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裕祥
摘 要:體育中考評分方法是學科教學的風向標,對體育教學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通過對一系列數據分析,闡述了2015年上海市體育中考籃球考試成績出現大范圍、異常波動的原因,同時提出對今年籃球考試方法調整的觀點和建議。
關鍵詞:體育中考;籃球考試;評分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2410(2016)03-0053-03
在上海市歷年的初中畢業升學體育考試工作方案中,都有一條關于體育考試的原則和要求,其中第二段的內容是“實施體育考試應與學校體育課程教學相結合,與《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相結合,與學生日常鍛煉過程相結合,與學生體育興趣愛好和特長相結合;要有利于體育教學質量和效果的提高,促進體育課程改革的發展”。但在今年3月5日由上海市教委頒布的“滬教委體(2015)8號”文件中,對上海市體育中考籃球考試評分方法做了調整,在“籃球考試方法說明”第三條基本要求中,去除了原來制定的“未投進籃,每次加4秒”的規定。這一調整從表面上看,降低了籃球項目的考試難度,提升了選擇籃球考試學生的成績。但筆者認為這次體育中考籃球考試評分方法的調整,與歷年來“上海市初中畢業升學體育考試工作實施方案”中提出的“要有利于體育教學質量和效果的提高,促進體育課程改革的發展”的原則和要求是不相符的,而且對今后初中體育課籃球教學會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特別是在教師采用多種練習手段,讓學生學習和掌握投籃動作的要點與正確方法,強化投籃命中率等一系列正常教學過程中,會遇到學生不愿意去花時間認真學習。尤其是初三學生,即將面對體育中考,而考試中學生籃球投進與投不進沒有什么差別,也不會影響到籃球的考試分數。如果這時教師在體育課上再去要求學生改進投籃動作技術,強調提高投籃的命中率,學生就會出現抵觸情緒,不會按照教師的教學要求去認真的練習投籃技術。
一、中考籃球考試評分方法的調整提高了考生成績
在2015年4月上海市體育中考基本結束后,筆者收集了靜安區11所中學初三部分選擇籃球考試的學生籃球“半場往返運球上籃”的兩個測試成績,一是參加區體育中考統一測試的成績,另一個是在自己學校體育課學習中測試的最好成績。其中男生588人,女生476人。由于今年上海市教委體育中考文件發布的時間相對較遲,我們收集統計的學生在校測試成績,是按照2013年市教委的中考文件要求進行的,就是“投籃不進,每次加4秒”。通過對這兩組成績的統計和差異性檢驗(表1),我們可以看到,男、女生的區統一測試平均成績明顯好于學校測試的最好平均成績,女生提高2.4秒,男生提高1.47秒,兩組成績的t檢驗顯示,差異性均為非常顯著。而且今年該項目區的中考平均成績女生達到100分,男生為95分,與2014年我區的平均成績相比,男、女生也都提高了近3秒。
此外,在中考區統一測試中,男、女生籃球成績獲100分的人數分別比學校測試獲得100分的人數高出10%和15.1%(表2)。而在另一項中考籃球測試成績人數變化方面的調查中(表3),學生中考成績與他們在自己學校測試的最好成績也出現很大變化,其中男生成績提高的有331人,占男生人數的56.3%,成績下降的有157人,占26.7%;男生成績提高的人數比下降的人數多174人,占男生考試人數的29.6%,近三成。而女生這個數據就更高,成績提高的人數比下降的人數多170人,比率達到35.7%,超過男生6.1%。
從表1~3的數據統計結果我們已經看到,2015年我區體育中考籃球統一測試的各類數據,都大大優于學生在自己學校測試最好成績的同類數據。
從表4中我們可以看到,考生的區統一測試成績比自己在學校測試的最好成績提高≥8秒的有50人,要遠遠多于測試成績下降8秒的人數,其中男生多44人,高出7.5%;女生這種情況更加突出,提高的人數為80人,比下降人數多71人,高出14.9%。成績提高8秒男生成績要提高35分,女生也要提高25分。而在這次收集統計的學生數據中,成績進步最多的男生為21秒,測試成績的分數在原來基礎上可以提高65分;女生最多的是27秒,也要提高55分。
