這些錢多數被用于投入到城市的建設之中,導致農村月越是缺錢就越是拿不到錢,所以,我國應該建立資金回流制度,將銀行村農村吸納來的資金再投入到農村的建設之中,與此同時我們的政府應該建立相應的支持機制和政策,幫助農村建設。
3.健全完善金融生態環境保證體系
農村金融建設機構的環境影響到了我們農村金融活動開展的順序,更體現出金融服務對于農村建設的巨大意義,關于如何建設并完善金融環境具體可以采取以下幾個措施:第一,我們的政府相關部門要配合金融機構一道像我們的農民同志普及宣傳縣官的金融法律法規,增強他們的金融意識,明確哪些內容是可以涉及的是合理合法地,哪些內容是違反我國的國家國定,一旦觸及極可能收到法律的追究;第二,對于不良貸款,國家要加大打擊力度,金額重大時,有必要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用法律的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第三,加強農村信用體系建設,用信用做名片,對于信譽良好的借貸人可以適當的放大對其借款的數額,或者在還款時間和利率上給以一定的優惠政策,同時做到了鼓勵其他借貸百姓。
4.健全完善法律法規
仔細研究我國已經出臺的金融政策不難看出,政府既想開放民間的借貸政策,又對此把握不大,因此我們的政府對于民間金融常常采取壓制的態度,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農村金融的發展,農村金融機構在農村經濟發展中的巨大作用不能得以施展。大多數農村金融機構都存在數量上,服務品類單一的狀況,導致市場沒有充分的放開,其他機構不能加入到競爭中來,常常是農村信用社一人獨大,金融界的發展規律告訴我們,金融行業之間的發展同時兼具相互制約和相互促進的作用,如果政府對農村的金融機構管制過嚴過寬,對于農村經濟的發展是十分不利的,因為這種做法往往會導致農民收入降低,銀行存款過低,農村建設資金較低,農村就業人口過低等諸多負面作用。因此,建立健全相關的法律法規要求信用社、農業銀行加大對農村建設的支持力度,重新調整民間資本進入金融市場的準入準則。
5.建立健全金融市場機制
政府應該解開對金融機構的束縛,使其放開手腳,在不違法的前提下鼓勵其發展,鼓勵他們彼此之間相互競爭,優勝劣汰,不應該見其已有發展趨勢就對其進行打壓,消除對他們的偏見,建立一定的準入規則,只要是滿足相應的條件就給予其相應的地位,正確認識他們的作用,把他們看作是我國金融市場的一份子,合理的進行管理,使之更好地為我國的經濟事業推波助瀾。加強對法律法規的建設健全,減少對于擾亂金融秩序罪非法集資罪的適用范圍,在健全的過程中要適當的參考中國民間金融活動的習慣做法,使其更加的合情合理。
四、結論
基于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國情,更好的因地制宜推進農村金融產品和服務模式的創新,更好的服務于農村的經濟發展,我國的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都對如何更好的建設農村的金融機構努力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總而言之,作為一個社會主義大國,要想實現我國農村經濟的高效率,高質量的發展,除了要建立與之相互匹配的金融機構外,堅持馬克思主義發展觀對我國經濟發展的指導,才能做到高瞻遠矚,目光長遠,走上可持續發展的道路。研究如何將馬克思主義融入到我國當前的經濟發展過程中,是當前的一個重要課題,其研究結果對于如何在農村更好的開展金融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1]奚廣慶.鄧小平理論概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
[2]深入學習時間編輯委員會.科學發展觀理論讀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中國農村金融學會.中國農村金融改革三十年[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