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德國柏林市公共文化服務概述

2016-05-23 10:09:36
山東圖書館學刊 2016年2期
關鍵詞:博物館圖書館藝術

陳 慰

(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北京 100871)

?

德國柏林市公共文化服務概述

陳慰

(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北京 100871)

[摘要]德國首都柏林市的公共文化服務在管理、經費、公共文化設施和文化活動等方面都有完備的體系。通過公開、透明、客觀的決策和監督方案來推進文化事業和公共文化服務,也通過各文化藝術部門、公共文化機構、教育部門、社區及群眾等多方參與,使公共文化的發展更符合城市發展的實際情況和市民的切實需求。柏林市公共文化服務朝著一個更加科學、透明、高效的方向發展。

[關鍵詞]柏林公共文化服務文化管理財政經費

1引言

柏林作為德國的首都、德國第二大城市,面積35.7萬平方公里,來自186個國家的移民生活在這里,總人口339.7萬(2013年),人口密度約為3818人/km2,柏林是歐盟區內人口第3多的城市(最多是法國的巴黎,其次是英國倫敦)以及城市面積第8大的城市*Fortgeschriebene Bev?lkerungszahlen vom 31.Juli 2013.Amt für Statistik Berlin-Brandenburg[EB/OL].[2015-12-01].https://www.statistik-berlin-brandenburg.de/Publikationen/OTab/2013/OT_A01-10-00_124_201307_BE.pdf。歷史上,柏林相繼成為了普魯士王國(1701年-1870年)、德意志帝國(1871年-1918年)、魏瑪共和國(1919年-1933年)、納粹德國(1933年-1945年)的首都。二戰結束后,柏林被一分為二,1961年修筑的柏林墻(Berliner Mauer)徹底將東柏林和西柏林割裂開,直至冷戰結束,東西德統一。兩德統一后,柏林通過文化來復蘇城市生機,并以文化大國和創意之城而著稱。據統計,截至2013年底,約有2萬名各類專業領域的藝術家定居于柏林,文化創意及相關領域從業人員達16萬之多*Federal State of Berlin 2011 Cultural Funding Report[EB/OL].[2015-12-01].http://www.berlin.de/imperia/md/content/sen-kultur/federal_state_of_berlin_2011_cultural_funding_report.pdf。

2市文化管理

柏林市行政體制改革后,一大批國有文化藝術單位逐漸轉向自主管理、獨立經營的機構和組織。從很大程度和意義上,由于市場和社會力量的加入,柏林市文化事業朝著一個更加科學、透明、高效的方向發展。

在此體制下,文化機構的監督委員會(Supervisory Board)應運而生。首先,政府文化決策、資金贊助等需要通過參議院進行初步討論,后由具體的行政部門進行二次討論,再進入監督委員審核,眾議院最終表決是否執行。為了進一步提高文化事業管理的透明度,柏林市政府于2010年起,在原有管理和運作基礎上,又增加了“外部評審”(External Evaluation)這一環節,即由第三方獨立評審(Independent Jury)(圖1)來評估和衡量文化項目和文化機構的實際工作效果,各文化機構、部門、團體必須向第三方評審提交日常工作情況說明。

圖1 柏林市文化決策流程圖*Senatskanzlei Kulturelle Angelegenheiten[EB/OL].[2015-12-01].http://www.berlin.de/sen/kultur/eu-foerderung

3市文化經費保障

據統計,2010年柏林市所得的各類文化事業的專項撥款約為8.4億歐元,充足的經費不僅保證了柏林市各文化組織和機構的長期良性發展、保護柏林地方文化遺產和特色文化,還有效地提高了柏林的文化生命力、促進柏林文化走向更高平臺。

