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茂平
李崇霄是演員中非常特別的一應,他的表演松弛,與眾不同。這些年,李崇霄在《馬文的戰爭》、《李春天的春天》、《最后一槍》、《老爸的筒子樓》、《加油金多寶》等電視劇中有精彩的表現。現實生活中,李崇霄娶了一個德國媳婦兒。他們結婚已經17年了,女兒也將要上大學了。差異
一個胡同長大的人也有差異
記者打通李崇霄的電話,談到中外婚姻的差異,李崇霄說:“給你打個比方吧,有一男一女,從小在一個胡同長大,或許這個在胡同的北邊,那個在胡同的南邊。他們20多歲結婚了,你要說差異,有嗎?從小的生活環境使得他們有很多共同的東西,他們受一樣的教育,吃一個糧站的米長大,但是他們的婚姻特別和諧嗎?我覺得婚姻不是這么回事,一個胡同長大的人還是有差異。主要看兩人追求什么,想住哪里走。”
20年前“潮人”愛上了德國女孩兒
李崇霄形容自己工作之外的生活是:老婆孩子動物摩托車健身房,老婆孩子動物,是他每天要照顧的,動物指他養的鸚鵡等鳥,而摩托車是他從年輕時的憤青到現在不變的愛好,健身則是這么多年一直堅持的。他認為自己是文藝界中人,但排斥娛樂圈的說法,“我不娛樂,而是很枯燥。”
回到20年前,李崇霄是一個“潮人”,他當時留了披肩的長發,叛逆和文藝相混合,這也許是德國女孩兒茵娜喜歡上他的原因,李崇霄記得他們相識的日子,“1997年11月1日我們認識。是在一個活動中。當時她不會中文,只會說紅茶、綠茶兩個漢語。我懂一點點英語,我們就用英語交談。”
茵娜也是正經學習表演的,職業演員出身,在德國學表演,又在俄羅斯莫斯科電影學院學了五年,李崇霄和她經過兩年的交往后決定結婚。記者問,他們之間誰追誰,李崇霄想了半天,說:“我們還真沒有這個誰追誰的問題,就是交往后,互相喜歡。我當時是一個窮小子,她不嫌棄我。”
1999年10月14日他們領證結婚了,李崇霄沒有給茵娜一個婚禮,而只是在領證前,正逢茵娜的生日,李崇霄請了一幫朋友在一個餐廳中給茵娜過生日,但沒有告訴朋友說他們將結婚。那天,他們和朋友很開心。前幾天,一個朋友給李崇霄從微信上發了當時拍攝的一張照片,問李崇霄,還記得那天嗎,李崇霄看后很感慨,“多少年前的事了,卻如同在眼前,我把照片給茵娜看,她也很驚喜,說,真沒想到,朋友們還保存著那時拍的照片。”
結婚時最復雜的是辦結婚證,“我的出生證明,我的國籍證明,我的未犯罪證明,把這些東西在國內公證,再拿到德國去辦理,我們這邊也需要她的好多證明,特別復雜,后來終于辦下來了。”結婚前,李崇霄將這件事告訴父母,“我父母沒有阻攔,但是說,你們生活有差異,可能會累。”婚后,洋媳婦和公婆相處很好,而茵娜這個中文名字還是李崇霄的父親給取的。
很快,茵娜懷孕了,她辭去了在中國的工作,此后,他們有了一個可愛的女兒。李崇霄說:“為了我,她把事業放棄了,之后在家里,給我帶帶孩子,養養鳥。”
幫助茵娜給了李崇霄不同于常態的表演意識
表演中,李崇霄極具個性。李崇霄坦言,在表演上茵娜給了他很大的幫助,“她給了我一個不同于常態的表演意識,和中國人表演概念不一樣。那時候我拍戲之前,對于角色從哪里人手,會和她討論,她給出建議,而她給出的東西,是德國和俄羅斯的不同于我們的表演常態的東西。我記得那時候我拍攝一部趙寶剛的戲,一天,趙寶剛導演對我說,你怎么那樣演。我說,是演得不對嗎。他說,不是,演得很好,但是跟別人演的不一樣。”因為妻子的幫助,李崇霄走出了一條特別的路,他這些年飾演了很多角色,備受好評。而最近兩年,李崇霄逐漸將工作重心轉向編劇、導演,同樣,妻子也是幕后的一個重要的“評判者”。李崇霄說:“她的視野很寬闊,有一個原因是因為她懂多種語言,了解很多小語種的電影,現在我們看到的很多外國片是英美的,美國為主,但是世界上還有很多其他國家其他類型的影片很有特點值得借鑒,所以我妻子能給我的創作提很多建議。”
驚嘆茵娜有1500種廚具
作為中西合璧的家庭,他們家有什么特點,兩人之間有很大的生活習慣的差異嗎?李崇霄說:“其實我們家跟其他家庭也沒有什么大的不同。要說特別的地方,我想首先是民主,具體到吃飯上,她吃什么,我吃什么,我們互不干涉。天天中餐,她受不了,天天德餐,我也受不了。”
“剛結婚時,我做飯,她吃,有時候也忍著,我們北方人做飯偏咸,后來她說,那段時間她忍著吃,太咸了。”現在他們家的飯菜越來越淡,“我也受了她的影響,能生吃的生吃,不熟吃。”
一次一個朋友到李崇霄家中做客,參觀了廚房后,對李崇霄驚嘆,“你數過你們家到底有多少種廚具嗎?”李崇霄一聽樂了,“估摸著,大概有1500種吧。”茵娜有德國人對于廚具的熱衷,李崇霄對記者說:“各種刀具,還有各種,_、工具,像洋蔥的各種處理,是好幾種工具,有切條的,有切塊的。此外,還有很多我從來沒有想到的,比如去草莓根兒的工具。”
茵娜最喜歡吃李崇霄做的西紅柿雞蛋面,“這些年她就沒有吃膩過,我都吃夠了。她說她無論怎么做也做不出那種味兒,就是喜歡吃我做的。”
吵架也曾吵得昏天黑地
從認識到現在19年了,女兒都快上大學了,李崇霄說,“和很多家庭一樣,也挺不容易的。我認識她的時候她不會中文,我就會一點英文,后來她為了我學習了中文。”他們也會有吵架的時候,“也曾經吵得昏天黑地,我們家是中文、英文、德文一起吵。女人嘛,都一樣,有時候也挺任性的。”
李崇霄認為,吵架是正常的,“中國人講究夫妻相敬如賓,但是現實中,相敬如賓是很難的。我認識一對兒明星夫妻,真的是相敬如賓,但是也離了。我認為吵吵鬧鬧一輩子,才是常態。”
兩人在一起,有許多樂趣,李崇霄說:“要說差異,現在她還偶爾會用外國人的邏輯來說中文,我有時候聽不懂,于是問她,‘什么意思。我們家的鸚鵡都學會了,‘什么意思,好好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