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隨著業財融合成為財務管理的新模式,業財融合的績效評價體系也需要不斷完善提高。本文從分析供電公司業財融合關系入手,引入平衡計分卡的理念,從四個維度設置供電公司業財融合指標體系。
關鍵詞:業財融合 平衡計分卡
中圖分類號:F2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5812(2016)07-0034-02
隨著企業財務管理手段的不斷提升,財務管理已不再局限于財務本身,財務管理的內容和深度不斷外延,以價值鏈為導向、以業財融合為手段的財務管理模式,正逐漸成為企業進行財務管理強有力的抓手。與之相對應的,業財融合的績效評價體系也需要不斷完善提高,以助力企業業財融合,創造企業價值。
一、 供電公司業財融合框架分析
業財融合是指將業務管理及業務量與財務管理及價值量相結合的一種管理方式。財務部門既要對業務前端實施管控,又要向業務部門提供服務。在企業的整體資源管理系統中,財務人員的工作不再是業務的事后核算和監督,已經從價值角度對前端業務事前預測,計算業務活動的績效,并把這些重要的信息反饋到具體業務人員,從而為其行動提供參考,扮演了策略咨詢專家的角色。同時,業務人員的工作也不再僅僅是業務的執行者和實施者,隨著ERP系統的深化推廣,大量會計業務流向業務前端,在業務前端產生了大量從事與資金結算、會計事項有關的準財務人員。財務和業務的互相滲透、互相融合已是大勢所趨。
(一)供電公司業財融合關系。業財融合,從縱向角度來看應包括預算編制、執行控制和信息反饋三個過程階段;從橫向來看應包括財務與營銷活動、生產活動、投資活動、管理活動等四個業務端面,見右圖。
在預算編制階段,依據客戶信息編制銷售預算,依據作業成本和項目儲備情況編制生產預算,依據基建標準成本和項目儲備編制投資預算,依據不同費用驅動因子編制費用預算。通過業務信息驅動財務價值信息,是業財融合在預算編制階段的主要特點。
在執行控制階段,通過客戶滿意度、營財一體化、拓展電費收取渠道實現電費的應收盡收;通過資產全壽命周期、配營一體化、業檢數據同質化實現運行資產的高效安全運行;通過項目全過程管控、全壽命周期設計等確保基建項目支出依法合規節儉高效;通過職能歸口化和組織扁平化實現費用支出合理高效。通過業務信息的管控進而達到財務價值的管控,是業財融合在執行控制的主要手段。
在信息反饋階段,通過售電量增長率、市場占有率反映銷售收入情況;通過資產運營效率、線損率反映生產成本投入效益情況;通過項目后評估、合規性反映基建投入效益情況;通過費用執行情況、合規性反映資源優化配置情況。通過業務信息執行反饋財務價值信息的優劣,是業財融合在信息反饋階段的主要渠道。
(二)供電公司業財融合特殊性。在目前電網公司省公司為實體的情況下,市級供電公司不同于一般企業,因而其業財融合有以下特殊性:其一,由于購電成本由省公司統購統結,在市級公司體現電費收入和成本不配比,利潤畸高,因而市級公司不以利潤最大化作為財務首要目標;其二,市級供電公司資金實現“收支兩條線”,所有支出均由省公司撥付,資金使用的計劃性較強,公司不用考慮籌資情況;其三,從營業收入看,公司關注售電量的增長,在業擴報裝流程、電網建設方面投入精力大,關注電價政策的執行剛性,不采用促銷、降價等營銷手段;其四,從成本支出看,公司關注資源的優化配置,致力于使資源的使用發揮最大的效用,較少采用低成本策略。
二、依托平衡計分卡的業財融合指標設計
從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市級供電公司業財融合的特殊性使得在引入平衡計分卡來設計指標時,必須摒棄高獲利、低成本的傳統模式,而采用適宜的模式,從財務、流程、顧客和創新四個方面進行全方位評價。
(一)財務維度。在財務方面的評價主要包括售電收入評價指標、成本運用評價指標以及業務項目預算指標。售電收入評價指標通常應包括銷售收入增長率和單位資產銷售收入。銷售收入增長率反映公司成長能力,單位資產銷售收入反映企業資產的獲利能力,從業績和資產兩個角度衡量供電公司營運能力,特別是單位資產銷售收入將公司資產水平與營運能力相結合,體現了業財融合的理念。成本運用評價指標通常應包括售電單位成本和業財因子契合度。售電單位成本反映企業單位售電量所耗用的資源水平,業財因子契合度反映預算成本執行過程的差異性,體現預算的執行剛性。成本運用評價指標將公司關注度由低成本策略轉向資源的優化配置策略。業務項目預算指標通常包括現金流量執行偏差率和項目預算完成率。現金流量執行偏差率反映現金流量的預算與實際執行的差異,有助于提升供電公司資金使用效率。項目預算完成率反映項目全過程執行情況,有助于財務加強對業務的全過程管控。項目預算完成率=需求提報率×20%+招投標率×30%+合同執行率×15%+財務入賬率×20%。業務項目預算評價指標使得財務實際執行情況與業務前端的預算緊密連接,通過對業務前端的強管控,實現財務管理效率提升。