3.1國家層面:財政撥款三原則

柏林政府的文化事務部(Cultural Affairs Department)也采取了較為靈活的財政撥款方式,來培育和提升城市的公共文化品質。2010年,聯邦政府對柏林市文化財政撥款累計3.4億歐元*Federal State of Berlin 2011 Cultural Funding Report[EB/OL].[2015-12-01].http://www.berlin.de/imperia/md/content/sen-kultur/federal_state_of_berlin_2011_cultural_funding_report.pdf。聯邦政府對柏林市的文化財政撥款遵循以下三原則*Federal State of Berlin 2011 Cultural Funding Report[EB/OL].[2015-12-01].http://www.berlin.de/imperia/md/content/sen-kultur/federal_state_of_berlin_2011_cultural_funding_report.pdf:一是藝術自由原則。藝術家、文藝機構擁有表達藝術的充分自由,在充分表現藝術形式和內容的同時,又能夠在政府文化部門工作的框架之中運作。二是平等、透明、第三方評估原則。所有的政府撥款都需要有明確的規定和文件記錄,遵循政府各項規章制度和標準,并及時向公眾公布,真正做到公正、公開、透明。所有用于項目資助和學術研究的財政撥款必須要經過咨詢委員會(Advisory Board)和專家評審組(Jury of Experts)審核,而咨詢委員會和專家評審組成員必須由政府文化事務部(Cultural Affairs Department)任命,咨詢委員會和專家評審組成員有一定任期。三是可持續原則。所有政府財政資金最首要的任務就是要不斷促進文化發展,并實現文化多樣性。

3.2市政府:公共文化資助兩種途徑

2010年,柏林市政府對本市文化財政撥款累計3.85億歐元,并規定了其資助途徑主要有以下兩種方式:

3.2.1對公共文化藝術機構資助

柏林市政府提出了一項針對專業藝術團體的“理念資助計劃”(Concept Financing Instrument),每四年為一個資助和撥款周期,四年結束之后將由評審委員會(Jury)決定是否對該機構繼續撥款以及繼續撥款的數額,以確保這些藝術機構、團體、組織等能夠依據實際工作情況來制定發展方案。2011-2014年度的四年“理念資助計劃”中,柏林共有12家劇院和戲劇單位獲得了約為400萬歐元的政府撥款*Hauptstadtfinanzierungsvertrag 2007[EB/OL].[2015-12-01].www.berlin.de/imperia/md/content/rbm-skzl/hauptstadtvertraege/hauptstadtfinanzierungsvertrag_2007.pdf。

3.2.2對公共文化項目進行資助

柏林政府依據項目進行資助是一種以需求為導向的撥款方式,靈活、自由,且基于實際需求,能有效促進文化多樣性、提升文化創作能力。柏林政府對各類文化項目的投資年均為2千萬歐元(含首都文化基金會資助),項目中不僅包括專業性文化項目,還有許多跨文化綜合性項目。為保證公正、公平、透明,政府文化事務部制定了四條文化項目資助原則*Senatsverwaltungen[EB/OL].[2015-12-01].http:/www.berlin.de/sen/kultur/eu-foerderung:一是對成果、作品的資助,如表演活動、展覽、演唱會等;二是對個人的資助,如為藝術家提供各種學術和差旅補助等;三是對文化藝術基礎設施的資助,主要通過對工作室、場地、演出劇服等;四是跨行業性資助,通過聯邦政府文化教育基金,從柏林市各區層面、跨文化交流項目或女性藝術家基金會等途徑對文化事業進行資助。

3.3區政府:設立專項財政撥款

近二十年來,柏林市12個區一直在不斷在改善全市的文化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區政府在促進文化教育和宣傳方面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區政府文件和工作條例中就明確規定了對柏林市公共圖書館、音樂學校、社區大學、青年藝術學院等文化藝術及教育機構的資助細則。2010年,柏林市12區累計撥款1.2億歐元。

