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亮亮
摘 要: 小學數學學習主要是培養學生的基礎能力,它雖然簡單,但會對學生的一生產生重要影響。在對小學數學重要性進行分析的基礎上,作者總結了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也對此類問題進行了探索和研究,找到了有效的解決措施,在教學中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關鍵詞: 小學數學 存在問題 對策分析
數學與我們的生活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它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我們生活的延續和濃縮。步入了21世紀,迎來了經濟技術與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人們認識到了數學的重要性,社會對于數學類的綜合型人才也有了更多需求。時代的發展有了更多的需求,我們的教學會隨之進行改變,這樣我們所培養出的人才才能夠適應社會的需求,緊跟時代發展的腳步,甚至引領一個新的時代。在這個過程中,傳統的教學模式逐漸顯露出弊端。教師首先要對小學教學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認識,并對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認真分析,采取具有針對性的措施,促進數學教學效率的提高。
一、深入分析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性
有人稱數學為一種藝術,在筆者看來,它不僅是一門藝術,還是一種隱形的、在人們的生活和工作中所必不可少的工具,也是一種文化的象征,一種能夠用來交流的語言,一種兼容并蓄的智商,一種給人帶來便利的技能,更是一種科學。總而言之,數學的應用是非常廣泛的,我們的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都與數學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我們呼吁時代的進步,倡導科學和技術的創新,這些都是需要有一定的數學知識作為基礎的,并且都是在數學的支撐下進行的。小學數學學的都是一些基礎的知識,它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因此,對于學生的終身發展來說,小學數學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數學的思維縝密、方式獨特,在證明和演繹方面也非常嚴格,需要大膽猜想和仔細歸納,就如音樂一般,不同的音符構造出了一首完美的樂曲。同時,在開發小學生的智力和大腦發育方面,數學也有著獨特的用處,它能幫助小學生培養勤動腦的習慣,讓他們在學習中認真思考、積極探索。
二、對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
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筆者認為小學數學教學中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問題。
(一)教師沒能有效激發學生的興趣,反而將教學目標放在了追趕教學進度上。
沉悶的教學氛圍與教師在追趕教學目標時的急促感會在無形中給學生帶來很大的壓力。在這種教學氛圍下,學生對于新知識的理解與接受程度就會大打折扣,他們的思維會收到一定的限制,其他各方面能力同樣難以得到有效提高。有的教師責任心不強,對學生持不負責任的態度,不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也不考慮學生的興趣,只是在一味講解,追趕教學進度,對于教育的本質來說,這是一種南轅北轍的行為。
(二)小學生有很強的依賴心理,沒有形成學習能動性。
受社會和家庭影響,當今的小學生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身上大都有著嬌氣、依賴性強的特點,在生活中有家長幫他們解決所有的問題,在學習中他們同樣將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對問題無法形成自身獨特的思考,也不會主動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講解是他們接受新知識的唯一途徑,老師怎樣講他們就怎樣聽,既不進行主動思考又不對問題進行探索,這對學生個人能力的提升沒有任何益處,也給我們的教學工作增加了難度。
(三)教師沒有設置合理的教學目標,導向性不強。
在對教學目標進行設定時,有的教師沒有考慮到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實際能力,而是隨心所欲,胡亂設計,這就導致教學沒有明確的目標,無法形成特色教學,學生的學習效率自然難以得到有效提高。
三、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
(一)對教學模式進行革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小學生都有很強的好奇心,因此教師要努力激發他們的興趣,使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能夠充分調動起來,避免以往被動接收的學習方式。數學知識的結構較復雜,學生的數學思維也會對學生其他學科的思維產生影響。因此,我們要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方法,促進課堂教學模式的更新,使學生對數學學習有著飽滿的熱情和濃厚的興趣。我們可以將新型的教學手段,如網絡、多媒體等,應用到自己的教學中,以教學內容為基礎,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將學生的注意力充分吸引到課堂教學中。
(二)鼓勵學生大膽猜想,對他們的邏輯思維進行訓練。
數學中有很多猜想,我們熟知的有“幾何化猜想”“魏依猜想”等,如果猜想能夠成立,經過驗證,它就能成為一種定理。即使不成立,也會受到眾多學者的引用和借鑒。由此可見,在進行數學學習時,大膽猜想是必不可少的。我們要鼓勵學生猜想,可以指導他們從質疑教材上的知識點做起,讓他們充分開動自己的大腦,對所學知識進行思考和分析。
數學與邏輯是密不可分的,數學是一門邏輯性極強的學科,這是其他學科所無法匹敵的,數學學習是在思維的基礎上建立的。因此,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多為學生設置一些開放性的、對他們的思維鍛煉有益的題目,鼓勵學生多開動腦筋,有效利用自己的思維,促進問題的解決。
(三)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方法。
有些學生在學習上很努力,但是成績一直都不好,家長和老師就會認為是孩子的智商不夠。其實不然,數學學習依靠的不是死記硬背,而是要講究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如果學生成績一直都上不去,并不能說明孩子的智商有問題,只是他們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方法,切勿因為成績而否定學生的智商甚至放棄學生,這會對學生帶來很壞的影響。
(四)注重基礎知識的學習。
小學數學學習就是為以后的學習打基礎的,我們不能為了訓練學生的思維而出一些超出他們當前能力的偏題和難題。小學生的心靈較脆弱,如果長期對其進行難題和偏題訓練,不僅難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還會使他們因為解不出來此類問題而產生沮喪心理,甚至導致他們對數學學習喪失信心。
總之,我們在傳授知識的同時也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能力,不斷改革,研究提高教學能力的方法,為培育出適應社會發展的人才而作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