(二)客戶維度。在客戶維度方面,通過整合95598客戶服務中心、大營銷體系建設以及智能電表改造等措施從系統硬件及軟環境等有效措施來提升用電客戶的滿意度,切實做到“你用電、我用心”。評價指標包括客戶評價指標、市場評價指標以及電能質量評價指標。客戶評價指標主要指客戶滿意度反映客戶期望的滿意程度,通常由質量感知、企業形象、客戶期望、客戶滿意度、客戶投訴和客戶忠誠七個變量構成。市場評價指標主要指市場占有率反映企業售電量占全社會用電量的比重。電能質量評價指標主要包括城市用戶供電可靠率偏差率、城市綜合電壓合格率、農網用戶供電可靠率偏差率以及農網綜合電壓合格率。
(三)內部流程維度。業財融合的關鍵在于內部流程的完善,從而實現企業價值目標。主要實現內容包括組織扁平化設計、職能歸口化管理以及業財一體化融合。一是扁平化設計,改變過去直線式管理職能機構,實現組織的扁平化,管理的專業化。以供電公司為例,需要改變過去以區供電局為主體歸集業務信息的方式,改按送電、變電、配電、計量等專業化信息集中。通過組織的扁平化,打破過去條塊分割,使得業務信息得以按專業類別歸集、審核。二是職能歸口化管理,明確不同組織和崗位應承擔的管理職責,并按照其在價值鏈各業務活動環節的角色劃分為歸口管理部門和業務發生單位,從而打破以往的條塊管理,讓對業務更加熟悉、了解的職能部門參與到業財融合全過程,設定業務量控制發生范圍和發生標準,為財務提供審核支持,從根本上控制業務量的發生。三是“業財一體化”融合。搭建業財融合的信息橋梁,建立業財之間、上下之間的信息傳導機制。充分發揮信息化管理手段的高效規范作用,不斷發展和完善跨線條信息系統的運用,盡量減少手工操作量。在業財系統融合方面,應通過全面梳理和優化現有財務和業務系統,更好地打通現有財務和業務系統間的壁壘,全面支撐業務數據自動生成財務數據,財務數據能夠穿透追溯到業務數據,實現業務財務數據順暢流轉及全面共享,為價值管理進行量化評估提供數據平臺,為業財融合提供更好的系統支撐。業財一體化主要包括營財一體化、配營貫通化、業檢數據同質化以及資產全壽命周期化管理。
(四)學習與創新維度。業財融合使得財務人員缺乏業務知識和業務人員不懂財務政策的矛盾凸顯,因而業財融合過程中的學習與創新便顯得尤為重要。從財務層面來看,需要對業務部門進行專業財務培訓和財務政策指導;從業務層面來看,財務人員需要掌握與財務管理相關的業務知識,特別是資產全壽命周期管理、工程全過程管控、營銷抄表收費發行等專業知識層面。從創新層面,財務管理的理念需要不斷外延,將前端業務納入財務管理范疇,建立大會計理念,財務管理前置化,將財務審核前置到合同簽訂前、物料需求采購提報前等,能起到有效規避風險的功效。
在考核指標設計時,學習層面主要考慮高級會計人員占有率。高級會計人員一般指通過高級會計職稱考試和評定的人員以及通過注冊會計師考試人員。高級會計人員占有率反映了高級會計人員在會計人員中的比率,綜合反映單位財務人員的綜合財務知識水平和能力。
綜上所述,以平衡計分卡四個維度對業財融合進行有效評價和積極管理,有助于營造供電公司業財融合進程,助力公司的價值創造。學習和創新維度能夠促進員工盡快熟悉業財融合的相關知識,為其他維度打下堅實的智力基礎;內部流程維度能夠促進企業改善流程,改進機構設置以適應業財融合新模式,為其他維度提供組織保障;顧客維度通過客戶滿意度,促進公司建立以客戶為驅動的機制,為公司業績提升做好市場前提;財務維度從收入和成本優化配置角度來衡量業財融合的成果,為實現公司價值目標提供有力支撐。
參考文獻:
[1]劉玉.供電公司業財融合實現路徑探微[J].新智慧(財經版),2014,(2).
[2]翟佳.在現代企業預算管理中引入平衡計分卡的思考[J].商業會計,2015,(18).
[3]劉玉.試論業財因子在全面預算管理的作用[J].經濟師,2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