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錦煌
摘 要:在新課程背景下如何提高生物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課改區教師一直討論的主題。課堂教學是教學的基本形式,高質量、高效率的課堂有效教學是促進學生有效學習的基本前提條件,是實施新課程的重要保障,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已成為當前課程改革的重要方向。本文主要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學習方式、教學方式、情感投入、多樣化教學方式和學習評價的角度,結合實踐經驗和學習心得來論述,實現高中生物新課程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的方法。
關鍵詞:新課改;高效生物課堂;探究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其具體目標就是要改變過去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象,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這就要求教師的教學要幫助每一個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使每一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發展。
課堂教學是教學的基本形式,是學生獲取信息、鍛煉提高多種能力和養成一定思想觀念的主渠道。然而課堂教學的時間是有限的,要實現用最少的時間使學生獲得最大的進步與發展,中小學新課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必須面對的一個問題就是如何使課堂教學效益最大化,有效教學是一個重要途徑。
毋庸置疑,新課程改革受到教師們的歡迎,通過新課程的培訓后,教師們在接受新課程理念后,開始嘗試將新的理念融入自己的課堂教學中。面對高中生物知識內容的增加而課時緊張的難題,如何提高生物課堂教學成為教師們探索的課題。
一、有效課堂教學的理解
1.有效教學的含義
有效教學可以說是教學永恒的主題,有效教學的核心就是教學的效益。所謂“有效”,主要是指通過教師在一段時間的教學后,學生所獲得的具體進步或發展。
2.有效課堂教學
課堂教學的目的在于促進學生的學習與發展,使每一位學生不斷地獲得新的知識和能力。然而同一內容,不同的教師施教,效果則可能會截然不同,其差異的關鍵在于教學的有效性。
當前課堂教學有效性缺失的現狀:僵化套用一種課堂教學模式,致使不同學生學習機會差異懸殊;學生主體意識缺乏,學習效率低下,淺于學、苦于學、倦于學、厭于學的現象普遍存在。由于上述問題的存在,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缺失當然也就不可避免。因此,必須進行課堂教學改革,讓課堂教學有效優質。
在新課程理念下,對有效課堂教學的理解是:以學生的進步和發展為宗旨;以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為條件,促進學生有效學習;關注教學的效益,要求教師有時間和效益的觀念;關注教師自身的發展為基礎,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
二、基于新課程背景下高中生物高效課堂教學的策略
1.教學目標確定的全面化
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的靈魂,教學目標對教學過程具有導向、調控、激勵和評價功能。有效教學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對教學目標的理解與把握,教師對教學目標的理解與把握越好,并在課堂教學中緊緊圍繞教學目標進行,就能最大限度地減少隨意性、盲目性、模糊性,提高教學的方向性、針對性、有效性。
傳統的教學把目標定位在引導學生掌握知識上,視學生為接受知識的“容器”,向學生灌輸知識。現代教學則把學生看成是能動的主體,在教學目標應定位在對一個完整的人的發展上,定位上趨于全面性:既重視必需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傳授,也重視學生自我發展的能力的培養;既發展學生強健的體魄,又培養其高尚完善的人格;既提高學生全面素質,又努力發展其個性。
《高中生物新課程標準》的教學目標由三部分構成:知識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能力目標。這三維目標在課程實施中是一個有機的統一整體,以培養和提高學生生物科學素養為核心,通過相互滲透構成了生物課程總目標的完整結構體系。如下圖:
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只有注重教學目標的全面性,制定完整的三維教學目標,才能提高目標達成的有效度。
2.教學內容精選化、整合化
新課程要求教師在教學設計中改變傳統教學中讓學生被動接受單一、機械知識的做法,為學生提供整合的、有利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內容,精選有效的教學內容,才能確保學生通過對教學內容的學習,有效促進其發展。
(1)認真鉆研教材是精選、整合有效教學內容的基礎和前提
新教材是課改理念的文本體現和載體,需要每一位教師去認真研讀、感悟、領會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精神和編寫意圖,把握教材所提供的教學活動的基本線索,分析教材所滲透的生物學思想、方法,體會新教材中蘊含的教學理念,才能實現有效的課堂教學。
(2)有效教學內容的精選、整合必須用好、用活、用實教材
教材內容并不等于教學內容,教材是教學的重要課程資源,但不是唯一的。新的教材觀強調要按照學生的情況進行教學,而不是完全拘泥于教材,對教材要科學地使用或“再度開發”,要用好、用活、用實教材。
用好,就是基于教材但又不完全拘泥于教材,能根據學生的實際,考慮學生的知識背景,或根據教學的需要,或針對教材中的一些不足之處,對教材進行改進和補充,化難為易,以簡馭繁,使之更好地為教學、為學生服務。用活,體現在解放思想、勇于創新,大膽對教材進行“再加工”“再創造”。用實,就是使教材更加切合本地實際和學生的實際,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使學生學得主動、扎實,富有成效。
