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玉清
摘要領導者應具備的素質很多,帶動性、服務性、開拓性,是領導者的本質特征,無論是那級領導,都要應深刻理解領導本質特征的內涵,踐行好領導者的要求,履職盡責,承擔起齊家、治過、平天下的使命,要達到這種境界,必須具備以下素質和能力。
關鍵詞領導干部基本素質認識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6)03-000-01
一、領導者應具備的素質
(一)具有廣博的知識。一般的講領導者起碼應該具備堅實的文化基礎知識、較全面的社會科學知識、熟練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和精通本專業、本崗位的專門知識,這是領導者具備的基本要求。否則,很難和別人交流、溝通,辦事效率就會大打折扣。
(二)具有良好的品格。領導者的品格涉及很多方面,對其行為、態度、情緒有著重要影響。
(三)具有較高的領導藝術。領導藝術是指領導者在領導活動中熟練運用的富有創造性的領導手段和獨特、靈活、恰當的領導思維方式,它給人以自然、和諧、巧妙等美的感受。領導藝術涵蓋的范圍很寬,可以說,凡是有領導活動的地方,都涉及領導藝術的問題。領導藝術是以領導者的經驗學識、智慧和能力做基礎的,不是每個領導者都能達到這種境界。但領導者不能因此而放棄這一追求。
二、領導者應具備的能力
(一)引導。領導者怎樣才能實現正確的引導呢?首先,敢于和善于把上級要求同本單位實際相結合,帶領群眾走出一條新的創業之路。其次。全面了解和掌握情況,并善于做出相應的理論總結。善于總結工作規律,做出正確決策,實現正確領導。最后。領導者必須善于代表先進群眾的意見,站在歷史潮流的前頭。
(二)決策。領導的過程,就是制定決策、實施決策的過程,決策正確與否,關系到領導工作的成敗,關系到企業的興衰。
決策對有效地開展領導活動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一是決策決定著領導活動的發展方向。二是決策牽扯到管理的各個環節。三是決策是領導過程的核心,領導過程實際上是不斷做出決策和實施決策的過程。
(三)組織。領導者也是組織者。組織的主要任務是,機構設置、利益分配和人員使用等三個方面,它是領導意圖得以實現的保證。科學地設置組織,領導的指揮、協調、監督等職能才能順暢地得以發揮;在職工群眾利益時,要充分考慮到職工的承受能力,要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否則,就會造成思想混亂,影響正常工作的進行,處理好利益分配問題。
三、實施領導的正確方法
(一)授權。在領導者的管理工作中,實際上有很多工作是可以通過授權讓下屬來完成的。據統計,主要領導者的工作中有60%——85%可以授權下屬,中層領導者的工作中有50%——75%可以授權下屬,下層領導者的工作中有35%——55%可以授權下屬。所以領導者要想提高管理水平,應該充分利用授權這一領導方法,這樣可以使自己的工作更超脫,可以抽出時間想大事、議大事,謀劃、設計本單位的長遠發展。
(二)協調。協調是指領導者通過及時的調整,使各項工作、各個部門之間和諧地配合,以便順利地完成任務,達到既定的目標。協調的目的在于使各個方面的關系有機地配合起來,以便取得整體效益,所以,領導者要積極主動地進行協調,協調過程中,既要保持本單位各項工作的平衡,又不能因循守舊、墨守成規和害怕變革。要正確處理和解決各種問題,而不要調和矛盾。
(三)溝通。是信息或思想在兩個或兩個以上人群中的傳遞或交換的過程。從某種意義上說,整個管理工作都與溝通有關。溝通是協調企業各個體、各要素、各部門之間成為一個整體的凝聚劑。每個企業都由各種人員、各個部門組成,由于各個體的地位、利益、能力的不同,他們對企業目標的了解、興趣和掌握的信息也不同,這就使得各個體的目標有可能偏離企業的總體目標,甚至完全背道而馳,如何保證上下一心,不折不扣地完成企業的總目標呢?這就需要領導者與員工不斷的溝通,交流意見,統一思想認識,自覺地協調各個體的工作活動,保證組織目標的實現。
(四)善于整合組織力量。一個組織機構比較健全的單位,要想使各個部門及全體員工都能協調地為組織目標的實現做貢獻,就必須處理好組織中不同成員之間、主管與下屬之間以及領導者與員工之間的各種關系,使不同層次、不同部門、不同崗位人員的工作,朝著同一目標努力。要達到這一要求,就需要不斷地整合組織中的各種力量,調動起各方面的積極性。
(五)正確行使影響權。影響權是領導者在法定權的基礎上,在被領導者的思想意識中產生一種外在的心理影響。一般也叫影響力。這種影響力分為權力影響力和非權力影響力。領導者在實踐過程中,要重視兩個之間的關系,以期達到相互促進的作用。
(六)在本職崗位上恪盡職守。從領導的角度說,領導者的本職崗位只有兩個,一個是正職,一個是副職。一把手要精于創造,敢于拍板,工于謀略,長于預見;副職要積極工作,不超越權限,要坦誠進諫,不固執己見,要正確領會正職的總體工作意圖,要把握好講話的時機和內容,勇于承擔責任,不攬功諉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