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鵬九
【摘 要】本研究通過分析藝術類學生英語學習現狀,探討英語課堂教學。獨立學院藝術類學生英語基礎差,英語學習動機不高,如何提高藝術類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加強學生英語學習自信心,教師扮演著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獨立學院 藝術類學生 英語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8.188
一、引言
大學英語教學越來越重要,藝術類學生的英語教育應得到高度重視。英語是藝術類學生的必修課,對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藝術修養、運用語言的能力起著獨特的作用。[1]藝術類專業的學生文化素質偏低,底蘊不足,英語水平低,教學難度大,是一個不爭的事實。這就要求我們探索有針對性的英語教學方法,在課堂教學與課程設計中,突出藝術類專業學生的特長與特點,以便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1]本研究通過分析獨立學院藝術類學生英語學習現狀,探討英語課堂教學。
二、藝術類學生英語課堂教學
(一) 注重藝術類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提高
激發藝術類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主要因素在于老師授課生動活潑,課堂氣氛活躍,趣味性強。由此可見,如何組織英語課堂使藝術類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獲得樂趣,進而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內部動機,是當代大學英語教師值得研究的問題。 藝術類學生是大學生中較為特殊的群體,除了具有大學生普遍的心智、行為特征外,還具有他們的特殊性:情感豐富、個性鮮明、思想活躍、實踐能力較強、專業興趣濃厚。[2]教師應結合藝術類學生的特點采取針對性地課堂教學,比如如何通過有效的課堂組織,獨特的教學風格和生動的教學方法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進而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此外,如今在新媒體時代,傳統的教學方法已跟不上時代的步伐。以往老師一板一眼地講課,規規矩矩地板書如今已無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反而會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在各種新媒體不斷涌現的時代,知識的獲得變得越來越容易,生動有創意且緊跟時代步伐的課堂才能吸引學生的眼球。
在藝術類學生的英語課堂,老師應注重情景教學,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在情景教學中,教師應多融入游戲環節,最大程度地調動英語課堂學習氛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學英語教學不能再遵循傳統的教學模式,強調單詞記憶,進行機械的語法講授及枯燥的課文練習講解,這樣只能形成老師獨白-學生沉默的課堂氛圍。這種傳統教學模式的結果是:學生既沒掌握好所學知識,也不能自如地將所學知識運用于實踐。[2]大學英語教學課堂應以學生為主體,充分調動藝術類學生表演的熱情,在寓教于樂中實現英語知識的灌輸。
(二) 注重藝術類學生英語技能的培養
對于非英語專業學生來說,英語是一項技能。所謂技能,就是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用到英語的時候能熟練地運用英語能力圓滿地完成任務。藝術類學生需要掌握這樣的技能,大學英語教學也要注重這種技能的培養。在英語的5大技能中,基本的聽說讀寫能力是非英語專業學生應該具備的。大學英語課堂不應變成老師的一言堂,而應該是學生積極活躍的課堂。一個老師教學能力的衡量標準不是老師自身的學識和能力,而是學生的能力。大學英語教學不是老師英語能力的展示,而是學生英語能力的鍛煉。因此,老師在英語教學中應采用多種教學手段,通過活潑幽默的方式讓學生在玩中逐漸提高聽說讀寫能力。
態度與興趣是影響記憶的重要因素。藝術類學生的一大特點在于他們對某事感興趣,或者對它持積極態度就會記的牢,反之則容易忘記。因此教師若想培養藝術類學生的記憶力,就必須讓他們保持積極的態度,有目的、有意識地,主動地去重復記憶。藝術類普遍比較活潑,對于專業學習的表現力很強,如何讓他們把專業學習的表現力體現在英語課堂上是一個值得探究的問題。除了大綱規定的教學任務外,英語教師應結合藝術類學生的專業特點組織具有專業特色的英語課堂教學。大學英語課堂教學要注重圖文結合,開闊藝術類學生的想象力和洞察力。通過外在的表象,如圖形、圖像、表格和圖解等,加深對信息的理解和記憶,大大提高學生的記憶能力。
(三) 注重藝術類學生英語教學的實用性
自20世紀50年代到80年代末,Gardner及其同事們的動機研究影響最大,其主要觀點之一是二語學習動機可分為融合型和工具型動機。[3] 根據Gardner的觀點,工具型動機強調語言實用性,如為了通過考試,獲得一份好工作等。大部分藝術類學生工具型動機最高,他們最關心的是能否通過CET4考試,能否通過期末考試,能否順利畢業,拿到學位。國內一些學者將這種動機概括為“學歷動機”。[4]由此可見,學生的英語學習動機日趨短期化、目的化和功利化。因此,大學英語教師在培養學生學習英語興趣,提高英語技能的同時應重視實用型教學。
學生的目標結構是影響學習動機形成的內部因素之一。如果學生樹立的目標是明確的,中等難度的,近期便可達到的,那么便會加強學生的動機和完成目標任務時的持久性。[5] 因此,對于藝術類學生而言,英語學習一定要有考試的督促,比如CET4考試。確實,只有在有考試,有目標,有測驗,有老師布置的學習任務這樣一個教育化的體系里,真正意義的學習才能發生,而且這種學習才能高效,動機性強,才能有成就感。
三、結論
獨立學院藝術類學生英語學習動機水平不高,大部分藝術類學生學習英語是為了通過考試、出國學習、謀求工作等自身需要和目標。Chomsky強調激發學習者動機的重要性,他認為99%的教學在于使學生對所學內容感興趣。[6]因此,根據當前藝術類學生英語學習現狀,大學英語教師應采取寓教于樂的英語教學模式,只有在樂趣中教學才能讓學生在樂趣中提高學習興趣,增強學習主動性。
對于非英語專業學生來說,英語技能的培養是十分重要的。大學英語課堂應加強學生的互動和參與,教學通過和專業的結合在激發學生英語學習熱情的同時潛移默化地實現了英語能力的提高。此外,適當的實用型教學也是十分有效的。通過考試的督促和功利性目標的驅使,學生的學習更加高效。滿意的結果更能激發他們學習的動機和熱情。
參考文獻
[1] 胡榕. 藝術類學生英語教學改革探討[J]. 教育評論, 2009, (5): 101-103.
[2] 張靜. 試論藝術類大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提高[J]. 榆林學院學報, 2009, 19(5): 113-115.
[3] 秦麗莉, 戴煒棟. 活動理論框架下的大學英語學習動機自我系統模型構建[J]. 外語界, 2013, (6): 23-31.
[4] 華惠芳. 試論英語學習動機與策略的研究[J]. 外語界, 1998, (3): 44-47.
[5] 盧強. 教育心理學[M]. 北京:北京出版社, 2010: 70-72.
[6] 朱小英. 非英語專業學生英語學習動機調查—一所中國民辦大學的個案[D]. 上海: 復旦大學, 2010: 5.