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爭艷
【摘要】面對學生的“惡作劇”行為時,體育老師首先要耐心地去了解學生為何會這么做。對于那些家庭特殊的學生,我們更多的是要去關愛他們,多和學生交流、溝通,讓學生熱切地感受到老師的愛和誠心,逐漸去感染學生的心靈,讓學生的心暖起來,消除掉不良的心理因素,真正意義上認識到“惡作劇”行為給同學、老師造成的困擾,從而能夠自覺轉化,遵守體育課堂紀律,得到同學和老師的贊賞,從而找到屬于他們的美麗而純潔的春天!
【關鍵詞】惡作劇原因疏與導春天
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最讓體育老師抓狂和頭疼的可能就是學生的“惡作劇”了。作者從未畏怯過上課時的風吹日曬,唯獨對學生的“惡作劇”頭疼之極。特別是頑固的、教育了也不收斂、一上課就打人、捉弄人、總向老師做鬼臉的學生,更是讓作者到了抓狂的地步。于是在體育課堂上,形成了與學生斗智斗勇的糟糕局面。時間長了,覺得身心疲憊,甚至到了“望而生畏”的地步。于是,作者就學生的“惡作劇”問題進行了深刻的反思:學生為什么會“惡作劇”?他們的動機是什么?就以上問題,作者改變了戰略,不再與“惡作劇”學生周旋,放下做老師的身份,而是主動去了解他們,做學生的知心朋友。作者利用課間、社團活動時間找他們談話、聊天,了解學生的心理,聽他們訴說,做一個耐心的傾聽者,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從根本上調整學生的心態,幫助他們解決問題。
一、 學生“惡作劇”有哪些表現
小學階段的學生,只有六至十二歲,這個年齡段的部分孩子在家里被溺愛,是父母的掌上寶,是家里的“小皇帝”,這部分孩子天生活潑,性格比較外向,喜歡故意捉弄人,比較淘氣,在體育課堂上經常會出現做鬼臉、大聲說笑、吵嘴、打架、偷襲同學、搶同學東西、追跑、吐口水、絆人、起外號等“惡作劇”現象;還有一部分孩子由于父母對其關注較少,缺少父母的關愛、關心和教育,導致其自信心不足和行為習慣差,他們在體育課堂上搞“惡作劇”,是為了引起體育教師的注意,從而讓體育老師關注到他,滿足心理需求。這部分孩子的“惡作劇”,一般會比前一部分孩子情節嚴重一些:比如脫同學褲子、破壞體育器材、用器材做武器砸人、毆打同學、和老師作對、給老師起外號、在課堂上耍潑、說不健康或污蔑的語言、作弄同學和老師等等。
二、 學生“惡作劇”行為背后的原因
體育課一般在室外上課,活動空間大,更給活潑好動和自控能力較差的學生提供了很好的“惡作劇”機會。部分在家庭得不到溫暖和關注的孩子,想方設法搞點“小動作”,引起老師的注意,以此得到同學和老師的關注;部分學生由于學習成績不夠優秀,老師相對來說關注他們少一些,于是心有不甘的他們采取了搞“惡作劇”的形式,想引起老師對他們的注意;還有部分學生定力不夠,總也閑不住,站在隊伍中等待練習時,覺得無聊,總想做點什么,于是,自然而然的搞起了“惡作劇”,動動這個,惹惹那個,直到周圍的同學告狀。對于“惡作劇”的學生,在教學中作者給予了更多的關注,想盡辦法,讓學生打開心靈的窗戶,走進學生的心靈深處,可是得到的信息卻讓作者的心隱隱作痛:“老師,你有時候教育我們,總講大道理,我們聽不懂,就不想聽了,想找點好玩的事做,就和小強玩起來了”,“老師,有時候你太嘮叨,沒意思,很煩人,不如和前面同學打鬧有趣”,“我喜歡動畫片上熊大、熊二捉弄光頭強的樣子,在體育課上不由自主地模仿,挺好玩”,“爸爸和媽媽離婚了,媽媽離開家了,很少來看我,爸爸也不管我,老師很少關注我,同學們不喜歡和我玩,我想讓同學和老師注意我,就故意推了小雅”,“我媽媽和爸爸經常吵架時砸凳子,小軍前幾天碰到我了,我就不由自主的踹了他”,“小紅是班長,總管我,還扣我的星星,我體育課時拉下小紅的褲子,想讓她被同學們笑話”,“在體育課堂上,我總管不住自己,乘同學們不注意,伸腿絆他們、推他們,看到同學踉蹌跌倒,很有意思”,“小剛之前打過我,還說了我的壞話,不讓別人和我玩,所以我踹了他一腳,報復了他”,“小麗學習好,媽媽總拿她和我比,我不服氣,就給小麗起了難聽的外號,讓同學們取笑她,這樣我就開心了”……孩子們因為家庭環境的影響和在學校受到的不同待遇,導致了孩子心理的差異。