區政府文化基金(Bezirkskulturfond)是柏林12個區于2000年共同發起的、用于城市公共文化領域的專項財政資金*Kultur[EB/OL].[2015-12-01].http://www.berlin.de/sen/kultur/kulturtour/index.html,是推動各區公共文化服務發展的重要資金保證。以德國首都功能核心區米特區(Mitte)為例,單獨文化藝術項目的資金支持最多可達1萬歐元,資助范圍和領域與首都文化基金會相類似,資助項目和類型更具有針對性,是對首都文化基金會項目更進一步和具體的支持。除了項目拓展、資金保障之外,區文化基金的另一重要職責就是為本區內公共文化服務領域的薄弱項目和欠發展的公共文化藝術類型提供資金支持,以彌補區內文化服務的“短板”,致力于在全區范圍內構建全面發展、共建共享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同時,該基金還大力促進柏林市公共文化的設施、機構、服務“多中心分布”(Polycentric Character)格局的形成*Cultural Diversity[EB/OL].[2015-12-01].http://www.stadtentwicklung.berlin.de/planen/stadtentwicklungskonzept/en/statusbericht/kultur.shtml,以提升柏林文化實力的效果。這項區政府文化基金年預算約51萬歐元(約為387萬人民幣),由區地方文化咨詢委員會和評審委員會(Local Cultural Advisory Boards and Juries)來決定經費分配。

區政府文化基金被認為是促進區公共文化和公共文化服務的必要性措施,在大力促進柏林市公共文化的整體發展、提升首都地區文化軟實力方面,區文化基金會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長期支持和促進柏林市公共文化發展的基金會還包括文化教育項目基金(Projektfonds Kulturelle Bildung)、歐洲文化發展基金(Europ?ische Kulturelle Fonds)、歐洲基金會(Europ?ische Fonds)等*Berliner Autorenlesefonds[EB/OL].[2015-12-01].http://www.berlin.de/stadtbibliothek-mitte/katalog-service/berliner-autorenlesefonds/。以上這些基金會在文化、教育、社會發展等眾多領域推動著柏林市甚至整個德國的公共文化發展,為國家和地區公共文化服務能力的提升提供資金支持、項目保障,為地區公共文化的發展提供長久的可持續動力。

4公共文化設施與服務

在《柏林2030城市發展規劃》(Stadtentwicklungs-konzept Berlin 2030)中,提出要充分利用首都地區現有的博物館、圖書館、劇院、旅游景點、歷史文化遺跡、文化中心等公共文化和教育資源,考慮各區居民人種、國別和信仰的差異,在保證基本公共文化服務供給的前提下,通過整合資源、新建設施、舊址改造等措施,以提升公共文化服務的覆蓋率和輻射范圍*Planung[EB/OL].[2015-12-01].http://www.stadtentwicklung.berlin.de/planen/stadtentwicklungskonzept/index.shtml。

4.1公共圖書館、檔案館

據統計,柏林共有88家公共圖書館(表1)(含公共閱讀室、移動圖書館等),年均圖書借閱2300多萬冊次,年人均圖書館借閱達6.81次。公共圖書館全年共計舉辦6400余項活動,包括兒童讀書節、談話、閱讀、展覽等。公共圖書館作為重要的教育資源和平臺,極大地鼓勵青少年的閱讀能力、培養青少年的閱讀興趣、使用圖書館資源,這也使得圖書館成為了全柏林市最富有教育和文化氣息的公共文化機構之一。全市公共圖書館工作人員173人(含兼職),為讀者提供服務和指引。全市共有69個互聯網中心為市民提供圖書館網上服務,公共圖書館也實現了WIFI全覆蓋以方便讀者使用網絡。此外,近年來公共圖書館也在繼續提高圖書館員的專業知識技能,每年都不斷有信息學、圖情專業的年輕人投入到圖書館這項事業中,充實和壯大著柏林的圖書館事業。

表1 2010-2012年柏林市公共圖書館、

同時,柏林市各公共圖書館一直積極與學校、早教等各類教育機構開展合作,提供許多諸如閱讀和識字輔導等服務,成為教育教學資源的一個重要補充。在德國文化事務部、德國總分館聯盟(Zentral- und Landesbibliothek-ZLB)、柏林12區及歐盟的支持和促進下,柏林市公共圖書館設施和服務得到極大改善,目前擁有約40多萬人登記注冊了圖書館的各項服務*Association of Public Libraries in Berlin(V?BB)[EB/OL].[2015-12-01].https://www.voebb.de/aDISWeb/app?service=direct/0/Home/$DirectLink&sp=Svb.srz.lit.verwalt-berlin.de%3A4103。公共圖書館服務已經成為了這座城市不可或缺的文化生命力之一。

4.1.1為青少年、兒童組織“學習島”

