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臻
摘 要: 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涉及的不僅是閱讀能力的培養,還牽動學習者的注意力、觀察力、毅力及興趣、動機、情感等眾多心理素質和思想道德、藝術審美等社會文化素質。當前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存在很多的不足,這些不足既有學生的因素所導致的,又有由于教師教學方法滯后所帶來的問題。作者多年的高中英語教學經驗,就在高中閱讀課的教學中應如何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以達到培養學生閱讀能力,提出了相應的解決策略。
關鍵詞: 高中英語 閱讀教學 問題與對策
閱讀理解在高考中占有很大比例,很多考生的英語成績取決于閱讀理解的情況,因此,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英語閱讀習慣,教授學生掌握英語閱讀答題技巧成為必然。新課標實施至今,高中英語教師對培養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越來越重視。如何把握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側重點,如何改變單一的訓練方法,如何改變過于依賴強化訓練的模式,成為擺在很多高中英語教師面前的一道難題。筆者結合自己多年的高中英語教學經驗,重點分析英語閱讀教學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應的對策。
一、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不足
1.學生語法基礎差
閱讀是英語綜合水平的集中體現,要看懂篇章,首先要明白英語語法是一個系統,從詞素、單詞、詞組、分句到句子,都是緊密關聯的。很多復雜的句子往往都包含多種語法現象,比如,省略、倒裝、虛擬語氣等,如果學生語法功底差,很可能連句子都看不明白,又怎么能懂篇章意義呢。
2.詞匯量嚴重缺乏
詞匯是英語學習的基礎,就像建橋梁用的磚塊,沒有詞匯將嚴重影響閱讀效率。閱讀能力的高低跟詞匯量的大小是有直接關系的。學生在閱讀的時候缺乏詞匯,障礙不斷,將導致閱讀信心的缺失。
3.閱讀技巧不足
很多學生在進行英語閱讀的時候,特別是應試的時候,沒有掌握基本的閱讀技巧,對什么樣的文章都采取同樣的閱讀方式,而不考慮文章的文體、難度等,結果就是難以完成整個閱讀過程,造成考試時間不足。此外,學生缺乏常用的單詞閱讀技巧,使得很多學生花了很多時間在背單詞上,收效卻甚微。
4.學生英美國家文化知識缺失
大部分學生對于英語國家的常識非常陌生,連基本的情況都不清楚。英語國家人的思維、信仰、生活習慣對于很多學生來說都只停留在書本上。文化差異造成學生對很多的語言及其現象難以理解,甚至對于單詞的真是含義都難以解釋清楚。
5.不良的閱讀習慣
很多學生的閱讀習慣糟糕,有的學生“回視”現象嚴重;有的學生喜歡“指讀”;有的學生閱讀時一定要讀出聲音;有的學生不能集中精力,閱讀時伴有玩筆、抖腿、敲桌子等小動作;有的學生喜歡咬文嚼字,遇到沒見過的單詞就馬上去查等,眾多外在因素如電視、手機、網絡等也會影響學生注意力的集中。這些不良習慣嚴重影響學生的閱讀速度和質量。
二、解決不足的對策
1.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培養興趣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也不是空談就能實現的,這需要教師與學生共同配合才能實現。在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講課,學生聽講,學生的主要任務是接受教師傳遞的信息,從而缺乏主動性。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師能改變這種做法,把這種精講為主變成一種任務型教學模式,先讓學生圍繞第二天要進行的閱讀內容進行分組準備,每個小組獲得不同的任務,再把每件具體的任務分派給每一個組員,沒有誰會愿意拖小組的后腿,都會很積極地準備,這就具備主動性。
2.讓學生進行足量的課外英語文章的閱讀,在選擇文章的時候,應當挑選難度恰當,有著濃厚時代氣息,跟高中生的生活息息相關等讓他們感興趣的內容。在篇幅選擇上,應當傾向于短文居多,體裁不限。讓學生每日都讀上一篇,不僅掌握知識,而且養成閱讀習慣。課外文章的閱讀講評應當讓學生自主進行,分小組的討論會讓學生的學習充滿競爭的氣息,這種樂趣是其他任何因素都取代不了的。
