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青利 蔡明玉
400042 重慶市 第三軍醫大學大坪醫院野戰外科研究所腎內科
?
腸道感染導致腹膜透析相關性腹膜炎的相關因素分析
蔡青利蔡明玉
400042重慶市第三軍醫大學大坪醫院野戰外科研究所腎內科
摘要目的:探討腸道感染導致維持性腹膜透析患者發生腹膜炎的發病誘因、營養狀況、致病菌及其轉歸,為保護腹膜、制定有效防治措施及降低腹膜炎發生率提供臨床依據。方法:回顧性分析我院腎臟內科腹膜透析中心2011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306例患者,對其并發腸道感染發生腹膜炎的24例43例次患者的相關因素進行分析總結。結果:主要發病誘因:腹瀉15例(62.50%),便秘9例(37.50%)。營養狀況:通過對24例患者的血紅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總蛋白的分析,顯示低蛋白血癥是導致腹膜炎的一個重要誘因,在我中心尤其當血清白蛋白低于25.73 g/L 時更容易發生腹膜炎。主要致病菌:大腸埃希菌32例次(74.42%),陰溝腸桿菌7例次(16.28%),鮑曼不動桿菌4例次(9.30%),其中以大腸埃希菌為主 。腹膜炎的轉歸及預后:首次治愈10例(41.67%),復發14例(58.33%),其中復發3次4例,復發2次8例;復發后導致拔管1例,死亡1例,再治愈率41.6%。結論:腹腔的防御功能隨透析時間的延長而減退,腸道感染時細菌由腸壁或淋巴途徑進入腹腔,并且腹膜透析液是細菌的良好培養基, 因此腸道感染是導致腹膜炎的一個危險因素,本中心復發率高達58.33%,首次治愈率較低為41.67 %,然而血清白蛋白低于25.73 g/L時更容易誘發腹膜炎,因此應以預防為主,重視腹膜透析患者便秘及腹瀉情況,加強患者營養治療,提前干預、及早處理,對患者積極進行教育,減少腸道感染導致腹膜炎發生,提高腹膜透析患者的生活質量。
關鍵詞腸道感染;腹膜透析相關性腹膜炎;相關因素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6.04.014
近年來, 終末期腎病 (ESRD) 患者人數逐年增長, 接受腎臟替代治療的ESRD患者人數以每年11%以上的速度增長[1]。然而腹膜透析是腎臟替代治療中的一項重要技術,具有居家治療、簡便易行、無穿刺痛苦、較好地保護殘腎功能,持續性清除毒素和水分、對心血管系統影響小等優勢,目前已在世界范圍內被大力推廣和應用。盡管腹膜透析設備和技術在不斷改革,然而卻始終無法擺脫腹膜炎的困擾[2]。腹膜炎的發病率雖較前有了大幅度的下降[3],但仍是腹膜透析的主要并發癥,是導致患者透析失敗及退出治療的主要原因,影響患者透析效果同時還增加病死率[4]。目前報道最多的導致腹膜炎發生的病因仍然是操作不當[5],事實上,由于腸道感染引發的腹膜炎并不少見,腸道問題往往容易被患者忽略。近年來,發生率并逐步成上升趨勢。本研究將我中心2011年1月~2014年12月因腸道感染導致腹膜炎進行相關分析,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2011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腎臟內科腹膜透析中心維持性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透析時間>3月)306例,其中經腹水培養確診為腸道感染導致腹膜炎患者24例43 例次納入研究,男17例,女7例。平均年齡(51.67±33.67)歲。透析5~48個月,平均20.42個月。基礎疾病:慢性腎小球腎炎6例,高血壓腎病6例,糖尿病腎病7例,高血壓合并糖尿病腎病5例。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6例,初中及以下18例。
1.2腹膜炎診斷標準根據國際腹膜透析學會(ISPD)[6]2005年指南中關于腹膜透析(CAPD)相關性腹膜炎的診斷標準篩選病例:(1)患者出現腹痛、腹水渾濁,伴或不伴發熱。(2)透出液中白細胞計數>100×106/L,中性粒細胞比例>50%。(3)透出液中培養有病原微生物生長。腹膜透析患者具備上述3項條件中的2項或2項以上者即可臨床診斷腹膜炎。
1.3腹膜炎患者透析情況24例腹膜透析患者均行持續性非臥床腹膜透析(CAPD)治療,其中高平均轉運16例,低平均轉運8例,每日透析總劑量6~8 L。
1.4臨床觀察指標采集所有腹膜炎患者臨床資料如年齡、性別、透析齡、原發病、血清白蛋白、血紅蛋白、血清總蛋白、主要誘因、致病菌、轉歸及預后等臨床指標。

