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財務會計的管理水平對企業的順利運行有著直接的影響,在企業的資金周轉、經營利潤中發揮著決策性的作用。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市場環境下,企業對其財務會計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更新的要求,而如何利用信息技術創新當下財務會計的管理工作是當前企業所面臨的主要挑戰。因此,本文分析了信息時代下財務會計工作中所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策略,為相關工作人員提供理論依據。
關鍵詞:信息時代;財務會計;創新管理
一、前言
現如今,我國網絡信息化技術發展迅速,計算機技術在多個領域得到了普及與運用,企業財務會計工作也受到了其影響,某些企業為了適應社會的進步,在其財務會計工作中進行了改進與完善,逐漸建立了會計電算化系統,在某種意義上提升了會計管理的水平,信息化技術能夠保障財務會計信息的準確性、全面性、統一性。但在實際的工作依然存在諸多不足,由于企業財務會計制度、管理人才等多方面的限制,充分暴露了我國企業財務會計管理工作中的缺陷,導致企業在市場競爭中處于劣勢地位。因此,企業應當從自身實際情況出發,分析當前存在的問題并積極提出應對措施,進而促進其快速發展。
二、我國財務會計工作的現狀
1.資源配置不科學
在市場經濟的體制下,企業資源的合理配置是最為關鍵的環節,企業積極發揮市場的作用才能充分展現其競爭力。企業位置、行業以及實際情況是其進行資源配置的根本出發點,但是在實際工作中,財務會計管理工作無法充分體現其在企業資源配置中的基本用途。同時,在資源配置中,許多企業的資金較為匱乏,而要引進資金,則企業需要制定合理的財務報表,使外界投資者能夠看到企業發展的實際情況,充分體現其在市場競爭中的生命力,進而才能使投資者對其進行資金支持。但是在許多企業中,某些企業的財務會計管理人員工作效率不高,工作進度較慢且無法體現企業的根本情況,比如,財務報表中的數據不全面、不真實,將無法打動投資者出資。在資金難以周轉的情況下,企業將難以維持其生存,直接影響企業的健康運轉,所以,財務會計管理工作在企業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企業的發展依賴于資金的維系,為了提高企業的競爭力,企業必須加強對與這一問題的重視,并及時提出應對措施,進而避免企業造成經濟損失。
2.管理制度不健全
當前,企業電子商務得到迅速的發展與進步,與傳統貿易所不同的是,其方便、快捷的交易方式簡化了企業間的業務往來,在雙方意見一致時,交易便能夠在兩主體間進行,交易結束時,主體關系也隨之結束。這樣的方式使企業的基本交易模式產生了變革,但也給企業的財務會計管理工作帶來一定挑戰,電子商務貿易中的會計信息不確定性高,難以在財務報告中進一步體現。從當前的經濟發展情況分析,電子商務的發展空間十分廣闊,為了提高企業財務信息的真實性,企業財務會計管理模式也應當進行創新[1]。
3.計量體系的缺陷
會計計量是財務會計的主要組成部分,指的是按照科學的計量流程與方式,將實際的會計信息錄入系統,并形成財務報表進行金額確認。會計要素包括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和利潤幾個部分。由于財務會計信息屬于確定的信息,通過計量才能進行金額的確認。但是信息化的發展使以往的財務會計計量體系發生了轉變,在傳統的企業財務會計核算中,會計計量的多個要素是確切的、固定的,而互聯網使得企業的財務會計工作中所有的信息、數據可以進行更改與復制,致使會計的計量體系失去了價值。
三、信息時代財務會計工作的創新策略
目前,我國市場競爭愈發激烈,企業對其財務會計管理工作進行創新與完善是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主要手段,同時也是信息時代下的必要選擇。為進一步提高企業財務會計工作的管理水平,完成企業的跨越式進步,本部分根據企業財務會計工作的現狀,以信息化發展作為根本出發點,提出以下應對策略:
1.強化財務會計管理工作