“學習島”是社區與當地學校圖書館、公共圖書館共同設立的,為本區青少年兒童提供的小型社區學習中心,以輔助青少年兒童的課外學習,激發學習興趣,是一種能夠在社區這樣一個生活區域范圍內推廣閱讀、幫助和促進學生課外學習的有效模式*Neighborhood Management in Berlin[EB/OL].[2015-12-01].http://www.stadtentwicklung.berlin.de/wohnen/quartiersmanagement/download/qm_broschuere_en.pdf。

學校也積極與當地公共圖書館合作提供服務,如Helene-Nathan公共圖書館為小學至高中生提供幾乎各類學校科目的課后作業免費輔導服務,平均每1位圖書館員能夠指導6名學生的課后作業,報名的學生主要由社區居民調查委員會(Bewohnerbefragung)來分配。據統計,前來“學習島”的青少年兒童大部分為國外移民學生,由于語言和學習能力的差異而需要此類輔導。但這些前來參加公共圖書館課后輔導的學生不僅不用擔心產生費用,還能夠從柏林市“社會城市基金”(Soziale Stadt)中獲得額外的獎勵和補助*Begünstigtenverzeichnis des Operationellen Programms[EB/OL].[2015-12-01].http://www.berlin.de/imperia/md/content/senatsverwaltungen/senwaf/struktur/efre/efre_jb09_beg__nstigtenvz_300610.pdf?start&ts=1278492280&file=efre_jb09_beg__nstigtenvz_300610.pdf。

此外,柏林市各區的公共圖書館還建立針對學前兒童、學齡兒童的多活動中心,如“親子中心”和“嬰幼兒視聽說自學中心”(Selbst-Lernzentrum)等,并提供培養學齡兒童良好學習習慣、增進家長與孩子溝通的活動項目。

4.1.2為成年人提供語言學習和就業指導培訓

柏林首都功能核心區米特區與當地圖書館合作,為生活在社區內的成年人提供“繼續教育學習”(Volkshochschule Berlin Mitte)項目,重點為希望進一步深造的成年人提供一定課時數的語言學習課程。“繼續教育學習”項目還為學院配備相應的指導教師,以一幫一或一幫多的模式為前來參加學習的成年人提供學習指導,如Luisenbad圖書館有運作得相對較好的一對一“跟我說”(Talk to me)語言課程,為許多希望繼續學習的年輕人提供了寶貴的知識財富。此外,“繼續教育學習項目”還提供就業指導,重點幫助移民人群提高人際交往技巧、口頭表達能力和提高工作效率等。

此外,柏林市檔案館還積極通過出版專門書籍和舉辦展覽等活動來提升公眾對城市和歷史的了解。近年來,檔案館進行了設施資源升級換代,如建立能為電子檔案(E-archive)提供支持的技術中心。2011年,柏林檔案館制作的歷史紀錄片首次進入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記憶”(Memory of the World Program)。

4.2博物館、美術館

柏林市擁有約421家美術館,博物館158家,各類展覽館42家,柏林市國家級博物館達18個,世界文化遺產8600多個(表2),展出了7千多位藝術家的作品,年到訪人次排名前五的博物館和美術館訪問量總和達到470多萬人次,豐富了柏林的公共文化服務內容,創建了柏林市的新地標,也奠定了柏林國際藝術和文化之都的地位*National Museums in Berlin[EB/OL].[2015-12-01].http://www.smb.museum/smb/home/index.php。柏林美術館(Berlinische Galerie),漢堡當代藝術美術館(Hamburger Bahnhof Museum for Contemporary Art),KW現代藝術機構(KW Institute for Contemporary Art),柏林兩大藝術社團NBK和NGBK等文化藝術機構和單位都積極通過一系列高質量的文藝鑒賞活動,不斷致力于柏林公共文化藝術事業的發展。同時,文化事務部不僅提供政府財政支持,還提供文化參考咨詢和市場服務等,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私人博物館的發展,其數量在逐漸增加*About[EB/OL].[2015-12-01].http://www.museumsportal-berlin.de。

表2 2010-2012年柏林市博物館、美術館和

4.2.1為老年人提供“城市歷史記憶之旅”

