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麗
傳統的初中政治課第一輪復習是以老師、以知識為主體,通過大量的重復的練習強迫記憶。這種復習方式往往導致整個課堂學生無精打采、疲憊不堪,結果收效甚微。傳統的復習方式不僅使所學知識與社會實際嚴重脫離,無法學以致用,而且會讓學生厭惡上政治課。經過反復的實踐和經驗總結,我認為第一輪常態復習課應該具備以下環節:導入——展示知識結構圖——利用結構圖落實知識點——理論聯系實際——重點難點心里有數?,F將具體操作描述如下,望與同仁們共勉。
一、復習課也需要好的導入
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老師不想辦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的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就急于傳授知識,那么這種知識只能使人產生冷漠的態度,而給不動感情的腦力勞動帶來疲勞。”積極的思維和高昂的情緒是課堂成功的關鍵,富有啟發性的導入可以激發學生的思維興趣,教師應給每堂復習課設計一個巧妙的導入,以激起學生對復習舊知的渴求,從而拉開課堂的活力序幕。
我上復習課一般喜歡用有MV的視頻導入,其中《咚哥唱談》用得最多,效果顯著?!哆烁绯劇穱@當下各種熱點事件,以音樂解讀新聞,用歌聲唱談民聲。當我復習教科版思想品德九年級第六課時,先播放一首《食不安》。該歌曲的圖片、歌詞已把社會中的食品安全問題反映得淋漓盡致,可直接作為背景材料。曲終提出思考:如果你以后是生產者和銷售者,那么你會怎樣做?你現在是消費者,你攤上了該事,你可以怎樣做?這種導入利用視頻刺激視覺聽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后拋出本堂課的重點問題,學生紛紛翻書,查找可借鑒的知識點,既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又有利于增強記憶的持久性。還可以改編一首歌曲,教學生唱。我以《一二三四歌》的曲調,改編了一首《政治復習歌》,利用歌曲教會大家復習方法和策略。有人說,要讓政治課堂歌聲飛揚,政治課堂上歌曲不能隨意選擇,要選極具代表性和說服力的,不是為了聽歌而聽歌,應讓多媒體為教學中心服務,而不僅僅是為了課堂增光添彩。
二、課前需布置畫知識框架圖的任務
第一輪復習課,老師課前必須要求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教材的體系,把畫知識結構圖作為自主復習任務。預備鈴響時,各組派代表上臺展示。第一節課需要老師的示范,如:在復習九年級第六單元時,老師應從單元角度把握教材的宏觀體系,以思維導圖的方式在黑板上展示出來。具體表述如下:第六單元講地球村,這個村主要涉及三個領域,即我們生活的政治、經濟、文化領域。第十七課,戰爭與和平是政治領域;第十八課,東西南北是經濟領域;第十九課,天涯若比鄰是文化領域;第二十課,世界舞臺上的中國,涉及中國在政治、經濟、文化方面對世界的影響。還要注意這三大領域的趨勢描述:政治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如此,第六單元的主要知識就了然于心了。然后請同學展示本課的知識結構圖。實際上,他們在畫圖時,不自覺地已經快速瀏覽一遍知識點,為課堂復習打下基礎。
三、留給學生足夠的自主復習時間
政治的第一輪復習,主要是抓住重點、落實雙基。在整理好知識結構圖后,讓學生利用結構圖、復習資料和課本,快速找到相關知識,并識記。識記住一個,在資料上打鉤。十幾分鐘過后,老師利用課件,以車輪戰的游戲模式,依次檢測知識點。檢測不過關的學生,在相應題上做好記號,課后到組長處背該題。通過游戲競爭的方式檢測基礎,能提高學生復習的積極性,提高復習效率和考試成績。
四、注重理論聯系實際
我在復習過程中,理論聯系實際,主要做到以下兩點:
第一,當學生生活中開展過某活動時,導入時一定結合該活動。如:百日誓師后,放一首咚哥唱談的《拷問》,讓他們明白,在中國,考試才是最公平的一個競爭平臺,要好好把握這個機會。利用政治課做好德育的輔助教育,做好中考動員和激勵。又如:在學校組織觀看元宵節放煙花的活動后,調節復習進度到第十六課,讓同學們談看煙花觀后感。這就提供了另外一個分享和展示的平臺,鼓勵學生積極發言,鍛煉膽識,展示自信,體驗成功。這種導入和設問,讓他們對生活有了一定的思辨能力。再如:在復習時政時,播一首《甩蛋歌》,一首歌唱完2014年的熱點事件,啟示他們,在記憶時政的時候自己甚至可以唱著記。
第二,復習完理論知識后,適當分享時政熱點,讓學生分析熱點背后蘊含的理論知識點。畢竟時政熱點是考核學生知識與能力的載體。復習中注重時政熱點與教材知識點的結合,是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能力、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和方法。比如:在兩會召開時,自我調節復習進度到九年級第四單元。利用兩會的熱點設置問題,讓同學解答。這樣既有利于學生識記時政,又能培養他們解讀時政、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五、做到重點難點心中有數
在每堂復習課的最后環節,教師展示該知識點在本市近五年來的中考趨勢和分值,讓學生心中有數。同學要結合本堂課的復習內容和自我測試情況,總結自己在該知識點的疑惑和不足,能脫離復習資料和課本,說出易混點、易錯點和問答題重點,讓知識體系結構圖印在頭腦里。
總之,復習課和新授課同樣重要。教師要想上好一節復習課,只有在課前做足工夫,用心準備才有可能使復習課充分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復習課中既提高知識記憶、解題能力和技巧,又強化一定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和對社會熱點問題的解讀能力,從而使教學成效更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