(3)合理整合可利用的生物教學資源
在“課程資源”視野中,有效教學既包括對教材的再度開發,不只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也包括網絡資源和現代教育技術的開發與利用;還包括社區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3.學習方式的自主、合作、探究化
教師的教歸根結底是為了學生的學,新課程有效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徹底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實現學生的有效學習。
新課程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方式,強調了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是學生,是學生在課堂教學中主體地位的確認和尊重。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方式能暴露學生思維,揭示知識的形成過程,在感悟、體驗、發現中使學生主動掌握知識,發展實踐、合作、創新能力,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
(1)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勤思多問
自主學習是學生個體自己獨立思考,自己發現、研究問題,探索知識。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時一定要注意多啟發、多反問,不要包辦代替,要鼓勵他們想問題、提問題、鉆研問題。
(2)提倡學生合作學習,取長補短
學生在自主探究之后,自主學習而獲得對某生物學主題的意義建構可能并不全面或正確,這就需要在一個相互協作的學習群體中對各自的觀點、假設進行批判性的考查、協商和辯論,使不同的觀點得以交鋒、碰撞,從而加深、補充、修正每個學生對當前問題的理解。
(3)引導學生探究學習,不斷完善
《高中生物新課程》要求課堂教學由注重教師“教”向注重學生“學”轉變,由注重學習系統化知識向注重學習生活化、整合化的知識轉變,由注重知識的強制性接受向注重學生對知識的主動探究與建構轉變,由注重個體學習進步向個體學習集體協作并重轉變,由注重統一標準向關注個體差異轉變。以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和創造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的探究學習能夠適應這一要求,應成為高中生物新課程背景下的有效課堂教學中的主要學習方式。
4.教學方式的最優化、多樣化
在傳統教學中,以教師講授為主的教學方式,造成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合作能力比較弱,學生的才華和智慧得不到應該有的展示。因此,課改專家特別強調和呼吁在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的同時要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要有利于每一位學生的發展,要以學法的改革帶動教法的改革,保證課堂教學的科學性、靈活性、創造性,為課堂教學注入新的活力,
就一堂課而言,教學方式的多樣化表現為課堂教學縱向上是多樣化的,即在一堂課上,教學可能會使用幾種不同的教學方式,例如講授、探究、討論、操作等。就不同的課而言,教學方式的多樣化又表現為不同課堂教學所采用的主要教學方式是多樣化的。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同的教學方式為學生提供了多種機會。
《高中生物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倡導探究性學習”“科學探究作為發現科學事實、揭示科學規律的過程和方法,在科學教育中有重要的意義”“在教學中,教師應該讓學生親歷思考和探究的過程,領悟科學探究的方法”。因此,我們在選擇教學方法過程中,盡可能采用自主探究的教學方式。當然,自主探究的教學方式并不是唯一的教學方式,在實際教學中我們應該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選擇適合的教學方法。我們在實施探究式教學的同時,仍然大力提倡教學方法的多樣化。
例如,在《酶活性的影響因素》的課堂教學中,主要采用“實驗——探究”的教學方式,通過對實驗條件下酶活性探究分析,得出科學的結論。而在《動物的個體發育》的教學中,則主要采用教師講授法,講解動物個體發育各階段的特點、規律。
5.學習評價的激勵化
學習評價具有激勵性,有助于學生欣賞自己的成功,發展積極進取的自信心,提高學習動機并形成成就感,是實現有效學習的催化劑。
教師在評價過程中應注意恰當使用鼓勵性語言,進行適當的表揚。表揚和獎勵的質量較之頻率更為重要。對激勵的成功運用取決于時間和方式的恰當與否,過分、過于夸張的獎勵會降低內在動機;教師表揚的頻率與學生的學習收獲并非總成正比,某些時候關系不大以至于表揚會變得無足輕重;不同學生其內在動機系統存在個別差異,因此對不同學生要采用不同的激勵方式。
以上僅從幾個側面探討了高中生物課堂有效教學的策略,但是教學策略具有動態生成性、選擇性、綜合性、靈活性和創新性等特點,教師應根據課堂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師生的實際、學校的條件等因素,精心選擇、設計適宜的教學策略,最大限度地促進學生的有效學習。而且有效學習不僅牽涉課堂上的問題,更多的是課外的因素,如作業安排、教學管理、時空安排等。
因此,新課程背景下高中生物課堂的有效教學是一門藝術,充滿挑戰,呼喚智慧。
參考文獻:
1.高慎英.“有效教學”的理想.課程·教材·教法,2005.8.
2.劉恩山.普通高中生物課程標準的設計思路和主要特點.生物學通報,2003.6.
3.崔允郭.有效教學:理念與策略.人民教育,2001.6.
4.曹莉莉.新課程理念下課堂教學評價的標準.教育科學研究,2006.7~8.
5.阮紅芳,靳玉樂.有效教學論析.當代教育論壇,2009.8.
(作者單位:江西省定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