優秀的孩子得到家長和老師太多的關注,以至于在班級是小霸王,耀武揚威;成績差的孩子,則無人問津,像受罪的羊羔。他們長期得不到老師的夸贊和鼓勵,得不到老師的重視,再加上家長的不管不顧,導致他們在體育課堂上三番五次搞“惡作劇”,和同學發生矛盾,死不認錯,心理扭曲,讓班主任束手無策,讓體育老師頭痛不已,而他自己卻無動于衷。面對這樣的學生,作者甚是心痛,同樣是花季年華,為何會有那么大的差異?怎樣才能找到突破口,幫助孩子找回自信,尋找到屬于他們的春天。作者就這個問題,對體育老師處理“惡作劇”的手段進行了調查和研究,并在自己的體育課堂上進行了深思和實踐。
三、 “惡作劇”的疏與導
面對學生的“惡作劇”行為,體育老師采取的應對措施各不相同。有的體育老師采取暫時的“控制手段”,以求能一時的維持課堂紀律,治標不治本;有的體育老師則能從長遠考慮,采取從根本上解決學生的“惡作劇”行為,保持住體育老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
(一) 教師采取“控制手段”
體育教師的課務一般都安排在上午三四節課和下午一二節課,凜冽的寒風、驕陽的暴曬、連續的課務,使得體育老師的身體和心理都很累,如果在課堂上遇到學生“惡作劇”,更是讓大部分體育老師情緒激動,極度懊惱,很想在短時間內迅速處理完“惡作劇”事件,以求安靜,或者不管不顧,無動于衷。而有的有的體育老師卻向學生尋根問底,嚴厲斥責搞“惡作劇”的學生,并讓學生罰站,不站就強制別的學生揭發,根本不考慮學生的想法和心理。有的體育老師采用體罰手段,讓搞“惡作劇”學生站到一邊去反思,整節課不準上課,暫時控制了學生“惡作劇”的行為,待到下課后,體育老師卻徑自離開,懶得處理“惡作劇”的學生。這種處理手段既沒有讓學生認識錯誤,也沒有徹底控制住學生的“惡作劇”行為,他們下次體育課時還會繼續搞不同的“惡作劇”,以獲得不同的心理需求。還有的體育老師遇到“惡作劇”的問題時,根本不聽學生的解釋,憑自我感覺批評、呵斥和羞辱學生,直到學生“無地自容”,整節課氣氛緊張,學生對體育老師敬而遠之,師生關系不和諧。甚至個別體育老師遇到學生“惡作劇”,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聽學生解釋,先打一耳光再說,最后導致家長找到校長室,要求處理體育老師,并要求孩子調班,鬧得很不愉快。以上幾種控制學生“惡作劇”的處理手段,即粗魯,又缺乏智慧、不理智,傷害了學生的自尊心,又不給學生解釋的機會,剝奪了學生的權利,摧殘了學生脆弱的心靈,在學生的心里埋下不幸的種子?!稖贰に鱽啔v險記》這本書描述的就是一個名叫湯姆.索亞的男生,他不愛上學,經常不去學校。老師從不找他談心、尋找原因,反而經常罵他、狠狠地批評他。這種處理手段不但沒有讓湯姆.索亞喜歡上上學,反而讓他更加痛恨老師了,于是在課堂上搞了很多的“惡作劇”惹老師生氣,把老師氣得暴跳如雷,而湯姆.索亞卻以此為樂,暗自偷樂。
(二) 從根本上解決學生的“惡作劇”行為
在了解了學生“惡作劇”行為背后的原因后,作者針對學生不同的心理,采取了適當的處理手段,從根本上解決“惡作劇”行為:
1. 要從正面教育學生、疏導學生。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而不是敷衍了事,或者聲色俱厲的批評,亂發脾氣。在一次一年級體育課堂上,作者正在一8班教室前教學生廣播體操,烈日炎炎,作者汗流浹背。在做完鏡面示范后,作者又背過身子做背面示范,從教室前的玻璃窗戶里,作者看到男生小強正在背后沖著作者做鬼臉,做搞怪動作,引得不少學生笑出聲來,課堂上一陣騷動。作者猛然轉身,小強被逮個正著,笑容僵在臉上,他無所適從的站在那兒。作者看在眼里,沒有立刻查問小強,只是緊緊地盯著小強看了兩秒鐘。小強的臉紅了,不好意思地避開了作者的眼睛。下課后,小強剛想回教室,作者叫住了他:“你剛才向我做鬼臉的吧,下次可不能這樣哦!”小強一時啞口,隨即想解釋什么,不待他解釋,作者已經快步走了。這一點破還真靈,待到下次體育課時,作者明顯感覺到小強的課堂表現比之前有了很大的進步,作者及時的表揚了小強,小強課堂積極性更高了。作者雖然沒有繃起臉,聲色俱厲地批評小強,也沒有像其他老師一樣采用“一訓二罵三請家長”的方法處理,但已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時還讓學生覺得老師對他們的寬宏大量,從而對自己的行為進行反思,有所收斂。
2. 在體育課堂上不管遇到多么嚴重的“惡作劇”,老師都要平靜如常、泰然自若的處理。這樣制造“惡作劇”的學生就會大失所望,而另一部分學生則會對體育老師產生敬佩之情。如若面對學生“惡作劇”時,老師大發脾氣,暴跳如雷,不但在學生面前暴露自己的淺薄與無能,而且摧毀了體育老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
3. 在學生搞“惡作劇”時,體育老師切莫刨根問底。學生不承認,就讓全班同學揭發,非得弄個水落石出,這不但會激怒學生,還會造成學生互相攻擊的混亂場面,造成學生不團結,會讓學生對體育老師產生反感,覺得老師心胸狹隘,還很無能、卑鄙。相反,如果體育老師不去追究誰是“惡作劇”的主謀,而是顯出寬宏大量的一種氣度,會贏得學生的敬重和好感,也可讓“惡作劇”的學生感覺羞愧,從而得到意想不到的結果。
4. 對待學生的“惡作劇”,切不可輕描淡寫、放任自流。倘若如此,學生的“惡作劇”就會接連不斷,甚至還會愈演愈烈。體育老師要抓住適當的時機,對學生循循善誘,注意發現其閃光點和課堂中細微的進步,適當地在全班面前表揚、鼓勵,樹立該生在班級中的威信和自信心,充分調動這些學生的積極性,使其逐漸回歸正常的體育課堂,融入體育課堂中去。去年,作者任教一年級的體育課,5班有一個叫小文的男生,很淘氣,習慣很差,每節體育課“惡作劇”連連,氣到作者崩潰,讓作者很是頭疼。正好十月份學校要舉行秋季運動會,在選拔50米跑運動員時,作者意外發現小文短跑速度很快,全班無人能及。于是,借此契機,作者在全班學生面前大大地表揚了小文一番,并鄭重宣布讓小文代表班級參加學校運動會。那一刻,作者看到小文的臉上露出了從未有過的開心的笑容。從那以后,體育課堂上很少再看到小文搞“惡作劇”了,在作者的一再鼓勵和表揚下,每節體育課小文都能認真的上完,還經常代替作者在前面帶領全班學生做準備活動呢!現在的小文,是全班最守紀律、體育技能掌握最好的男生,還經常代表班級參加學校的跳繩、趣味足球等比賽,為班級爭得了很多榮譽!
5. 體育老師要有一雙善于觀察的雙眼和處事不驚的耐心。在面對學生的“惡作劇”行為時,首先要耐心地去了解學生為何會這么做?對于那些家庭特殊的學生,老師更多的是要去關愛他們,多和學生交流、溝通,讓學生熱切地感受到老師的愛和誠心,逐漸去感染學生的心靈,讓學生的心暖起來,消除掉不良的心理因素,真正意義上認識到“惡作劇”行為給同學、老師造成的困擾,從而能夠自覺轉化,遵守體育課堂紀律,得到同學和老師的贊賞,從而找到屬于他們的美麗而純潔的春天!
天真、稚嫩而又無邪的學生,雖有時讓我們很困擾,但作為他們的體育老師,我們要學會耐心地去了解和理解我們的學生,拿出我們的愛心和耐心,適時地、正確地引導搞“惡作劇”的學生,讓他們真切地感受到體育老師對他們的包容和無私的愛,從而能夠悄無聲息的影響學生的心靈,深刻地認識到“惡作劇”行為對體育課堂造成的惡劣影響,從而實現自我轉化。作者堅信:野百合也有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