二、今年體育中考區統一測試籃球成績提高的原因
那是什么原因成就了學生在區統一測試時,能這么快速、熟練、正確的完成籃球“半場往返運球上籃”的考試動作?是學生對這個籃球考試動作技術掌握突然進步了?上籃的命中率明顯提高了?還是有其它什么原因?從對今年我區部分初三學生這兩組統計數據分析,或在測試現場的觀察和對現場工作人員的調查了解,以及從今年上半年初三體育課任課教師反映出來的情況看,筆者認為,今年中考籃球測試成績的明顯提高,主要是因為,相當一部分考生充分利用了今年籃球考試評分方法的調整,取消了“投籃不進,每次加4秒”的規則。在區籃球考試現場看到,有相當一部分考生在運球上籃第一次沒有投進以后,不是像往年的考生那樣,認真去補籃把球投進,而是有意的將球向空中拋一下,然后迅速接球,運球到中線另一邊;或者巧妙的把球投向籃板,利用球對籃板的反彈來加快完成“半場往返運球上籃”的整個動作過程,盡可能把考試動作完成的時間做到最少,以此獲得一個好成績、好分數。
三、中考籃球評分方法調整后的最大受益者
學生在某個體育項目上的測試成績,前后出現稍有波動或高或低這都屬于正常現象,但如果出現的波動幅度較大,涉及的人數較多,而且波動大部分趨向是單方面的,那就要研究其中是否存在規律性的問題。我們從表5的數據中可以發現,在區體育中考籃球項目測試中,成績提高8秒及以上的考生有如下人員。
第一,女生的人數比男生多
在女生選測籃球總人數少于男生112人的情況下,區統一考試成績提高8秒以上的人數比男生多30人,高出16.8%。按常理講,女生掌握籃球動作技能不如男生,而且她們平時用在籃球練習上的時間,或參加籃球活動與籃球接觸的時間均遠沒有男生多。為什么區統一測試成績,大幅度提高的人數會比男生多出那么多?筆者分析認為,考試動作“半場往返運球上籃”是由籃球中的運球和投籃兩個基本技術組合而成。對女生來說,要掌握投籃動作,把球準確投進籃圈的難度,遠大于她們完成運球的難度。原本因為投籃一次不進要加4秒,女生在投籃命中率方面所花去的時間要多于男生。運球上籃第一次沒投進需要補投一次,補投不進還要在完成的時間上加4秒,這就大大增加了女生完成整個考試動作的時間。而現在取消了這一規定,不管補籃進與不進,結果都一樣,不再加4秒,最終成績只看完成動作的時間。這大大減少了女生花在投籃、補籃、補籃不進加4秒所用的時間。所以一批原來投籃動作基礎差、命中率低的女生,她們在區統一測試時,就沒有投不進還要加秒的心理壓力,會按照考試前自己想好的方法去做,這樣她們在投籃命中率方面所用時間就大幅減少。
第二,動作基礎差的學生成績提高明顯
我們認為學生體育課的籃球測試成績,基本可以反映他們對籃球動作掌握的水平。在同等情況下,體育測試成績的高低,是衡量學生掌握這個動作技能的主要指標。一般我們認為測試成績低的學生,他們對動作技術掌握的熟練程度就相對差一點。如果學校的平均成績低,也可以被認為,這所學校學生掌握動作技術的整體水平不如平均成績高的學校。我們從表5中11所學校的數據可以看到,不管是男生還是女生,區測試成績比學校成績提高8秒以上的人數,排在前幾位的學校,如男生的中學10、中學8、中學3和中學5,女生的中學10、中學4、中學6等學校,他們各自的校平均成績基本都排在各校的靠后幾位。而學生動作技術掌握比較好,學校平均成績原來就處于較高水平的學校,他們大幅度提高成績的人數,要遠遠低于校平均成績排在后幾位的學校,如中學7男、女生的平均成績分別為18″9和23″3,都已超過了男生20″、女生26″的籃球100分評分標準,而且該校男女生選擇籃球考試的人數分別為78人和83人,占學校參加體育考試人數的95%以上。但他們在區籃球統一測試中,男生提高8秒以上只有2人(成績下降8秒以上的也有1人),占2.6%,低于區8.5%的平均值,與提高人數比率為19.4%的學校相比,低了將近17個百分點,區統一測試平均成績比學校最好平均成績提高了0.7秒。女生提高與下降8秒以上各有1人,為1.2%,與女生提高人數比率最高42.9%的學校相比,低了四成以上,同時她們區統一測試平均成績比學校最好平均成績下降了0.8秒。