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代服務業創新型人才作為現代服務行業實現高速發展十分重要的支撐。本文介紹了創新型人才的概念及構成要素,重點分析了現代服務業創新型人才的特征,剖析現代服務業創新型人才應該具備的基本要素.
關鍵詞:創新;現代服務業人才
創新人才是新知識的創造者、新技術的發明者、新學科的創建者、新產業的開拓者,是國家競爭力的決定性因素。要突出培養造就創新型人才隊伍,加快建設國家創新體系,推動經濟發展更多依靠科技創新驅動?,F代服務業的發展需要依靠人才,尤其是在服務行業中具有創新意識的人才。近年來,隨著社會第三產業的快速發展,服務業作為第三產業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于人才的要求是越來越高,同時在人才要求上更加傾向于創新型人才。因此只有不斷的深入了解創新型人才的發展歷程,才能進一步掌握現代服務業中創新新型人才的相關要素,進而為培養創新型人才提供重要依據,本文主要就現代服務業創新型人才要素研究分析如下:
一、創新型人才的概念及構成要素
1.創新型人才理論概述
創新型人才這個概念的界定在當前世界學術界并不一致,大部分學者認為創新型人才指的是擁有創造力、富有獨創性,并且能夠提出具有創新型問題,開創創新事業新局面的人才。創新型人才這個概念最先是由美籍奧地利經濟學家約瑟夫·阿洛伊斯·熊彼得1912年在《經濟發展理論》中提出的,約瑟夫·阿洛伊斯·熊彼得被公認為“現代創新之父”。這個概念又在其它著作中加以發展。他認為創新屬于一種價值,而這種價值導向則是將創新思想逐漸的向市場發展,同時完成理論到實踐的過渡。當前條件下,社會競爭的最終是思想的競爭,通過產生一系列的思想,并采取措施將這些思想應用于實踐生活,實現創新的價值。
什么是創新型人才?所謂“創”就是創造,是打破常規,無中生有的;所謂“新”指的是一切新的事物,包括新思想、新理論、新學說、新工藝等。創新就是指不墨守成規,破舊立新,前所未有。所以創新可以從兩個層面來理解:第一層面是指“首創的、前所未有的事物”的活動,它是相對于模仿而言的,第二個層面是指,在吸納原有精華的基礎上,比之同類事物有所突破,無論是從歷史的縱向比較而言,還是從原有模式的橫向比較而言,“新穎”都是創新的本質特征。所以創新型人才指的是具有創造精神和創造能力的人,這種創新能力最基本的就是要求人才對知識有較高的獲取以及應用能力,然后通過知識完成思想的蛻變成熟,并將一些新思想應用與技術產品的研發中,此外也表現為一種對創新的追求,一種發現問題并能驅使自己探求問題的心理,一種積極改變自己并且改變環境的能力。鑒于此,應將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在傳承既有模式的基礎上,力求從多個新的視角來加以思考,把創新型人才所應具備的素質分為五個方面即:興趣、懷疑與猜想、反駁、驗證、拓展。
2.創新型人才的構成要素
創新性人才首先應該具備專業的素養,在此基礎上有強烈的求真渴望以及原創精神,而這三點也就是創新性人才需要具備的三種素質,創新型人才主要素質的培養需要依靠高等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創新者才會不滿足于當前的現狀,對于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些事物進行總結分析,從而產生新的思想,在新的思想作用下,通過理論聯系實踐,完成創新。高等教育中創造性思維就要求人才不拘一格,在思考問題的方式上打破傳統的思維方式,在具備了創新思維之后還需要培養創新能力,也就是將早期打破常規之后產生的思維方式轉化成一種可以用于實踐操作的能力。最簡單的就是在面對失敗后可以百折不撓,繼續依靠思維進行創新,而不是一蹶不振。
二、現代服務業及現代服務業人才的構成要素
1.現代服務業的發展趨勢
不管是過國內還是在國外,當前社會條件下的服務業呈現出了“兩新四高”的發展趨勢。具體的分析如下:
一新指的是新的服務領域,也就是新的服務不僅要滿足當前社會的需要,同時還應該順應時代發展,不斷地擴展服務領域,從而更好地適應城市發展需要以及新型產業發展需要,而不應該局限于傳統的消費性服務業領域,新的服務領域應該注入更多的公共服務、智力服務以及人性化服務等。