信息技術在當前社會的生產生活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企業只有掌握真實、科學的商業信息技術才能走在競爭的前端。為了確保企業財務會計資料與信息的全面性與正確性,達到財務信息的準確、高效共享,進而使企業管理人員能夠準確掌握自身情況,及時根據市場變化做出準確的判斷,在企業的財務會計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員應當使用信息技術提高其工作效率。
在企業財務的信息化管理中,管理人員應當嚴格依據相關工作流程,對各項財務信息進行審核與確定,保障信息的全面性與真實性。同時為了實現會計信息的高效化管理化,一方面,管理人員應當加強對其內部會計信息以及財務數據的管控,及時備份企業關鍵的財務信息,確保在信息故障或者遺失時,不對企業財務會計管理工作的正常運行造成阻礙。另一方面,管理人員應當利用集中式與分散式的兩種方式對數據進行管理與保存,同時,管理人員應當學會使用信息防火墻以及殺毒軟件實時保護信息安全,以防企業隱私的泄露[2]。
2.健全財務會計工作體系
隨著全球經濟化的發展,我國各企業與國際間商業交流更加頻繁,但是我國某些企業在財務會計管理方面與其他國家存在一定差異,提高了國際貿易的風險。國際化發展在不斷進步,全球性的經濟交易必然會更加普遍,以往的財務會計管理模式無法保障企業的經濟安全。因此,企業對其財務會計管理工作進行改進是時代發展的必然,企業必須引進國際通用的財務會計管理模式,適當改變傳統的財務計量方式,促進企業會計工作智能化的實現,進而提高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的效率,保證經濟交易的科學性以及安全性,進而促進企業的國際化發展,擴大其發展前景。同時,財務會計工作人員是提高企業財務管理水平、實現會計智能化發展的核心,因此,企業在選拔相關人才時應當提高標準,優先聘用具備專業技術以及職業素養的工作人員,并對其進行定期培訓,構建一支優秀的財務會計管理團隊,進而為企業的健康發展提供強有力的后盾。
3.完善內部的控制制度
為了促進企業財務會計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企業建立一定的內部控制制度、完善其監督評估體系具有重要的意義,由于實際工作中的利益趨勢、工作態度、計算失誤等因素,可能會導致財務會計信息不準確的現象發生。企業建立相關內部審核機構,不僅能夠及時的了解到財務會計管理工作的真實情況,同時也能對財務會計的工作人員進行監督,確保其工作細心負責。在進行監測與審核的過程中需要提出的是:要體現控制制度的可操作性和全面性,形式化的管理模式難以充分體現其效率,同時要建立相關的獎懲制度,在出現問題的時候及時進行問責與懲罰,進而起到監督與警示的作用,企業全面發揮其控制制度的作用,進而為企業的市場信息判斷以及商業決策提供科學保障[3]。另外,在企業的財務會計管理中,管理人員應當制定一定的預測機制,以供決策人員及時做出正確的判斷,財務會計在制定財務報表時,不僅要體現企業中的有形資產,同時也要體現無形資產,財務人員對企業資金風險進行預測,不僅能幫助企業規避風險,而且能夠使企業明確自身市場定位,進一步達到企業財務會計的創新性管理。
四、結束語
在信息時代下,企業對其財務會計管理工作進行創新與改進是提高其市場競爭力的主要途徑之一。因此,企業應當提高對于財務會計管理工作的重視,利用信息技術實現財務會計工作的智能化管理,建立健全相關管理體系與監督制度,有效提升企業財務會計的管理水平,進而更好的適應市場環境的改變,促進企業的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楊麗萍.大數據時代管理會計的發展困境與出路[J].時代金融,2016,(08):28.
[2]張偉.探析信息時代下加強財務會計工作創新的途徑[J].財經界(學術版),2015,(12):20.
[3]徐毓婉.信息時代下加強財務會計工作創新的途徑[J].知識經濟,2015,(09):101.
作者簡介:
安遠洋(1987—),男,漢族,籍貫:天津,本科。
(作者單位:天津市職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