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豐
近期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落實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明確提出從今年5月1日起,將營改增試點范圍擴大到建筑業、房地產業、金融業和生活服務業,實現貨物和服務行業全覆蓋。
營改增“最后一戰”全面打響適逢其時。預計伴隨這項改革落實到位,中國經濟起碼可受益于以下多重改革紅利:
首先,營改增全面試點有利于進一步優化稅制,提升稅收穩定性。這主要體現在按照以往稅制,增值稅與營業稅之間、營業稅不同稅目之間存在大量重復征稅,由此不僅顯著矛盾于稅收公平基本準則,而且從客觀效果來看,這種重復征稅機制導致稅收波動加劇,在宏觀經濟景氣時段固然有助于稅收超常增長,但是一旦經濟增速出現回落,或者重復征稅尤為嚴重的特定行業出現衰退(最為明顯的例證就是房地產行業),又很容易導致稅收增速加速下行。
其次,營改增全面試點有利于提升市場自身活力,發揮稅收反周期調控杠桿作用。這主要體現在本次營改增改革將確保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預計僅今年一年,就將減輕企業稅負5000多億元,而這種力度空前的結構性減稅,在經濟“新常態”下無疑可通過刺激投資、擴大消費等多管齊下,有效應對經濟增速下行風險,保持宏觀經濟運行平穩與有序。
第三,營改增全面試點有利于促進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發揮稅收對資本投向的引導作用。這主要體現在原稅制環境下,營業稅層層征收這一特點,客觀上會引導企業往“大而全”方向發展,由此顯著矛盾于現代經濟分工不斷細化,以及服務業占比不斷上升等內在要求。
營改增試點可以化弊為利地促進產業分工與協作、加快推進經濟發展轉型升級,這種對于資本投向的良性引導作用,已經在前期改革中清楚地顯現。譬如據統計,2015年,在營改增試點行業范圍不變的情況下,試點行業納稅人戶數同比增長近40%,遠遠高于全國稅務登記戶數13%的整體增幅。
第四,營改增全面試點有利于平穩化解房地產庫存,發揮稅改定向破解突出矛盾的攻堅作用。這主要體現在此次營改增的最重要內容,是允許將新增不動產納入抵扣范圍,由此產生的減稅額大致可占到全部減稅額的60%,而其所針對的現實情況則是,今年“三去一降一補”五大重點任務中的房地產去庫存任務,其中最困難的部分還并非普遍關注中的三四線城市住宅類市場,在其背后商業類地產的去化壓力實則更大(即使一線城市也存在一定程度供給過剩),因此當此之時,通過精準的結構性減稅實實在在地鼓勵企業增持商用不動產,不失為問題導向下“出手快、出拳重、措施準、工作實”的有效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