二新指的是新的服務模式,也就是對現有的服務模式以及服務功能進行創新,調整,從而形成新的服務模式。
四高指的是在現代服務業中技術含量提高、文化品位提高、服務過程中的增值服務提高以及服務人員的高素質、高能力等,同時在消費過程中讓消費者感受到現代精神享受以及情感體驗。
現代服務業相對于早期的服務行業,已經進行了相關的創新發展,經過創新發展后的現代服務業具有節能、環保的意識,同時服務水平以及市場競爭力明顯提升。
在“新常態”的經濟形勢下,產業升級和經濟結構的調整已經成為未來一段時期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座談中曾指出,要大力發展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并將現代服務業的發展作為調整優化產業結構的重要內容。
2.現代服務業與現代服務業人才的內涵及素質要求
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知識經濟的發展促進了現代服務業的發展,而這些也是進行現代服務業創新的基礎,只有在服務業中融入更多的現代信息技術、現代服務方式以及現代知識,才能促進現代服務業服務質量的提升,創造更多的服務需求,進入引領消費者完成消費,這種服務水平具備了高層次、高知識以及高服務需求,而這些創新均需要以人為主體去完成,所以現代服務業與其他產業一樣,在發展過程中需要依靠創新型人才。
現代服務業是知識和技術相對密集的服務業,具有應用信息技術和富于創新發展的主要特點,是國家未來發展的重要產業,也是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重要應用領域。現代服務業的快速發展對現代人才培養有了更高要求,人才不僅要具備基礎的專業知識水平,而且更需要具備創新思維、創新能力以及實踐操作能力等。這樣才能與現代服務業的發展要求保持一致,依靠人才的力量促進現代服務業的發展。
三、現代服務業創新型人才構成要素
1.創新思想
創新思想作為現代服務業工作人員必須具備的品質,充分挖掘出人才的創新能力是培養創新型人才十分重要的目標。然而,目前我國現代服務業表現出十分明顯的創新要素缺失的問題。缺失了創新要素,導致現代服務業中的創新發展不可持續。創新作為現代服務業最基本的要求以及特征,在現代服務業發展過程中缺乏任何一項創新都無法完成創新,比如:創新思維、創新要素等,所以,要想培養出具有創新性的人才就一定要為其創造良好的發展機制以及生活環境。
例如:人保財險在企業發展過程中將改革創新作為企業發展的核心,當前大大小小的企業都在不斷地進行轉型以及深化改革,面對日益競爭的市場,人保財險迅速的通過調整發展戰略,對原有的人保財險進行了升級,同時制定了企業發展的主題,具體的就是企業發展、企業盈利以及企業服務等,改變了傳統的經營方式,不斷地進行創新發展,推動了現代保險行業的快速發展,通過建立銷售體系,不斷地加強基層建設,促進基層業務能力的提升,同時激發了基層人員的工作熱情,此外,積極的開展了電網銷售,使得保險業務辦理更加便捷,滿足了現代社會人們高節奏的生活需求,節約了時間,在積極完成城市網絡建設的同時,也促進了農村地區電網銷售的建設,完善了商業非車險團隊。在盈利方面,通過創新管理,重視成本控制,改革運營方案,降低了團隊運營中的成本投入,加強了理賠管理控制能力,借助集約化運營平臺,對企業的產業鏈進行調整,使得企業從早期依靠資源發展逐漸向科技方向發展,企業所有員工的工作能力明顯提升,在行業發展中始終遙遙領先。在服務方面,堅持以客戶為中心,一切服務以客戶為主,通過信息化管理更加便捷的促進了對客戶信息的管理水平,提升了對客戶的服務質量,促進了企業服務滿意度的上升。同時實現了早期的理賠難服務向多層次、多角度的服務,為企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經濟管理要素
