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卓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工作中,教師應堅持平等對待每一名學生,關愛學生、幫助學生、寬容學生,注意科學維系學生的學習動力,強化學生的自我管理意識,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本文將舉例淺談平等對待每一名學生的要求,并提出個人見解。
關鍵詞:平等;對待;學生;教師
新課程理念要求教師在進行小學語文教學活動時平等對待每一名學生,轉變注重教授知識的教學傾向,關注并維持學生的學習動力,指導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加強自我管理意識和自我管理能力,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本文將從關注學習動力,比教授知識更為重要;強化學生的自我管理意識;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等三個方面來論述平等對待每一名學生的方案。
一、關注學習動力,比教授知識更為重要
在小學語文教學工作中,關注學生的學習動力比教授語文知識更為重要。教師應結合多種教學模式和多元化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教師應細心觀察每一名學生,了解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動力,然后根據實際狀況來維持學生的學習動力。對于非常喜歡學習語文的學生,教師應從各方面來維系他們的學習動力,指導學生廣泛積累語文知識,不斷增強自身的閱讀能力,積極參與練筆和寫作活動,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對于語文基礎相對較差,學習動力不足的學生,教師應運用情境教學模式、互動教學模式、自主輔導模式和精講多練模式來調動學生的學習動力,引導學生以積極、樂觀的態度來學習語文,快樂接受知識,運用這些高效教學模式所產生的效果遠遠高于傳統教授型教學模式。例如在解析小學課文《蘑菇該獎給誰》時,教師可以讓學生來分角色講故事,提問學生“從這篇課文中學到了哪些新知識?”,“兔媽媽為什么把最大的蘑菇獎給了小白兔”,等學生回答完問題以后,教師可以幫助學生總結更為全面的答案,告訴學生:小白兔是一個積極向上又誠實的好孩子,應該向小白兔學習。這樣可以激發學生努力進取的學習動力。在解析小說《窮人》的時候,教師應結合多媒體工具,為學生制作較為完善的課件,指導全班學生了解作者列夫托爾斯泰的生平事跡及其所處的時代背景,學生在獲取課外知識的同時會逐步提高自身的學習動力。此外,教師應發揮互動教學模式、自主輔導模式和精講多練模式的作用,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提問活動,啟發學生的思考能力,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自主學習意識,讓學生設想漁夫和妻子桑娜把孩子抱回來以后的生活會好嗎,尊重學生的想法,指導學生結合時代背景續寫小說,并分享學生的作品,讓學生享受創作的快樂,從而有效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
此外,教師應注意觀察并發揮學生的興趣愛好與特長,例如讓喜歡美術的學生為板報和墻報設計圖案,讓擅長書法的學生撰寫文字,讓具備寫作天賦的學生編輯文章、故事和詩歌,或者讓聲音悅耳、愛好音樂的學生做演講和音樂表演,這樣可以發揮每一名學生的興趣和天賦,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另一方面,教師可以通過各種有趣的集體學習活動來加強學生的學習動力,為學生建立學習小組,定期設計團體作業,讓小組合作完成,培養所有學生的協作能力,引導學生更為靈活的接受知識。教師還可以為學生定期組織“故事會”、“作文交流會”、“師生轉換”等學習活動,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充分享受學習各種知識的樂趣,從而有效維持學生的學習動力。
二、強化學生的自我管理意識
教師應注意在語文教學活動中滲透德育因素,指導學生恪守孝敬父母、遵紀守法、尊敬師長、團結同學、熱愛祖國、報效祖國的美德,學會自我調節、自我疏導,不斷增強自身的自我管理意識。例如在講解《哪座房子最漂亮》和《好孩子》這兩篇課文時,教師應引導學生樹立熱愛班集體和助人為樂的意識,提問學生“什么樣的孩子是好孩子”,為學生做總結,告知學生:好孩子應遵守社會公德和校紀校規,努力學習,愛護公物,不亂扔垃圾,孝敬父母,尊重師長,關心同學,助人為樂,誠實守信,熱愛文明班集體。這樣可以塑造學生崇高的品德,有效強化學生的自我管理意識。
三、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教師要注意發揮集體教育的力量,指導學生在集體學習和勞動的過程中培養自我管理能力,學會獨立思考和尊重他人,克服自身的不足,加強自控能力,形成高尚的品德修養。此外,對于學困生和后進生,教師不能放棄對他們的教育和引導,應采用平等對待的措施,寬容學生的過失,引導學生正視自身的缺點,并幫助學生尋找改正不足的措施,帶動全班學生關愛學困生和后進生,用集體教育的力量感化他們,幫助他們改正過于好動、懶于學習和不認真聽講的缺點,及時為學困生和后進生彌補知識盲點,糾正他們的錯誤,從而有效加強他們的學習動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另一方面,教師應樹立“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重視學生的身心發展,完善人文教學管理模式,塑造學生獨立、完美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不斷加強學生的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能力。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平等對待每一名學生是維持學生學習動力,構建和諧師生關系,加強學生自控能力的前提基礎。教師在進行小學語文教學活動時應注意觀察每一名學生,了解學生的學習興趣,結合多種教學模式和多元化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發揮集體教育和德育教育的作用,寬容學生的過失,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意識和自我管理能力。
參考文獻:
[1]郭鳴鳳.文本細讀: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效的方法[J].考試周刊,2013(1)
[2]黃永祥.新課程呼喚理性與真實的語文課堂——對當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若干浮躁現象的反思[J].中國電化教育,2012(16)
[3]蘇東旭.用一顆寬容的心平等對待每一名學生[J].吉林省通榆縣鴻興鎮小學校,2014(21)
[4]甘國安.快樂教學法應用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價值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5(18)
(作者單位:西藏日喀則市南木林縣達孜鄉雪蓮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