3.針對學生語法基礎差的問題,依然需要教師在課堂上進行有效的精讀訓練、字詞句綜合訓練。根據筆者多年的經驗,語法基礎差的學生往往語感都不好,他們是憑著經驗做題目,而不是當做一門語言在學習。沒有語感,語言真的非常難學。培養良好語感的最好方法是背誦,可以指導學生背誦新概念英語,從簡單的第二冊開始,每天都背誦,而且要大聲地朗讀出來。筆者發現,大聲朗讀者往往不需要很長時間就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培養自信心不說,語感也增強,這就是為什么很多學生能夠做對答案卻不能自圓其說的原因。
4.教會學生掌握常用的閱讀技巧。英語閱讀技巧分為單詞閱讀技巧、句子閱讀技巧、段落閱讀技巧及篇章的閱讀技巧。單詞閱讀技巧側重于讓學生掌握常見單詞的構成方式,也就是要求學生了解常用的詞綴詞根,根據上下文語境猜單詞,盡量不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停下閱讀查找生詞。句子閱讀技巧則要求分析一個長句中決定句子中心意思的部分,剔除干擾的因素,也就是進行句子結構分析。段落閱讀要求學生能夠找出一個段落中的中心句,決定整段話主題意思的句子。在此基礎上,然后進行篇章的閱讀,篇章的閱讀要注意學習跳讀、略讀、精讀等技巧。
5.創造條件,讓學生多了解英語國家,培養英語學習的跨文化意識。英語作為一門國際通用語言,世界第一大語言,不僅是用來交際的,承載的更多的是它的文化功能。學生學習語法、口語、聽力及翻譯等都只是在掌握語言的基本,而要合理地使用英語,則要更多地關注它的文化功能。在每一次教學活動導入過程中,教師可以提供相關的背景資料拓寬學生視野,給他們講解文化常識,激發閱讀興趣。讀后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深入的討論與思考,探討文章中所體現的異國文化、風土人情、宗教傳統和生活方式,以及在情感表達與思考、行為方式方面與中國人的差異。通過學習英語了解世界文化,培養世界意識;通過中外文化對比,加深對中國文化的理解。具備一定的跨文化意識,反過來也會促進對英語文章深層次的理解,提高閱讀的質量和水平。
6.合理調整閱讀方法。為了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教師應教會學生閱讀時先看問題,后讀短文,再做選擇答案,這樣使學生的閱讀速度大大提高了,從而節省寶貴的時間,特別適用于圖形表格類題材的理解。同時,教師也應教會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搜索關鍵詞、主題句、捕捉時空、順序、情節、人物、觀點,并且理清文章的脈絡,把握文章實質。
7.教會學生最大限度地獲取有效的書面信息。閱讀時不必逐字逐句地分析語法,而要迅速完成材料的閱讀,抓住概要,再去理解內容。閱讀時教師可指導學生根據不同題材、體裁的閱讀材料采取不同方法歸納材料內容,快速、精準地獲取文章信息,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由于閱讀材料題材與體裁的不同,因此在閱讀中還可以從不同角度用各種不同的歸納方式歸納、理解材料內容,如可以歸納動詞,顯示事件過程;歸納文章人物,突出重點人物等,從而在閱讀實踐中不斷提高自己的閱讀理解能力。
總之,當今社會日新月異,英語教學方法應該與時俱進。閱讀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甚至在高考中都占有重要地位,這就決定了高中英語教師不能忽視英語閱讀教學。在高中應閱讀教學中,我們應該抓住學生的心理和他們成長的生理特點,找出適合他們學習的方法,找到他們感興趣,適應這個時代的素材,提供給他們,更多地讓學生參與到整個教學活動過程中,持之以恒,一定能把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搞好。
參考文獻:
[1]中小學外語教學.2002(1).
[2]韓銀燕.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英語教學策略的調整.現代中小學教育,2004(5).
[3]龍秀偉,龍曉輝.淺談中學生英語學習策略.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4第20卷.
[4]劉爽.英語學習中的閱讀策略與閱讀教學.遼寧教育研究,2005(4).
[5]唐敏.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文化因素.貴州教育,2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