現代服務業在特定的經濟、自然以及社會環境下產生的,現代服務業的活動范圍也是包含了社會因素、經濟因素、環境因素、人文因素等多種因素,但是當前社會中缺少能夠同時兼顧經濟和社會要素的創新型人才。能夠同時兼顧經濟和社會要素的創新型人才,在工作過程中充分發揮出創新作用,做到審時度勢、集成和選擇與國情相符的,掌握較強技術、經濟和社會素養的創新型人才極為稀少。服務業的設計以及實施,考慮到資源有限的問題,需要通過最優性價比實現服務經濟的問題,保障服務精準實施是現代服務業發展的重要一環。服務業的發展滿足了一定的節能要求,在產業發展過程中經濟發展對于資源因素的依賴性逐漸減弱,這樣一方面有利于降低環境污染問題,同時有效的促進了資源的使用效率,這與我國提出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協調能源、經濟以及環境平衡發展的理念具有一致性。在現代服務業中依靠創新性人才可以不僅可以促進服務業的繼續發展,同時還能隨著社會環境的改變實現轉型發展,降低服務業發展中對能源的消耗,同時減少對環境的破壞,徹底改變早期以犧牲環境、能源為代價換取經濟發展的現狀,開辟新的發展道路,平衡社會發展中資源、人口、經濟與環境的平衡,具體的實現需要依靠高知識水平的人才、最新的科學技術等,同時兼顧能源消耗與環境發展。
3.跨學科要素
跨學科應用能力作為現代服務業創新型人才必須具備的一項能力,由于服務業是由不同的要素共同集成的,因此對于服務業行業活動不僅僅要掌握經濟學、社會學以及倫理學等知識,更應該掌握哲學以及社會科學等學科基礎知識。然而,當前我國創新型人才培養體系和服務行業發展特點并不吻合,尤其是對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情況并不是十分了解,不熟悉管理、經濟以及人文領域的知識,跨學科能力相對較弱。服務行業的延伸擴大了服務范圍,而且服務項目更加精致化,在很短的時間段內出現了許多有廣闊發展前景的新型服務行業,這些新型服務行業具有“小產業、大市場”的特征,比如:現代物流、IT服務、電子商務等,這些富有創新的行業發展前景廣闊,不斷地促進現代服務業的發展,對于國民經濟的增長也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現代服務業創新型人才需要具有高度的跨學科能力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
4.實踐要素
創新并不是憑空捏造,而是要依靠科學,尊重科學、相信科學,并根據事物的發展規律進行創新,這樣才能在創新中有據可循,而且有較大的成功率,當然在創新中創新人員需要仔細認真,懷著敬畏科學以及求真務實的態度去在現有技術條件下進行創新。無論哪項服務都沒有一模一樣的案例可供參考,只有憑借創新型人才的自我探索和實踐,認識并掌握服務業的創新內涵以及本質,才能夠真正在實踐層面上達到提升。但是,當前我國大部分高校在培養現代服務業創新型人才的時候還是采取的理論教學辦法,這種教學模式老套無新意,實踐性較差,影響到創新型人才的就業和實際動手能力,不同的企業對于創新型人才的要求不一樣,因此在高等教育的基礎上,創興型人才的培養還需要企業去付出一定的勞動,通過為工作人員提供合適的工作崗位,逐漸的培養人才的創新能力,也就是說在創新型人才培養中企業發揮著重要作用,同時有著自身的優勢。這就要求:一是要領導重視,形成培養“創新型”人才的共識和合力。二是形成機制,為人才提升自身的能力素質提供空間和機會。三是緊密結合崗位需要,抓好實踐鍛煉。
四、結語
隨著服務業經濟快速發展,現代服務業企業增多,服務業人才需求量逐年增加,供需矛盾日益凸顯,加快現代服務業創新型人才隊伍建設刻不容緩。要堅持自身培育和引進相結合,做好人才庫建設,拓展教育培訓領域,深入實施企業家素質提升工程,努力培養造就一支優秀中青年企業高級管理人才隊伍。積極發展職業培訓和崗位技能培訓,不斷提高業務水平。同時加快現代服務業專業人才市場建設,大力引進高層次、高技能現代服務業緊缺人才,對于人才還需要依靠一定的人才計劃,充分實現人才的價值,通過人才的作用為現代服務業提供動力。
參考文獻:
[1]郭鵬.現代服務業人才培養現狀及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培養特征[J].天津商務職業學院學報,2013(01).
[2]霍焱.財經類院校對現代服務業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模式研究.南京財經大學學報,2013.11.
作者簡介:朱晨霏(1993.07- ),女,黑龍江省佳木斯市人,佳木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市場營銷專業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