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蕓蕓 鄭小燕 翟穎桂 陸麗華
200438 上海市 第二軍醫大學東方肝膽外科醫院肝外四科
?
共情技術在新護士導師責任制帶教中的應用
李蕓蕓鄭小燕翟穎桂陸麗華
200438上海市第二軍醫大學東方肝膽外科醫院肝外四科
摘要目的:探討共情技術在新護士實行導師責任制教學實踐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擇2013年6月~2014年5月肝膽外科新護士39名為對照組,選擇2014年6月~2015年2月肝膽外科新護士62名為觀察組。對照組采用常規導師責任制帶教方法,由1名高年資護士作為導師全面負責1名新護士全年的帶教;觀察組除采用導師責任制帶教外,配合心理咨詢師的疏導,并加入心理相關培訓,比較兩組護士的考核成績及1年后離職率。結果:兩組護士考試成績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護士1年內離職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共情技作為新的溝通方式能在導師責任制教學中提高師生溝通能力,改善教學效果,減輕工作和學習壓力,縮短新護士臨床適應期。同時共情技術有助于融洽師生關系,提高學習效率,塑造新護士學習形象,提高其自身共情能力。
關鍵詞共情;新護士;導師責任制;教學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6.07.053
導師責任制是新護士培訓中采用專人一對一,全程責任制的教學方法,我院自開展導師責任制帶教以來,教學效果顯著。筆者通過前期研究發現,新護士在工作環境適應、導師風格匹配、心理調節等方面存在諸多壓力[1]。共情又稱同理心,是一種體驗他人精神世界如體驗自己的精神世界的能力,指深入理解他人的內心世界和感受,并將這種理解傳達給對方[2]。共情技術是指與交往對方保持價值中立,設身處地的走進對方的內心世界中,去體會某種情緒、情感體驗,并向對方表達出來。在臨床實踐中,共情技術多運用于護患溝通中,國內諸多學者已證實共情能改善溝通效果、融洽護患關系,提高滿意度[3],但面向新護士群體運用共情技術尚無報道。2014年6月~2015年2月,我院將心理學共情理論融入新護士教學中,以期從心理學角度幫助新護士盡快適應環境,提高工作能力,降低離職率,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選擇2013年6月~2014年5月肝膽外科新護士39名為對照組,選擇2014年6月~2015年2月肝膽外科新護士62名為觀察組。對照組均為女性,年齡19~25歲,平均(21.92±0.24)歲;學歷:大專31名,本科8名。觀察組均為女性,年齡18~25歲,平均(21.68±0.25)歲;學歷:中專3名,大專45名,本科14名。入選標準:(1)從事外科臨床護理工作1年,接受導師責任制帶教。(2)目前獨立工作且各項考評合格。排除標準:內科、門診、內鏡科、手術室及其他非臨床科室工作的護士。 兩組新護士的性別、年齡、學歷、入院考核成績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對照組采用常規導師責任制帶教方法,由1名高年資護士作為導師全面負責1名新護士全年的帶教。觀察組除采用一對一導師責任制帶教外,配合心理咨詢師的疏導,并加入心理相關授課,具體方法如下:
1.2.1導師共情能力培訓導師參加由心理咨詢師組織的理論授課與技能訓練,共4次課時,分別為兩次理論授課后各完成1次的共情技能培訓,并由授課人員進行共情基本技能考核,考核不合格者進入心理咨詢師的再次培訓課程,直至通過心理咨詢師的共情技能考核。
1.2.2新護士崗前培訓在醫院組織的新護士崗前培訓中,理解新護士面臨的新環境、新身份,告知其培訓計劃及目標,讓新護士在未來的一年中正確面對各類培訓和考核安排,端正學習態度,并告知心理咨詢師聯系方式,使新護士在無法承受心理壓力時能及時尋求幫助。
1.2.3心理舒緩壓力培訓醫院安排心理咨詢師為新護士進行心理壓力相關培訓,教授新護士作為新職員面對的壓力,并學習解決或緩解心理壓力的技能和方法;科室安排護師以上高年資護士授課,傳授工作經驗和學習技巧,幫助新護士順利適應醫院工作環境和護士職業氛圍,使新護士完成從護校學生到護士的轉變。
1.2.4共情技能運用新護士完成相關培訓入科室后,導師全面評估新護士個性特點、學習背景、家庭情況,理解新護士面臨陌生的環境和人際關系,真誠幫助其適應科室醫療特點和護理工作安排,與新護士建立良好師生關系。在學習中,熱心幫助新護士出謀劃策,尋找適合的學習方法,鼓勵新護士表達感受和想法,細致聽取其適應中的煩惱,在傾聽的過程中,不隨便打斷,不妄加評價,全神貫注地用心傾聽。對新護士表達出的壓力和工作中的煩惱表示同情,給予安慰和鼓勵,讓其感覺被接納、理解、認同,逐漸消除或緩解心理壓力,為教學任務安排和進一步溝通奠定良好基礎。
1.2.5接受個別心理咨詢安排心理咨詢師同時也是資深臨床護士接受新護士心理咨詢,在特殊情境下(如面對醫患沖突、患者死亡等情況)對新護士進行心理危機評估和干預,并接受帶教導師建議而來的適應障礙的新護士,及早掌握新護士心理變化,科學合理干預,減輕新護士在適應工作環境中的壓力,縮短適應時間。