柏林市公共博物館與社區和德國工會展開一項名為“交友中心”(AWO-Begegnungszentrum)的項目,免費為社區和家庭中的孤寡老人、留守老人提供不僅包括傳統的醫療、健康鍛煉(游泳、跑步)、餐飲等服務,還新增了城市旅行、博物館參觀、景點游覽等,著力從精神文化服務角度促進老年人健康長壽,提升對生活的滿意指數。

4.2.2“博物館之夜”(Lange Nacht der Museen)

“博物館之夜”活動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一條參觀博物館的特殊旅程,活動當天從晚上6點至凌晨2點,只要乘坐上博物館專線的任意一趟大巴車,便可以根據當晚的大巴車線路依次參觀沿途的博物館、美術館、畫展、博覽會。1997年第一屆活動舉辦時,只有12家博物館加入此項目,2014年第17屆加入“博物館之夜”的博物館、美術館、畫展和博覽會數量已達到了170家,提供公共文化服務內容甚至包括了音樂會、表演欣賞、閱讀、繪畫體驗、看電影等*Willkommen in Berlin[EB/OL].[2015-12-01].http://www.berlin.de/imperia/md/content/lb-integration-migration/publikationen/willkommen/welcome_englisch_08.pdf。通過與2009年和2008年的數據相比,柏林市各博物館訪問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更多的柏林市民走進博物館,2010年的總訪問人次近1500萬(表3)。

表3 2008-2010柏林市博物館

4.3紀念館

據統計,2010年柏林市各紀念館訪問量達到1,406,644人次,比2009年翻了1.5倍。其中,參觀人次較多的為猶太人紀念館和柏林墻紀念館。

為紀念1989年柏林墻倒塌和獨裁的瓦解,柏林市政于2006年成立了“柏林墻紀念館”(Berlin Wall memorial concept),許多當代先進技術被用在了柏林墻紀念館中,如該紀念館為前來參觀柏林墻的游客配備了多媒體解說器,同時,游客可以在紀念館免費下載柏林墻移動應用程序“柏林墻”。該應用程序擁有“柏林墻互動地圖”,能為游客提供智能導游,且同時提供視頻、音頻、圖片、文字解說等服務,具體功能如下:

·擁有柏林墻線路總覽圖(POIs);

·迅速搜尋柏林墻沿途及周邊的歷史景點、畫展等觀光熱點并進行導航;

·為游客自定義觀光路線并進行導航;

·自動定位,為游客提供進入公共交通系統的線路;

·提供《柏林墻之隔》電影欣賞(Eingemauert! Die innerdeutsche Grenze)。

該移動手機應用程序已經被廣泛用于德國國民教育,并于2011年和2012年分別獲得了德國國家廣播電視臺和當代波茨坦研究中心頒發的國家“政治獎”(Politikaward)和“教育傳媒大獎”(Bildungsmedienpreis)。

此外,柏林市豐富的公共文化活動是構筑城市公共文化服務的一大特色和亮點,開展豐富的文化、藝術和創意活動是柏林文化之所以能享譽世界的重要支撐。據統計,柏林市現共有2萬多名文化藝術從業人員,而文化產業的從業人員更是16萬人之多*Cultural Policy[EB/OL].[2015-12-01].https://www.berlin.de/sen/kultur/en/cultural-policy/,年均舉辦大型音樂舞蹈類活動111場、戲劇表演6900多場、節慶活動近100場,超過184.5萬人次參加了柏林各類文化藝術活動,公共文化服務覆蓋人群比例更是高達40%*Cultural infrastructure and output[EB/OL].[2015-12-01].http://www.worldcitiescultureforum.com/cities/berlin,極大地帶動了柏林市文化旅游產業的發展。

