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光容
【摘 要】精細化管理是規范管理、科學管理的具體體現。樹立精細化管理意識,確立“精心、精細、精品”的精細化管理理念,“關注細節,關注落實”,在“精”字上做文章,在“細”字上下功夫;重視精細化管理過程,狠抓目標、層級、制度、問題、考核管理,確保精細化執行到位。用“精細化”管理提升教職工素質,鑄就幼兒園品牌,推動幼兒園發展。
【關鍵詞】細節 管理 落實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8.025
現代管理學認為,科學化管理有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規范化,第二個層次是精細化,第三個層次是個性化。眾所周知,海爾集團以高效的精細化管理、優良的產品、優質的售后服務,打開了國內國際市場,贏得了良好的社會信譽,被譽為“海爾現象”。它的成功秘訣就在于“精”和“細”。老子曾說:“天下難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細。”這句話精辟地指出了成就與細節之間的關系。《細節決定成敗》的作者汪中求說:“中國決不缺少雄韜偉略的戰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執行者;決不缺少各類管理制度,缺少的是對規章條款不折不扣的執行。”“細節決定成敗”提示我們:精細化管理時代已經到來,一定要注重細節,在“精”字上做文章,在“細”字上下功夫,細化環節,優化過程,彰顯品質。
一、樹立精細化管理意識,確立精細化管理理念
精細化管理是一種理念、一種認真的態度、一種精益求精的文化。
海爾集團總裁張瑞敏說“把每一件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臺灣的富翁王永慶,就是以一個小小米店老板的強烈責任意識,把一件件小事堅持不懈的做好而獲得成功的。他每次幫人家送米,還要幫人家將米倒進米缸。如果米缸里還有米,他就將米倒出來,把米缸擦干凈,然后把新米倒進缸里,把舊米放在上層,這樣,陳米就不會因為存放太久而變質。他這一精明的舉動,深深感動了許多顧客,也贏得了許多回頭客。他的精細服務,使其米店有了知名度,生意也紅火起來。這個事例告訴我們,責任意識的強化,細致入微的服務,細節管理的到位,是一個成功人士必備的素質。我們只要對細節做到精益求精,得把細節管理訓練成一種習慣,內化為一種責任,就能打造出一流的品牌。
實施精細化管理,就是用精心的態度實施細致的管理過程,以獲取精品的結果。也就是落實管理責任,變一人操心為大家操心。在推行精細化管理的過程中我們要首先從班子抓起,要求班子成員樹立“精心、精細、精品”的工作理念,在“精”字上做文章,在“細”字上下功夫。通過將管理責任明細化、具體化、建立科學機制,落實責任,本著“幼兒園工作無小事,事事須精細”的原則,從大處著眼,從細微處入手,把每一項工作力爭都做精做細。其次我們要緊緊圍繞“打造精品園所,構建精品隊伍”這一目標,要求教職工“關注細節,關注落實”,讓每一個人都成為管理的一部分,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管理坐標,發揮每個成員的主人翁意識,變一人管理為大家管理,即權力層層有,任務個個擔,責任人人負,形成人人都管理,處處有管理,事事見管理的局面,使精細化管理成為每一個教職員工的自覺行動。例如:行政后勤方面要做到:每個部門要明確具體要求,每個員工明白工作細則,每起隱患有人預防,每處障礙有人排除,每次事故有人處理,每條信息有人反饋,每處角落衛生整潔,每個廁所干干凈凈;每盞電燈都能發亮,每臺風扇都能轉動,從而創造良好的服務育人環境。
二、重視精細化管理過程,確保精細化執行到位
精細化管理就是要堅持“精確定位,合理分工;細化責任,量化考核”,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精確定位各個崗位工作人員的崗位職責,既不越位,也不缺位。將各崗位職責落實到每個人的頭上,細化責任,實現“千斤重擔人人挑,人人肩上有擔子”的格局,既不能出現分工過于集中,所有工作由個別人或部分人去做的現象,也不能有分工死角,出現一些工作無人負責現象;更不能有分工重復,出現推諉扯皮現象。在實施精細化管理的過程中,要重點抓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抓目標管理。每件事要求越明確越具體,越有利于操作和精細化管理。細化目標,層層簽訂目標管理責任書,形成一個“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團隊。
二是抓層級管理。幼兒園是一部大機器,這部“機器”的運行全靠各部門協調運轉,任何一個“零件”的不協調運行都會使“機器”運轉產生問題。因此,在精細化管理過程中,實行分層分塊、責任到崗、崗位到人、重心下移的管理,如在人員聘用方面,業務園長聘任→年級組長,年級組長聘任→班長,班長聘任→班級教師和保育員,并嚴格執行“誰分管的誰負責”“誰的崗位誰負責”“誰的班級誰負責”等崗位責任制,要求每一個人對自己的工作負責,對自己的崗位負責,變一人操心為大家操心,提高教職工的責任心和使命感,形成權利層層有、任務個個擔、責任人人負,處處有管理、時時見管理、事事有人管,人人都管理的局面。
三是抓制度管理。精細化的制度包括制訂與落實兩個方面,一要建章立制,保障精細化管理的實施;二要不斷修訂完善規章制度,推進幼兒園的精細化管理,同時還要加大落實和執行的力度,使其不斷內化為教職工的自覺行為。
四是抓問題管理。哪里有問題,就研究到哪里,就解決到哪里。例如:我們要求各班教師組織幼兒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戶外體育活動,在檢查中我們發現戶外活動器材少,給活動開展帶來一定的困難。針對這個問題,保教室組織教師開展了利用廢舊物自制幼兒戶外活動器具活動,并進行評比、獎勵。這樣既豐富了幼兒活動器材,又激發了教師的創造性與工作熱情。
五是抓考核管理。幼兒園的工作安排到哪里,考核獎懲就跟到哪里,將教師的工作與考核直接掛鉤,決不讓制度成為一紙空文。
精細化管理是規范管理、科學管理的具體體現。它要求我們在日常工作中抓好常規,抓嚴細節,抓實過程,堅持不懈,持之以恒;它要求我們工作的每一個步驟都要精心,每一個環節都要精細,每一項工作都是精品。用“精細化”管理提升教職工素質,鑄就幼兒園品牌,推動幼兒園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