1.3評價指標(1)考核成績。(2)離職率。
1.4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 14.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結果
2.1兩組新護士考核成績比較(表1)

表1 兩組新護士考核成績比較(分,±s)
2.2兩組新護士入職1年內離職率比較(表2)

表2 兩組新護士入職1年內離職率比較(名)
3討論
導師責任制改變傳統臨床教學方法,針對新護士個性差異,因材施教,全面指導新護士思想、學習、生活[4-5]。導師責任制不僅培養新護士臨床工作中的思考能力,對其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能得到提高。共情技能在個性化教學中,雖未對考核成績有明顯提高作用,但可促使導師站在新護士的立場體會其在學習和適應中的感受,是雙方進行有效溝通和理解的關鍵因素,且對新護士離職率有所降低。
3.1融洽關系,幫助適應環境共情是在與人交流過程中表現出的對他人設身處地理解的能力。共情的過程實際上是真誠與人溝通的過程,導師除了教授知識外,愿意花費時間和精力去理解新護士,不僅為建立和維持融洽的師生關系打下基礎,而且為教學過程中師生信息暢通交流提供保證。新護士在陌生的新環境中有被理解、被接納的感覺,使新護士更愿意在工作學習中表達情緒。情緒分享是形成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連接,形成人際關系,良好的共情能幫助新護士盡快融入科室工作環境,建立護患關系,縮短適應時間,鍛煉護理工作技能。
3.2個性教學,提高學習效果共情為導師與新護士溝通提供途徑[6],使導師全面掌握新護士有效信息,深入了解教學進度,針對新護士特點,調整教學方式,同時,也促進新護士對學習中存在疑問的及時表達,以針對性解決學習和工作中的問題。深入了解新護士學習習慣,幫助其建立學習中的思考意識,帶著問題學習,培養主動學習、分析問題的能力。
3.3拓寬知識,塑造模擬形象共情技能的運用,使新護士在工作中體驗到共情帶來的理解和寬容,同時,也讓新護士學會站在對方的角度去看問題,感受對方的內心需要,這對新護士掌握共情技能提供了切身體驗的機會,陳晰敏[7],趙清平[8]等研究證實,共情體驗能提高護士對患者的共情和理解,促使新護士端正工作態度,提供全方位照顧,提高護理質量。共情體驗有利于新護士以后的獨立工作,樹立學習目標,塑造護士職業形象。
3.4以身作則,提高共情能力由導師對自己的共情,新護士能學習共情的基本方法,學會擺脫自我為中心,培養對他人的情緒敏感度,學會換位思考,增強理解,恰當的表達對他人情緒的感受、尊重和理解,培養自身共情意識,學習共情技能,提高共情能力。
4小結
共情技能作為新的溝通方式能在導師責任制教學中提高師生溝通能力,改善教學效果,減輕工作和學習壓力,縮短新護士臨床適應期。共情技能作為醫護人員應具備的基本素質,在醫療關系日益緊張的今天是新護士需學習的心理學技術和重要品質。在教學實際中,由于實踐時間短,尚存在導師共情能力不齊、影響因素諸多以及導師性格特點對新護士的影響不明的問題,有待在以后實踐中繼續探討和改進。
參考文獻
[1]紀丹妮,鄭小燕,陳萃,等.導師責任制下肝膽外科新護士學習體驗的質性研究[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4,31(17):15-18.
[2]Cunico L,Sartori R,Marognolli O,et al.Developing empathy in nursing students:A cohort longitudinal study[J].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2012,21(13):2016-2025.
[3]楊希,史瑞芬.護士共情能力的研究現狀及展望[J].護理學雜志,2012,27(16):86-89.
[4]李蕓蕓,江沁,陳麗珊,等.導師責任制在肝膽外科新護士帶教中的應用與效果[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2,29(9B):69-70.
[5]彭寶星.淺談共情技術在心理咨詢中的應用[J].才智,2012(11):67.
[6]吳萍.學校心理心理咨詢中的共情[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1(11):19-21.
[7]陳晰敏,劉英敏,張云嬌,等.共情體驗對新護士同理心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4,28(12A):4329-4330.
[8]趙清平.通過低年資護士的共情體驗提高醫院護理質量[J].心理醫生月刊,2012(5):547-548.
(本文編輯崔蘭英)
(收稿日期:2015-07-13)
通信作者:陸麗華
李蕓蕓:女,本科,主管護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