5小結

從文化管理和決策層面上,柏林市通過公開、透明、客觀的決策和監督方案來推進文化事業和公共文化服務,通過加入監督、評審、反饋機制使“頂層”決策更加符合城市發展的實際情況和市民的切實需求,逐步促進形成各自的文化特色;此外,主要依靠國家和地方政府的財政投入,通過各文化藝術部門、公共文化機構、教育部門、社區及群眾等的多方參與,以實現柏林市公共文化服務廣覆蓋。從設施建設上,柏林市公共文化服務及設施較為完備,文化設施數量多、分布廣,其“多中心”的設施網絡格局促進了各類公共文化設施的使用,輻射了更多的服務人口,效果顯著。從服務內容上,古今結合,既有厚重的歷史、政治遺跡,又結合了先進技術和理念,文化藝術作品產品質量高,使文化、藝術、生活、服務很好地融合在一起,為促進文化繁榮發展、提升公共文化服務質量創造了很好的平臺。從服務對象上,柏林市尊重文化多樣性,包涵各類優秀文化,尊重多民族背景、尊重移民人口。同時,對城市的兒童、青少年、失業人群、老年人等弱勢群體的公共文化服務方面給予重視和關注。

An Overview of the Public Culture Service in Berlin

Chen Wei

[Abstract]As the capital city, the public culture service in Berlin enjoys a comprehensive mechanism from the aspects of administration, finance, infrastructure as well as cultural events and activities. By means of open, transparent and objective policy-making and supervision, the public culture system has accommodated relevantly to the factual circumstance of both city and citizens with the combined endeavor from cultural department, public culture institutions, educational department, community, citizens and so forth. Generally, the public culture service in Berlin moves forward more scientifically, transparently and efficiently.

[Key words]Berlin; Public culture service; Cultural administration; Public finance

〔作者簡介〕陳慰,女,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2014級博士研究生。

[中圖分類號]G151.60

[文獻標識碼]A

猜你喜歡
博物館圖書館藝術
博物館
小太陽畫報(2020年4期)2020-04-24 09:28:22
紙的藝術
圖書館
小太陽畫報(2018年1期)2018-05-14 17:19:25
飛躍圖書館
博物館奇妙夜
因藝術而生
Coco薇(2016年2期)2016-03-22 16:58:59
藝術之手
讀者(2016年7期)2016-03-11 12:14:36
露天博物館
圖書館里的是是非非
爆笑街頭藝術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洲高清无码在线| 91www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久蜜桃| 九色在线视频导航91| 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在线播放| 久久综合结合久久狠狠狠97色| 欧美日韩综合网| 久久77777| 亚洲欧美另类日本| 久久国产热| 国产精品自在线天天看片| 国产91丝袜|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少妇|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优播| 亚洲久悠悠色悠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欧美亚洲韩国日本不卡| 日本一区高清|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专区| 99热这里都是国产精品| 亚洲无码视频喷水| 青青草原国产| 亚洲午夜国产片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丝袜| 波多野结衣AV无码久久一区| 色视频国产| 国产精品网址在线观看你懂的| 欧美成人午夜视频免看| 精品無碼一區在線觀看 |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下载| 亚洲黄色成人| 国产色婷婷| 中文字幕乱码二三区免费| 精品国产电影久久九九|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日本| 青青草原国产精品啪啪视频| 国产H片无码不卡在线视频| 激情视频综合网| 日本免费一级视频|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在线第一页| 97超爽成人免费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91透明丝袜美腿在线| 找国产毛片看|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费视频7| 欧美人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h视频在线播放| 欧美yw精品日本国产精品| 色哟哟色院91精品网站| 天堂在线www网亚洲| 亚洲国产欧美自拍| 欧美激情第一区| 久久久久青草大香线综合精品| 中文字幕在线播放不卡| 亚洲欧美国产五月天综合| 狠狠亚洲五月天| 在线观看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浪潮Av| 国产综合色在线视频播放线视| 91精品国产一区自在线拍| 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 丝袜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在线观看91|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尤物| 婷婷五月在线视频| 国产流白浆视频| 精品国产91爱| 自偷自拍三级全三级视频| 免费无码在线观看| 欧亚日韩Av| 欧美一级特黄aaaaaa在线看片| 国产精品吹潮在线观看中文| 亚洲天堂久久| 国产成人乱无码视频| 日韩 欧美 国产 精品 综合| 色综合久久综合网| 亚洲a级毛片| 在线一级毛片|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一区播放| 欧美成人手机在线观看网址|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在线第一页|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色综合久久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