男女生的平均成績上下波動均在1秒之內,沒有大范圍的特別波動。從評分標準每一檔的分值來看,基本不影響評分分數,波動均在一個分數檔內(評分表中劃定分數的時間最少為1秒),最多只跨越一個檔次5分。另外中學5女生,參加區籃球考試81人,學校測試平均成績26″3,區考試平均成績27″1,下降0.8秒,提高8秒以上的人數為0,下降的有6人。筆者認為學生的區統一測試成績相對學校測試成績略有波動,而且成績有上也有下,絕大部分學生上升和下降的值波動不大,也不偏于某一個方向,這屬于正常范圍波動,不會產生大的變化。但是,今年上海體育中考籃球項目評分出現了一種普遍現象:越是籃球動作技術差的學生,統一測試成績提高的幅度就越大,這種帶有傾向性的波動,可以認為是由籃球考試方法所導致的一種不正常現象。
四、中考籃球評分方法調整必須慎重對待
考試最重要的意義是促進學生的學習和發展,這也是考試的根本目的所在。籃球運動是中學生最喜愛、最受歡迎的體育項目,也是中學體育課教學最基本的教材內容。對于一名籃球運動的初學者來講,如果掌握了投籃、運球和傳、接球動作技術,就可以有能力參與籃球比賽。而且,投籃是決定籃球比賽勝負的核心技術,最能激發一個人參與籃球比賽興趣。籃球運動帶給人們的樂趣,只有在比賽中才能真正的感受到,而籃球比賽必然離不開投籃。讓學生參與比賽,體驗籃球運動的樂趣,促進身體的發展,這也是新一輪體育教學改革提出的重要目標。因此,在初中籃球教學中,讓學生學會、掌握正確的投籃、運球等籃球最基本的動作技術,既是我國體育課程標準賦予體育課的任務,也是學校體育教學必須完成的任務。
在當下“應試教育”還普遍存在,評價學生的標準主要還是以考試分數來衡量,考試作為學科教學指揮棒的傾向依然十分突出。因此,教師和學生為了獲得較好的考試成績,一定會按照考試的標準和要求去教和學。猶如人們常說的“考試考什么,教師就教什么,學生就學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和怎么學”。今年上海市體育中考的籃球項目在評分方法中,取消了考生“未投進加4秒”的評分要求,勢必會影響到初中體育課的籃球教學,尤其是初三籃球考試項目“半場往返運球上籃”動作的正常教學。因為,未投進不再加秒,考試分數又是以完成的時間來計算,那么學生就不會再為投籃命中率去花時間練習。在運球上籃這個動作組合中,上籃是整個動作的核心,如果動作的核心被忽略了,這個動作組合還有存在的價值嗎?還有讓學生學習的必要嗎?如果學生為了迎合考試,追求一個好的考試分數,他們只要熟練掌握籃球運球技術就可以了。
事實上這個導向在上半年的體育中考中已有顯現。另外,據2015年上半年初三體育課任課教師反映,在今年已經畢業的初三學生中,自從3月份上海市教委體育中考文件公開發布后,就有一部分學生和家長在研究文件中的規定。他們在進行半場往返運球上籃練習時,考慮的不是怎么把籃球投進去,提高自己的上籃命中率,而是尋找怎樣做才會使完成考試動作所花時間最少的辦法。這就是考試指揮棒的效應,違背了掌握籃球基本技術,參加籃球活動最本質的要素。籃球比賽對人們最大的吸引力就是比賽的勝負,決定比賽勝負的關鍵就是投籃命中率,如果籃球比賽時學生都不會投籃、投不進籃,那學生對籃球運動的興趣就會大打折扣,從而失去對籃球運動的興趣與愛好。為了考試分數,學生不去認真練習投籃基本動作,不去思考投籃時球怎樣出手、投在哪個方位才會進球?這對學習籃球是非常可怕的問題。
我們希望體育中考方案的制定者,無論是制定方案或是對方案的某個方面進行調整,都一定要遵循方案本身的原則和要求:要有利于體育教學質量和效果的提高,有利于促進體育課程改革的發展,有利于激發學生對體育項目的興趣培養,而不能只顧及考試分數的高低。否則,會對初中體育課的籃球教學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這是我們必須要認真關注的問題。
參考文獻:
[1]2015年上海市初中畢業升學體育考試工作實施方案.滬教委體(2015)8號文件
[2]考試的意義.人民教育網,201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