2結果
2.1患者一般資料(表1)

表1 本組患者的一般資料

2.2PD患者并發腸道菌腹膜炎的危險因素分析本組24例患者中其中10 例感染1次,9例感染2次,5例感染3次,共感染43例次。進一步分析占主要感染原因顯示,便秘9例,占37.5%;腹瀉15例,占62.5%。致病菌顯示:大腸埃希菌32例次(74.42%),陰溝腸桿菌7例次(16.28%),鮑曼不動桿菌4例次(9.30%)。腹膜炎的轉歸及預后顯示:首次治愈10例;復發率58.33%,其中復發3次4例, 復發2次8例;拔管1例,死亡1例。
2.3兩組患者營養狀況比較(表2)

表2 兩組患者營養狀況比較±s)
注:1)為t′值,2)t值
3討論
腹膜炎是腹膜透析最重要的并發癥,是導致腹膜透析患者退出的重要原因,目前報道最多的導致腹膜炎發生的病因仍然是操作不當[6-7],因此,腹膜透析專職人員對患者教育重點仍是操作規范。通過我們本中心43例次腹膜炎患者的分析發現,腸道感染是腹膜炎發生的一項重要因素, 起病隱匿且容易被忽略, 治愈率低、復發率高、危險性大,因此,醫護人員應高度關注腹膜透析患者的腸道狀態。腹膜透析患者胃腸道功能紊亂、腹瀉、便秘等均可誘發腹膜炎[8]。由于腹腔內灌注了大量的透析液,嚴重影響患者胃腸的正常蠕動,較易出現胃腸功能不良,加之營養不良、慢性微炎癥狀態以及不恰當的飲食等因素均可導致腹膜透析患者出現腹瀉、便秘,甚至兩者交替出現的現象。近年來,護理人員對腹膜透析患者的指導力度和宣教水平在逐步提升,通過定期培訓,腸道感染引起的腹膜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因此,應重視腸道狀態,積極防治處理腹瀉及便秘,加強營養治療,定期培訓與再培訓,增強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識,降低因腸道感染導致腹膜炎的發生率,延長患者透析年限,提高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王海燕.我國慢性腎臟病的新數據及其警示[J].英國醫學雜志(中文版),2006,9(3):136.
[2]韓慶烽,董捷,范敏華,等.腹膜透析患者的退出及住院原因分析[J].中國血液凈化,2013, 12 ( 7 ): 373
[3]曹穎,趙占正.85例次腹膜透析相關性腹膜炎的致病菌及藥敏分析[J].臨床薈萃,2010,11(5) : 405-408.
[4]馮明亮,張輝,鄭少莉,等. 非臥床腹膜透析患者退出原因及預后分析[J].海南醫學,2010,21(8):14-15.
[5]Chow KM,Li PK . Peritoneal dialysis- related peritonitis:can we predict it[J].Int J Artif Organs,2007,30(9):771- 777.
[6]Piraino B,Bailie GR,Bernardini J,et al.Peritoneal dialysis-related infections recommendations:2005 update[J].Perit Dial Int,2014,34(2):107-131.
[7]Bender FH,Bemardini J,Piraino B.Prevention of infectiouscomplications in peritoneal dialysis:best demonstrated practices[J].Kidney Int Suppl,2014,78(103):44-54.
[8]Bargman JM.Advances in peritoneal dialysis:a review[J].Semin Dial,2012,25(5):545- 549
(本文編輯崔蘭英)
(收稿日期:2015-04-15)
通信作者:蔡明玉,本科,主管護師
蔡青利:女,本科,護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